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曾任專業(yè)電影記者,新聞生涯二十余載??催^的影碟比人兒高,見過的明星比花兒多,夢想執(zhí)筆天下,?吃遍美食,長歌當嘯,煮酒論英雄。
閩南語中,“孤味”指專心做好一道菜,比喻一心一意。林秀英正是憑著炸蝦卷這道孤味,將路邊攤開成了臺南一家知名的餐廳。在臺南,林秀英幾乎眾人皆知,不僅僅因為她是傳奇的女強人林老板,還因為她有3?個各有成就的女兒。這天是林秀英七十大壽,本準備大辦一場,不曾想她那拋棄妻女20?年不歸的丈夫因病去世,噩耗傳來,壽宴還沒開席便要準備辦葬禮。
林秀英出身臺南的行醫(yī)世家,當年不顧眾人反對嫁給了陳伯昌,婚后陳伯昌開始做生意,誰知接連賠本,一蹶不振,甚至在外屢次尋花問柳。林秀英要撫養(yǎng)3?個女兒,不得不支起攤子賣蝦卷以維持生計,更屢次原諒了丈夫的荒唐行徑,卻依舊沒有留住人。一日,陳伯昌送來離婚協(xié)議書,林秀英百般懇求依舊不為所動,至此離開,再沒有回來。20?年來,林秀英一直沒有在離婚協(xié)議書上簽字,她的丈夫陳伯昌卻在臺北和另一個女人蔡小姐生活,直到臨終前,?才被蔡小姐依照遺愿送回了臺南。
海鮮市場
林秀英一生要強又專制,雖然70?歲了,有時洗碗都會洗不干凈,但丈夫這種方式的歸來卻激起了她所有的斗志,她一邊竭力保持著體面,一邊跟死去的丈夫和蔡小姐較著勁。3?個女兒因為對當年的事情了解得各有深淺,對母親的行為也各有解讀,老大的漠然、老二的心疼和老三的激進,沒有一個孩子能真正體會和理解她數十年來的不甘和痛苦。老三因為年齡最小,多年來經常去看望父親和蔡小姐,時常覺得母親偏執(zhí),林秀英無比失望,自己多年勞心勞力,如今卻得到如此評價。爭吵時,老二說出當年父親離家的真相:陳伯昌偷拿岳父的印章貸款,賠得血本無歸,岳父不得不賣掉診所還債,并因此病逝。林家?guī)讉€舅舅都恨極了,甚至不允許林秀英參加父親的葬禮,然而話落,老大卻說此事父親另有苦衷。
原來當年是林秀英怕家人瞧不起,?偷拿了父親的印章,再讓陳伯昌去做生意,父親知曉后怕女兒日后無所依靠,?便叫女婿背了鍋。然而,即便是陳伯昌的紅顏知己蔡小姐,也從沒聽其對此事說過半分。知道丈夫至死保守這個秘密的那天,林秀英和蔡小姐在臺南一寺廟中偶遇,兩個女人繞不開同一個男人的話題,而聊到此事,林秀英再也忍不住悲拗,躲在神臺背后哭得不能自已。
她哭出了自己多年的困惑和苦楚,?回到家中,拿出保存完好的離婚協(xié)議書,在泛黃的紙張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連同她保存多年的丈夫的衣物,一同祭奠亡人。遺體告別儀式那天,她親自載著蔡小姐去了禮堂而后離開,并沒出現在家屬席上,這一次她是主動的那一個。
她因執(zhí)拗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也因執(zhí)拗錯過了自己的愛人。原來人生坎坷多年,最終她都是在同自己較勁,而此刻的她,剛過古稀,終究放下了那份執(zhí)念,也放過了自己。
即便知道整個故事的脈絡,這依舊是一部值得反復回味的電影。故事塑造了一個個不完美卻真實存在的人格,講了一出戲劇化的故事,卻處處雕刻著細膩的紋理和神情。情節(jié)不能言盡,電影中仍舊有許多劇情需要親自去體會和揣摩。
炸蝦卷
龍蝦湯
臺南海灘
臺南街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故事即將結束時,性格各異的三姐妹為給父親守靈終于回到老宅,和母親剛剛進行過一段長談,3?人在小屋內嬉笑打鬧,仿佛回到了兒時光景,彼時父母的感情未被消磨,孩子們無憂無慮,中秋之夜一家在院子里對著水盆賞月,如果時間一直停留在那時,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