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勇
父親趙家璧先生 1947 年(尚不足十七歲)參加革命,1948 年 5 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9月調(diào)入《陜南日報》(《漢中日報》前身)社工作,辦了一輩子報,文章錦繡,獲得過周總理的稱贊,“文革”前一直擔任報社的領導。作為記者,父親非常忙,小時候我經(jīng)常看見父親為了趕稿子,寫到深夜,下鄉(xiāng)采訪更是家常便飯,幾乎每個星期都會下鄉(xiāng)一兩次。
1963 年的一天,父親到城固縣董家營采訪。一大早,父親就騎著自行車出發(fā)了,父親經(jīng)常出去采訪,輕車熟路,一個小時后就到了離漢中城十八公里的城固縣柳林鎮(zhèn),他要從這里涉水過漢江,到對面的董家營。采訪進行得非常順利,下午三點多鐘,圓滿完成任務后,父親便原路返回,當他扛著自行車準備過江時,突然聽到了幾個孩子的呼救聲:“快來人呀,有人要淹死了!”父親循聲望去,看見幾個七八歲的小孩光著身子,焦急地大喊著,再往前看,只見一個溺水的孩子在深水里掙扎,情況非常危急。父親趕緊放下自行車和裝著照相機和采訪本的挎包,連衣服都來不及脫,就“撲通”一聲跳下水去救人。父親的老家在湖北鄖縣的楊溪鋪,從小在漢江邊長大,水性很好,幾分鐘后就將那個孩子救了上來。由于溺水時間有點長,孩子已經(jīng)有點人事不省,父親便將他放在自己的腿上給他控水,并不住地拍他的后背,不一會兒這孩子就吐出了肚子里的水,緩了過來。原來這幾個孩子就住在附近的村里,當時正值學校放假,大人們在地里忙活,顧不上他們。天熱,幾個孩子就商量著到河里洗澡(游泳),由于不熟悉水情,造成了一個孩子誤入了深水區(qū),導致了溺水,幸虧父親及時趕到,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父親救了人后,便勸孩子們回家,并教育他們以后不要在沒有大人的情況下下水。父親目送孩子們離開后,才擰干衣服,重新穿上,把挎包掛在脖子上,扛著自行車過了江?;氐郊液螅赣H一看父親衣服皺巴巴的,還有許多泥點子,便問父親怎么回事。父親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原委,母親一聽就說:“這是多好的一個新聞素材,寫出來一定會很感人。”父親笑了笑:“哪有自己寫自己的,那不成了自吹自擂。”母親在報社工作多年,文筆也很好,寫一篇通訊報道沒有一點問題,便說:“你不好寫,就由我來寫?!备赣H仍然沒有同意:“現(xiàn)在正在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做好事不留名。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救人是本分,哪能到處宣傳?”
父親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拍照技術絕對一流,參加過紀錄片《寶成鐵路》的拍攝,解說詞就是父親撰寫的。如果是別人涉險救人,他一定會寫一篇精彩的新聞稿并配上一幅照片,大力予以宣傳,讓當事人受到表彰,獲得見義勇為獎,成為時代楷模??伤麉s低調(diào)處理得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