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
同學們,你們知道在印刷術、照相術發(fā)明之前,古人的書法作品是如何廣泛傳播的嗎?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復印機”——傳拓(tà)。
傳拓是什么
提起傳拓,同學們可能比較陌生。傳拓作為碑刻的衍生技術,起源于魏晉時期,傳承至今,有“復活歷史的‘照相機”之譽。簡單來說,傳拓是用紙把器物“復制”下來,類似于同學們剛開始學畫畫的時候,用一張薄紙放在畫上去描畫。不同的是描畫是平面的,而傳拓是立體的。
傳拓的過程
在傳拓過程中,墨是最重要的,傳拓的成功與否與所用的墨有很大的關系。墨分為松煙墨和油煙墨,松煙墨黑而不亮,油煙墨亮而不黑。將容易吸墨的生宣紙浸濕后覆蓋在器物上面,然后把墨涂在紙上,就可以進行拓印了。傳拓的標準是“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均勻、墨不透紙、拓片完整”,在進行傳拓的時候一定要遵循這些標準,才能制作出好的傳拓作品。
傳拓的技法
傳拓作為一項悠久的民間傳統(tǒng)工藝,不是只有一種技法,還拓(tuò)展出了烏金拓、蟬翼拓、全形拓等技法。烏金拓使用的是潔白的宣紙和油煙墨,拓本墨色厚重有光澤,具有層次和質感;蟬翼拓拓本比較輕薄,需要使用剛研磨出來的新墨液,能表現(xiàn)出器物細致的花紋;全形拓則多用于青銅器這種立體器物的傳拓,每一面都需要制作一個拓本。
試著做一做
1.準備一枚硬幣、鉛筆、薄紙;
2.將薄紙覆蓋在硬幣上;
3.用鉛筆在紙上沿著硬幣的輪廓涂抹;
4.涂滿之后,我們就會將硬幣的花紋印在紙上,做成一個簡單的拓印作品。
一件件傳拓作品,留存下的是一段段中國歷史文化的寶貴印記。近年來,傳拓這門古老的技藝備受關注,更多的人了解了傳拓。傳拓保留了無數(shù)珍貴的書法藝術資料和文獻資料,也幫助我們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