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泓 鈕科程
它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完整的
鴨嘴龍類胚胎化石,
它生活在
距今7200萬~6600萬年的
白堊紀末期;
通過它,
研究人員嘗試
科學(xué)重建還原了
鴨嘴龍類孵化之前
在恐龍蛋中的樣子,
它就是“英貝貝”!
?“英貝貝”3D復(fù)原圖(供圖/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
鴨嘴龍類胚胎“英貝貝”化石原產(chǎn)于贛南地區(qū)白堊紀末期的地層中,現(xiàn)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
最初,人們以為它只是一枚普通的恐龍蛋化石,但是經(jīng)過技術(shù)人員清理后發(fā)現(xiàn),這枚恐龍蛋化石暗藏玄機——其中竟然藏著恐龍胚胎化石。研究人員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英貝貝”。
只有極少數(shù)恐龍蛋化石內(nèi)還保存有恐龍胚胎,而且早期發(fā)育階段的恐龍胚胎骨化程度很低,難以分辨,只有“英貝貝”這樣發(fā)育到一定階段的胚胎才能留下完整、容易分辨的化石。所以“英貝貝”是最稀有的化石之一,為研究恐龍的生殖、行為和演化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英貝貝”住的“房子”,也就是恐龍蛋,呈橢圓體,長徑約9厘米、蛋殼厚約0.4毫米,蛋內(nèi)的容積大約有660毫升。
恐龍蛋中的“英貝貝”是什么樣子的呢?研究人員成功復(fù)原了這只小恐龍破殼之前的模樣:它嘴巴前面有寬大堅硬的角質(zhì)喙,這是鴨嘴龍類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其嘴巴上方、鼻子中間位置,有一個小角,孵化時可以幫助它頂破蛋殼。
?恐龍蛋化石中顯露出來的恐龍胚胎化石(供圖/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
看著“英貝貝”的長胳膊、長腿,你一定覺得它頂破蛋殼之后就可以獨立生活了吧,可研究結(jié)果卻恰恰相反?!坝⒇愗悺钡乃闹l(fā)育程度遠比看上去的要低,以至于破殼而出之后是無法站立和行走的,所以必須要有爸爸媽媽照顧才行。
鴨嘴龍類分為較進步的賴氏龍亞科和較原始的櫛龍亞科兩類。較進步的賴氏龍亞科不僅破殼之后就能活蹦亂跳,很快加入到種群的群體生活中,而且生的蛋也更大。較原始的櫛龍亞科剛孵化出來的時候,四肢骨骼還沒有完全長成,不能獨立生活?!坝⒇愗悺钡牡拜^小,而且孵化之后生活不能自理,和較原始的櫛龍亞科更相似。
盡管“英貝貝”在鴨嘴龍類中較為原始,但生活的時代卻很晚,大約為距今7200萬~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也證明了較原始的櫛龍亞科一直生存到了中生代的末尾。
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對古生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通過先進的技術(shù)手段成功復(fù)原了鴨嘴龍類的胚胎“英貝貝”。在古生物領(lǐng)域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恐龍等古生物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一個個消失了的物種會在先進科技的光環(huán)下“恢復(fù)生命”。
鴨嘴龍類是恐龍的一大類,大部分鴨嘴龍類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按時間順序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白堊紀的末期。鴨嘴龍類的嘴前方的吻寬而且扁,就像鴨嘴一樣,因此被科學(xué)家稱作鴨嘴龍。早期研究認為鴨嘴龍類具有兩棲習(xí)性,其實它們基本上是生活在陸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