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彥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分。其培養(yǎng)目標是:獲取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nèi)涵,比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強的良好品格,具備一定跨文化交際和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學習語言就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否則將很難理解和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而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特定的語境,語言的交流也是圍繞一定的話題進行的,因此,主題語境為語言的學習提供范圍或意義情境,使得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在特定的語境中分析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從而深入理解語言,賞析語言,在文化對比和探究中汲取文化內(nèi)涵,提升文化意識。基于此,文章以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三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閱讀A TRIP ON“THE TRUE NORTH”教學為例,分別從探究主題意義、解讀主題、話題拓展等方面,深入剖析主題語境下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方法。
一、圍繞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意義
基于主題語境的教學,不僅僅是局限于語言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學生在主題語境中,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呈現(xiàn)圖片、播放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和思考,梳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從中探究主題意義,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涵。
教學片段一:
課堂伊始,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介紹加拿大的小視頻,憑借聲像等多種感官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教師設計如下問題:(l)What is the passagemainly about? (2) What does“The True North" mean?(3)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anada?學生以問題為導向,圍繞文本的標題,結(jié)合插圖、每段的段首句,仔細思考,進行回答,即(l)The passage is about a trip oftwo girls, and it tells u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Canada.學生在回答問題(2)和(3)的過程中,各抒己見,發(fā)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教師并沒有及時給予評價,而是留給學生在解讀完整個語篇后,再重新思考,以深化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同時,學生通過表達,也鍛煉了其語言組織能力,有助于語用能力的提升。
例文是一篇游記,以記敘文的方式描述了兩位女孩乘火車橫穿加拿大的旅途見聞。學生對加拿大比較陌生,基于此,教師以播放介紹加拿大的視頻的方式降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陌生感.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引導其結(jié)合文本標題以及關鍵內(nèi)容,探究文本主題表達的意義,并在語言表達中,加深對加拿大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解讀主題,深度理解,挖掘內(nèi)涵
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既需要文化知識的積累,還需要深入理解其蘊含的精神內(nèi)涵。這就需要教師在主題語境中,引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梳理和整合,深層理解文本背后的內(nèi)涵,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引導學生汲取文化精髓,強化文化意識。
教學片段二:
閱讀文本后,教師設計如下問題:(l)Can you tellme which cities the two girls went through? (2) What are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ncouver? (3) Can you map outtheir travel routes?學生圍繞問題,進一步細讀文本,并從中提取需要的信息。問題(1)需要學生找到旅游經(jīng)過的城市名稱。問題(2)則是讓學生通過關鍵信息的梳理和整理提煉出溫哥華具有的特色。而問題(3)則是讓學生將這個旅游路線繪制成地圖,從而將碎片化的信息梳理成一條以地點為節(jié)點的地圖,使學生更加完整地了解有關加拿大的知識,深入理解溫哥華之所以是最溫暖、最美麗的城市.有其地形、氣候等方面的原因。
在教學中,教師以問題驅(qū)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對文本進行解讀,通過語言表達、繪制游覽路線圖等方式深化學生對加拿大的了解,使其在信息的總結(jié)和歸納中,深化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挖掘到更加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三、話題討論,多元拓展,豐富內(nèi)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主題語境為語言學習規(guī)約主題學習范圍或搭建意義語境跳板。圍繞主題創(chuàng)設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語境,能夠促進學生習得語言,內(nèi)化文本精神內(nèi)涵。在教學中,教師可組織話題討論,引導學生圍繞文本主題進行自由討論,結(jié)合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嘗試從多元化的視角去理解文本內(nèi)涵,提升理解能力。
教學片段三:
教師以“假如你是加拿大的一名導游,如何向游客介紹沿途見聞?”為話題組織學生討論,討論在小組內(nèi)開展。學生需要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相關信息的提煉,如旅游的路線、溫哥華的獨有特色、沿途經(jīng)過的景點以及每個景點涉及到的地理和歷史知識。有的信息文本中并沒有提到,需要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網(wǎng)絡搜索的方式進行補充。其間,教師可為學生適當補充相關的知識,從而讓學生對加拿大有更加豐富的認識。在教學中,教師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導向,組織話題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對加拿大的文化知識進行提煉、概括與總結(jié),并在此基礎上拓展相關的地理和歷史知識,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又促進了學生對加拿大文化背景的進一步理解。
總之,基于主題語境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更加強調(diào)語言學習的真正發(fā)生,注重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習得文化知識,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義。主題語境決定著語言使用的準確性,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創(chuàng)設利于學生學習的語境,使其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nèi)涵,從中汲取文化精髓,增強文化意識,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瓜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