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勤
誠實究竟是什么?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中,你遵守了社會的或雙方達(dá)成的某種約定,那么你就是誠實的,否則就是不誠實的。其實,更為重要的是自己對于生命自身的誠實。然而,人自身的有限性以及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常使你陷入一種非常艱難的境地。不是你想誠實就可以誠實,有時候你十分想說出實情,但卻不可以那樣做。
有兩個故事:一個是“二戰(zhàn)”期間,一對年輕夫婦答應(yīng)給一個猶太女孩出具一張假出生證明,這樣女孩就可以逃過搜捕。第二天,他們按約定來到律師事務(wù)所,可那個女人卻十分遺憾地說,他們不能為女孩提供假出生證明了,原因是不能夠說謊。這種誠實,對于一個面臨死難的生命來說,是誠實嗎?
第二個故事是,喜歡集郵的父親死了,留下了價值幾十萬元的郵票。開始,兄弟倆并不知道郵票的價值,也不像父親一樣對郵票有感情。當(dāng)他們拿著父親的郵票去拍賣的時候,才知道了它們的價值。郵票商說:“把郵票賣掉,就等于把你們父親一生的激情賣掉了?!编]票商拒絕了他們。于是,兄弟倆便開始了“痛苦”的集郵,他們想設(shè)法愛上郵票,但憑借著一個外在的“物質(zhì)”的理由——不管對于什么,是你想愛上,就會愛上的嗎?事實上,充其量兄弟倆是在做一種努力而已,而不是像父親一樣,對郵票的愛是那樣的由衷和與生俱來。
這兩個故事告訴你什么呢?在面對誠實與否的問題上,你的處境經(jīng)常是——被別的東西鉗制,不得已,很痛苦,有時會做出違心的決定。
再就是,如何把握對自己生命的誠實,一個人對某一樣事情著迷,是天然的。為此,我能列舉出一連串的名字:塞尚、舒曼、叔本華、托爾斯泰……他們完全可以憑借父輩留下的莊園和金錢過另一種人生。不同的人,熱愛的對象不同,熱愛的程度也大相徑庭。有的人以傾家蕩產(chǎn)或耗盡心力為代價,去熱愛能夠生發(fā)和釋放自己生命激情的事物和事業(yè)。這是他們只能采取的生命方式,否則,他們就會活得十分痛苦。對于沒有這種欲望和追求的人來說,這樣去做又該是多么的強人所難。因此,激情不可以模仿,不可以取而代之,否則就是褻瀆和破壞。模仿別人的激情,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誠實。
兩種誠實,一種是對別人,一種是對自己,這兩者都是很不容易做好的。不是你不愿意誠實,而是很多時候,你不得不選擇不誠實。尤其是當(dāng)對自己誠實極為困難的時候——你本來就不愛,非叫你去愛,這種“非叫”,是不人道的,是粗暴的。實際生活中,人不可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欲望和激情行事,也不可以完全違背它們行事。假如,完全的違背了,痛苦有了,結(jié)果會好嗎?
純粹的誠實是不太可能存在的,你經(jīng)常處在沒有出路的境地,便會有意識地去說謊。這是多么卑劣的行徑。而卑劣的無奈,就值得同情嗎?
誠實在哪里?在自己面對自己的夜晚中,在童年幼稚的夢幻里,在高山流水面前,在堅硬的大地深處……然而,我依然說不清楚,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誠實到底在哪里?但是,我對于誠實的愛戴、堅守的期盼,是永遠(yuǎn)的,不管誠實的困難有多少。
【原載《經(jīng)典美文》,本刊有刪改】
插圖 / 誠實與欺騙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