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初中是學生逐步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會對其今后發(fā)展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期間,教師應該加大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視,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科學地對學生展開訓練,保證學生可以從不同層面來對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加以提升。同時,教師也要依照教學現(xiàn)狀,合理制定鍛煉策略,以便學生通過體育學習,不斷增強心理素質。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必要性
依托于素質教育背景,教師在對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組織和開展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心理素質這一教學內容,采取科學的方式對學生展開鍛煉,合理制定鍛煉計劃,保證從不同的層面對學生加以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和能力。
(一)可以全面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
對初中生來說,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大,特別是針對快要中考的學生,在這種緊張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負擔會越來越重。而通過開展體育課程,這種問題能有效解決,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情,在室外接受陽光,讓大腦得到放松,清除學生的疲勞感,保證勞逸結合。因此,通過對體育課程的開展,學生的智力會得到良好發(fā)展。
(二)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從目前情況來看,部分初中生成績偏低,長期落后于其他同學,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錯誤地認為自己身上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期間,可以加強對學生的鍛煉,不斷地對學生心理素質加以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往往不能積極主動地融入體育鍛煉,整體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退縮的情況,怕苦怕累。在這種背景下,教師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參加一些比較簡單且具有較強趣味性的活動,保證學生的學習欲望被充分激發(fā),之后再逐步加大難度,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貙⒁恍└偁帉沟脑厝谌肫渲?,以便學生在參與活動期間能從中找到快樂感,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
(三)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所學習的科目相對較多,課業(yè)比較重,壓力也非常大,空閑的時間少之又少。結合相關要求,學生每天的運動量需要達到6000步以上,但就現(xiàn)階段來看,很多學生都不能達到標準。并且,教師在對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期間,并不能主動對教學模式和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更新不及時,所應用的方式方法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缺乏針對性,學習計劃的制定不夠科學和標準,致使學生無法自主地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也制約了學生心理素質的良好形成。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鍛煉過程中,要將體育教學大綱作為依據(jù),有針對性地制訂計劃,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得到滿足,增強主動性,可以自主融入教學活動;科學地對學生展開鍛煉,讓學生能在其中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將體育課的時間高效地運用起來,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增強。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對策分析
若想從整體的角度上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師在對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期間,必須對教學現(xiàn)狀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考量,不能單一地利用固有的訓練方式,避免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從而科學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有針對性地制訂訓練計劃,在保證活動內容以及形式多樣性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同時,教師在教學期間,也應該合理地利用激勵方式,對學生展開客觀評價,保證學生通過不斷的訓練,心理素質能越來越強。
(一)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心理素質
對初中生來說,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再加上中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在心理上產(chǎn)生了不同的負面情緒。并且,初中生的心理素質正處于發(fā)展階段,仍然不夠成熟,若不能及時進行疏導和溝通,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的概率便會大大增加,對學生未來健康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為了進一步促進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師應該加大培養(yǎng)力度。
比如,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期間,因為這項運動需要團隊之間協(xié)作配合,所以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會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當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也會積極地向他人請教,增強籃球技能。同時,還可以借助對抗性運動,讓學生的負面情緒得以疏解,諸如讓學生踢毽子或者轉呼啦圈等。這類體育活動項目對學生協(xié)調能力的培養(yǎng)很有幫助。綜合而言,教師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加以鍛煉,合理地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以不斷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而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自信心的提升
由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能力不同,所以心理素質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但部分學生因為自身條件較差,對體育活動的參與主動性不強,不能積極地融入體育活動中,最終導致學生心理素質這一教學目標無法得以實現(xiàn)。為了有效改善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凸顯出來,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可以積極地融入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學效果的增強。
比如,針對柔性相對較好、肢體協(xié)調能力非常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健美操。對非常喜歡打籃球的男生,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學習籃球,如果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教師要單獨對學生進行輔導,先為學生布置一些較為基礎且簡單的訓練;若學生的基礎很好,教師則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shù)丶哟笥柧氹y度,為學生設置更多的挑戰(zhàn)。再如,針對籃球部分,如果學生沒有籃球的基礎,教師要為學生安排基礎的訓練內容,包括運球訓練;若有基礎,要訓練學生原地雙手胸前投籃以及三步上籃等;若學生的水平較高,籃球技能技巧掌握得也比較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籃球比賽,通過實戰(zhàn)來對學生的籃球技能技巧加以訓練,讓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踐中,促進學生水平和能力的增強,在訓練中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合理構建評價機制,全面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教師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獎勵性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實際的學習期間,借助激勵讓學生體會進步以及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自信心。在鍛煉期間,結合學生的情況以及性格,采取多元化的激勵方式。
1.表揚性激勵。在日常鍛煉期間,給予學生表揚,讓學生能樹立起自信心。通常情況下,積極且正面的評價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加以激勵,保證學生可以主動地融入體育活動,可以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能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便學生的心理健康能得到良好發(fā)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地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并及時表揚學生。
比如,某個學生在上課時非常容易遲到,有一次上課他第一個到達操場,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緊抓這一契機,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讓全班同學都知道他是第一個到達操場,并呼吁其他同學要向這名學生學習。當學生得到表揚之后,在后續(xù)的體育課中都早早來到操場上,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遲到的情況。由此可見,合理地表揚學生,科學地應用激勵手段,對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很有幫助。
2.期待性激勵。通過對該種激勵方式的進一步分析可知,該種方法在教學活動中加以應用,主要是教師給予學生一定期待,引導學生能為自己制定的目標而努力奮斗,通過教師的不斷啟發(fā)和激勵,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會得到提升,心理素質也能不斷增強。
比如,在跑50米的時候,及格的標準為60分,需要在9.7秒內完成;良好的分數(shù)為80分,需要在7.7秒完成;優(yōu)秀的分數(shù)是90分,需要在7.5秒完成。教師在公布成績的時候,有的學生成績?yōu)?.8秒,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及時地對學生加以鼓勵,包括:“加油!距離及格只差0.1秒,你要繼續(xù)努力,肯定會達到標準?!比绻械耐瑢W的成績是7.7秒,教師所采用的鼓勵方式為:“你簡直是太棒了,但是如果在少0.2秒就能達到優(yōu)秀了,老師相信你一定會做到的,繼續(xù)加油努力。”采取這種方式方法對學生加以啟發(fā),學生的成績不僅會提高,整體水平也能得到增強。
(四)有效實施挫折教育,側重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
所謂的挫折教育,具體是指對學生的抗壓能力進行訓練,以便能全面增強學生意志力。因此,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應讓學生直面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并能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迎接挑戰(zhàn),直到成功為止。在對學生進行意志力鍛煉過程中,應該對教學內容充分分析,并以此為依據(jù),科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保證意志力的鍛煉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比如,長跑比賽最后階段往往不是考驗選手的能力,而是注重考驗其意志力?;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期間,應該側重對學生心態(tài)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具備良好的忍耐力和意志力,只有這樣才可以跑完全程。同時,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意志力,教師也可以開展相應的比賽活動。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籃球比賽,將實力與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分在一隊,設置為甲隊,另一隊為乙隊,其中的成員有較強的爆發(fā)性,意志力比較強。在比賽過程中,領先的一隊通常會出現(xiàn)放松警惕的情況,而在比賽的一半之后,乙隊對甲隊打球的策略已經(jīng)全面掌握,并且隊員堅持不放棄,能將甲隊中的弱點找出來,當甲隊成員放松警惕時,一舉奪勝,即便是不能獲勝,也可以將比分縮到最小。在比賽過程中,場面十分激烈,而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考驗很大,堅決不能放松警惕,否則很容易失敗。同時,在比賽期間,即便雙方的比賽分數(shù)差距較大,但落后的一方仍然不能失去信心,場上的變化非常大,每時每刻都會發(fā)生不同的改變,即便雙方的實力懸殊,但最后比賽贏家歸落于誰并不單純靠的是實力,心理素質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要堅持下來,最終才有可能獲得勝利。
為了讓學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鍛煉,教師可以借助惡劣天氣對學生展開訓練,加強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一般而言,體育活動大多是在室外展開,所以在教學階段,難免會遇到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而絕大部分教師在遇到這種天氣時,往往會更改教學計劃,選擇在室內進行教學。但是,從另一個層面分析,這類天氣是開展挫折教育的絕佳機會。比如,在下雪之后,教師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到室外打雪仗,不僅能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也有利于學生抵御嚴寒,保證學生可以具備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增強意志力。
(五)科學開展競技類活動,強化對學生合作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
通常情況下,合理地開展競技類體育活動,除了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生欲以及好奇心外,也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并且,團隊競技類的比賽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合作競爭意識,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大有幫助。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羽毛球體育活動,在課堂上,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分組,如果班級有40人,可以分成4個小組,每一個小組一共有10人,分別是A隊,B隊,C隊和D隊,每一組成員的能力水平以及素質大致相同。在正式活動過程中,A隊和B隊之間進行PK,C隊和D隊進行PK,每組的成員都要參與活動,各個小組之間需要進行10輪比賽,獲勝的隊伍要記一分,輸?shù)年犖榛蛘叽虺善骄值年犖椴挥嫹?,也不扣分,看最終哪一個小組獲得的比分最多,最終獲得勝利。在實際的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讓隊伍取得勝利,小組的優(yōu)秀成員都要給組內水平較差的成員進行輔導,幫助其掌握基本技術,諸如發(fā)球、殺球等,以此來增強小組的整體實力,保證每位成員都可以為了隊伍而努力奮斗。通過不斷的幫助和交流,學生的團結意識會越來越強,競爭意識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4個隊伍在完成PK之后,可以進行雙人混打,兩名成員必須是一個隊的,可以是A隊,也可以是C隊,而另一個隊是B隊和D隊,從對手到隊友,對學生合作競爭意識的提高很有幫助,即便之前的比賽有輸有贏,但在最終的雙人混打時,也會為了勝利而并肩作戰(zhàn)。
三、結語
綜合而言,在初中教育階段,科學地對體育教學工作加以開展,對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同時也能為學生今后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因此,為了充分展現(xiàn)出體育教學的價值,教師在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期間,應該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科學地制定訓練方式,讓學生對體育學習越來越感興趣。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