祝振全
每個上下班的清晨、黃昏,在哈密市區(qū)最熱鬧的一條大街——廣東路上,我都能看到一位身材又瘦又高,頭發(fā)花白,年近九十的跛腳大叔,一瘸一拐地朝著他的目的地前行。早晨,他朝東走;黃昏,他朝西走。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冰寒霜凍,他每天如此,從未改變。
他為什么總朝著太陽的方向走呢?或許你跟我一樣,也有這樣的疑問。我總想一探究竟,但每次張開嘴的一剎那,都被無形的怯懦打敗,然后退縮,最后用一句“算了吧,不要打探別人的私生活”來安慰自己。緣分是很奇妙的事,沒過多久,我竟和這位跛腳大叔有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
事情發(fā)生在一個黃昏。下班的路上,我騎車經(jīng)過廣東路健身廣場路口時,“咔嚓”一聲,車鏈子掉了,我彎著腰鼓搗了半天,弄得滿手黑黢黢的也無濟于事。正沮喪時,一雙大手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道:“年輕人,別泄氣,不就這點小麻煩嗎!看把你給難的?!倍ňσ豢?,眼前這個人不就是常年堅持追逐太陽的跛腳大叔嗎!我吃了一驚!
只見他叉開一條腿,慢慢地彎下有些僵硬的腰,半蹲著扶住車身,長滿厚厚老繭的手指在車子的腳踏和鏈子中間摩挲著、鼓搗著……不到五分鐘,我還沒有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兒的時候,大叔說:“好了,小伙子,騎上吧!”我望著大叔,最后竟然忘記對他說“謝謝”二字,他就頭也不回地踮著腳走了……
我就這樣兩點一線地循環(huán)往復著,徜徉于茫茫人海之中。只有當人們覺得時間可貴時,才會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之感。不舍地告別2018年,2019年開啟了新的征程。黃昏時,廣東路兩旁的霓虹燈不停地閃爍,照亮著每一個過路人的心,燦爛著每一個追夢人的夢。
一個周末的下午,兒子嚷著要去玩輪滑,于是,我們父子倆來到健身廣場。還沒等我們走進廣場,正前方一個跛腳的身影吸引了我。他懷里抱著一個小孩,走得有些吃力,臉漲得通紅。他身后還跟著一個駝背的老婦人,她看樣子好像生病了,不停地咳嗽。一陣警笛聲由遠及近,一輛閃爍著警燈的救護車在馬路邊停了下來,兩位醫(yī)護人員和廣場便民警務(wù)站的同志把老婦人和孩子扶進了車里,救護車迅速開走了。只剩下那位跛腳大叔站在原地,呆呆地望著救護車離開的方向。
咦?剛剛上救護車的一老一小是跛腳大叔的親人嗎?我默默地朝他靠近,壯著膽子問道:“大叔,您怎么不上車呀?”跛腳大叔瞥了我一眼,朝著太陽落山的方向走去……
后來,我聽警務(wù)站的同志說,那個老婦人的兒子兒媳離開家好幾天了,她獨自一人帶著小孫子。今天,小孫子生病了,老婦人帶孩子看病的路上,自己哮喘的老毛病又犯了。跛腳大叔是她的鄰居,他恰巧遇見祖孫倆,幫忙撥打了120之后,一邊抱起小孩,一邊扶著老婦人,去迎救護車?!澳俏淮笫迨呛萌税?!”一個警察說道。
是呀,好人跛腳大叔!
白駒過隙,倏忽間,2019年已過去了一半。這半年,日子似乎沒有多大改變,但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奔跑起來,成為一個真正的追夢人,跟隨日起,追逐日落。
有人說,哈密這地方很有靈性!經(jīng)常會有“心中所想,實中所現(xiàn),口中所說,話畢即現(xiàn)”的情況發(fā)生。我想,這不過是巧合罷了,不足為信!可有那么幾天,我心中總會想起跛腳大叔,隨后,我去親戚家做客的路上,跛腳大叔竟突然出現(xiàn)在我眼前。他精神極佳,紅光滿面,一臉笑意,胸前佩戴著一枚黨徽!他一邊走,一邊時不時地用手輕輕撫摸兩下黨徽,好像生怕會出現(xiàn)什么意外!只見他辦完一項繳費手續(xù)后,哼著小曲兒離開了……
“那個老頭兒太有意思了!繳完黨費,看把他樂的!”一個年輕人說道?!笆茄剑瑯?,是必須的!多不容易!大爺申請入黨多年,這不,終于批下來了。剛才他繳的是人生中第一筆黨費!”一個中年人回應(yīng)著。又有一個人接話道:“他入黨宣誓那天,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那個激動勁兒!”什么?跛腳大叔是新黨員?入黨宣誓時還哭?我一臉的難以置信。
什么叫緣分?是你我之間的不期而遇,還是未曾謀面卻已刻骨銘心?到了親戚家,我得知跛腳大叔就住在樓下。聽親戚說,跛腳大叔的故事多著呢!他孤身一人幾十年,現(xiàn)在是小區(qū)的清潔義工。自打他來到這個小區(qū),就在綠化帶里種了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花。春天一到,百花盛開,小區(qū)里的環(huán)境真讓人賞心悅目。親戚打開了“話匣子”,繼續(xù)說道:“其實,在這個老頭兒的身上,最值得講的故事還是他拖著‘跛腳所走過的追夢的道路?!?/p>
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一個寒冬臘月,在一次剿匪戰(zhàn)斗結(jié)束之后,大部隊要進行轉(zhuǎn)移。正在此時,跛腳大叔得到了一個情報:在不遠的村子里,有一伙土匪正在搶劫,而且為首的土匪正是他的殺父仇人。為民除害的熱血、為父報仇的沖動一起涌上心頭,他悄悄離開了部隊,尋找報仇的機會。經(jīng)過兩天的偵察,他終于摸清了對方的底細和活動范圍,趁其不備,殺得土匪們片甲不留。這時,已經(jīng)趕不上大部隊了,怎么辦?他沒有放棄,憋著一股勁兒繼續(xù)往前趕,因為他心里始終裝著一個偉大的夢——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哪怕用上一生,也絕不后悔!
不幸的是,他在追趕大部隊的途中遇上了雪崩,積雪壓在他的身上,無論怎么掙扎,他都動彈不得。在呼呼的北風中,在刺骨的冰雪里,跛腳大叔真是“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只能聽天由命。幸運的是,一位打獵的維吾爾族老伯剛好路過這里,在老伯的幫助下,他撿回了一條命,但是一條腿嚴重凍傷,落下了殘疾。也正因如此,他與大部隊徹底失去了聯(lián)系。似乎他也沒有臉面回到原來的部隊,因為人們給他取了一個綽號——“逃兵”。這個綽號影響了跛腳大叔大半輩子,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個污點。
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或許是為了心中那個偉大的夢想,跛腳大叔硬是憑借著鋼鐵般的毅力和斗志,一個人堅強地生活著,從來沒有給政府添過一點兒麻煩,也從來沒有麻煩過左鄰右舍。在大家眼里,他一直是一個“海明威式”的硬漢形象,是一個活脫脫的跛腳“老雷鋒”!這么多年過去了,每每提起這些陳年往事,跛腳大叔總是會搖搖頭、擺擺手,并且低頭小聲說:“別,別……我有我的夢想——朝著太陽的方向!”
我在親戚家住了一周時間,經(jīng)常聽到 樓下跛腳大叔家里傳來的陣陣歌聲,高亢又嘹亮,其中有一句歌詞是:“共產(chǎn)黨,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隨著我離開的腳步,這歌聲飄到了太陽升起的地方,一會兒,又飄到了太陽落山的地方!
老師的話 文章字里行間浸透著作者的用心良苦和用情至深。毋庸置疑,正是因為作者善于抓住身邊的小人物素材,通過幾件瑣碎的小事刻畫了一個助人為樂、疾惡如仇、無私奉獻、忠貞愛黨的跛腳大叔形象。試想,如果沒有作者的細心觀察、用心感悟和真情融入,跛腳大叔的刻畫和塑造怎能如此惟妙惟肖?恐怕也很難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更談不上從主人公身上獲得能量。所以,寫人類記敘文的寫作,不僅需要我們深入生活,還要留心生活、感悟生活,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找到寫作突破口。
同學們,大家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記敘文寫作訓練:
一、多輸入,善積累。即多走進大師,跟大師對話,與大師交流,跟著大師學寫作。比如:魯迅的《一件小事》《藤野先生》,朱自清的《背影》,巴金的《小狗包弟》等,不一而足,這些作品堪稱典范,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學習。
二、多觀察,勤體悟。即走進生活,深入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找到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點與銜接處,從而思考人生,感悟生活,體悟生命?!八囆g(shù)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只有秉持“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理念,才能達到“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境界。
三、多動手,勤下筆。即把寫作落實到行動上。“光說不練假把式”,“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要善于把平時生活中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心中所想到的,都一一變成文字,寫成隨筆。
四、多沉淀,勤修改。即在寫好記敘文的基礎(chǔ)上,多沉淀思想,多孕育情感,把不適之處、錯誤之地,恰如其分地修改過來。這樣,方可成為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