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燕
在平時批改作文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平淡無奇,沒有深度。因此,我建議他們巧用詩詞名句來對文章進行加工潤色,爭取寫出精彩的作文。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經驗,從語言和思想兩個方面探討如何利用詩詞名句幫助學生寫出精彩的作文。
一、引導學生巧用詩詞名句,讓文章的語言更優(yōu)美
在寫作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巧用詩詞名句,讓文章的語言更加優(yōu)美。詩詞名句能用較少的筆墨使文章更具吸引力,給讀者帶來豐富的審美感受。
示例:
我們在讀東野圭吾的小說時,有時會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感覺,可是在閱讀了某個重要的情節(jié)之后,又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因此,東野圭吾的作品總是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我最喜歡東野圭吾的長篇小說《時生》。小說的主人公名叫時生。因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改變了父親的未來,終于讓父親在未來的網絡科技和手機領域擁有了自己的事業(yè),不用再頻繁地換工作了。小說中包含了“穿越時空”“推理解謎”等有趣的要素。
在閱讀這部小說的過程中,我被其中的情節(jié)深深地吸引了。
該生在文章中適時地引用陸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讓文章的語言變得優(yōu)美了,也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又如: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敝t虛是內心豐盈充實,如深廣山谷遙亙千里,其間有萋萋芳草,也有叢叢雜樹;謙虛是處世泰然從容,如高遠天空茫茫無際,任由鴻鵠翱翔,也容納燕雀低飛。謙虛者虛懷若谷,不斷進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樣的語言流暢、俊逸,富有高遠的意蘊。讓文章含蓄,思想富有深度。比一開始直接去談謙卑的重要性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在文章開始就引用詩句,不僅可以讓語言更優(yōu)美,而且更能吸引閱卷者的眼球。學生在寫文章時可以多去聯(lián)想與主題相關的詩句,將其巧妙的運用其中,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引導學生巧用詩詞名句,使文章的思想更深刻
高中階段我們的作文思想要更具有哲理性、深刻性,如果只是平平無奇的開頭或結尾,那么很大程度上這種作文是得不了高分的。在文章的開頭處,學生也可以引用詩句來讓文章更有深度,一開始就抓住閱卷人的眼球;或是在文章結尾處來引用詩句,可以起到點睛之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引用詩句的時候,一定要看這些語言是否貼合主題,是否有啟發(fā)人們思考的作用;要能夠使讀者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具體來說,在文章的開頭處引用詩詞名句,可以揭示文章的主題,引起讀者的注意;在文章的中間部分引用詩詞名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在文章的結尾處引用詩詞名句,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加深讀者對文章的印象。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閱讀以下材料,完成相應的寫作任務。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到來,人與人在溝通的過程中大都采用線上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更加快捷,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對于這種現(xiàn)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請以“距離”為題寫作一篇文章。
一名學生在文章的開頭引用了顧城的詩: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看云時很近
顧城的《遠和近》雖然語言簡潔凝練,但內涵非常豐富,讀來讓人感到韻味悠長。學生用它來點明“在信息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是比較貼切的?;ヂ?lián)網的發(fā)展使人們的溝通交流變得更加方便。人們不僅可以使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與家人、朋友聯(lián)系,而且可以利用社交軟件與陌生人對話??梢哉f,互聯(lián)網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壁壘。雖然互聯(lián)網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也容易讓人們陷入由巨量的信息組成的“信息繭房”而無法自拔?!澳憧次視r很遠,看云時很近”,巧妙地將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呈現(xiàn)出來,非常貼合文章的主題。在文章的結尾處,作者寫道:“信息時代已經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情誼成為了一種奢侈品。這是我們無法抵擋的時代洪流。但如果能慢下來,這一切會不會不一樣呢?”在文章的結尾處,他又引用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讓文章的思想更加深刻,也更有啟迪意義。
總而言之,寫好作文是每位高中生都必須具備的能力。而引用詩句,則是寫出高質量作文的必經之路。對詩句的引用同樣是有技巧可循的。文章只是結合經驗,談了幾點粗淺的看法。在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多加積累詩句,在寫作時巧妙地融人進去,爭取讓他們的作文更有力度,令人信服,讓讀者讀起來感覺有滋有味。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