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531)
黃變是指白色或淺色材料在光、化學品等環(huán)境條件中,表面泛黃的現(xiàn)象。鞋帶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鞋帶的外觀、顏色及臟污直接影響到整雙鞋子的美觀效果。鞋帶在穿著過程中受到陽光照射或污染會產(chǎn)生黃變[1],影響美觀。因此,需對白色的鞋帶進行耐黃變測試,保證其達到產(chǎn)品使用的標準[2],維護消費者權益。
試樣:白色鞋帶若干,100%聚酰胺纖維,樣品尺寸為10 mm×10 mm和70 mm×30 mm,分別編號。
耗材:酚黃測試紙,尺寸為100 mm×75 mm;膠帶;不含BHT的透明薄膜,等。
設備:臺式氙燈老化試驗箱(美國ATLAS Suntest XLS),PHS-25型酸度計(上海偉業(yè)儀器廠),酚黃變測試的試驗裝置,烘箱,等。
1.2.1潛在酚黃變評估
將測試紙沿寬軸方向對半折成50 mm×75 mm,或沿長軸方向對半折成100 mm×37.5 mm,將試樣放入測試紙中并用玻璃片壓緊。用不含BHT的透明薄膜密封住玻璃片組,并用膠帶黏緊。將封好的試樣放在耐汗支架上,并在其上放置4.5 kg壓塊,放入烘箱,在50 ℃條件下熱烘16 h后,取出試樣,在室溫條件下放置 30 min,冷卻。
1.2.2pH值測試
從測試用材料中取5.0 g的試樣,剪成約1 cm×1 cm的試樣碎片。在規(guī)格200 mL附有玻璃塞的燒瓶中加入50 mL蒸餾水,將燒瓶內(nèi)的蒸餾水慢慢煮沸2 min,再將試樣碎片放入燒瓶內(nèi)。將盛有試片的燒瓶繼續(xù)煮沸2 min~3 min后,移開加熱裝置,將燒瓶放置在室溫下冷卻至25 ℃,然后測取試樣的pH值。
1.2.3耐光黃變測試
樣品尺寸為70 mm×30 mm,臺式氙燈老化試驗箱溫度分別為25 ℃、50 ℃、75 ℃,時間分別為4 h、8 h、12 h,將試樣的一半用不透光的錫箔紙包住后放入試驗箱內(nèi),試樣至少距離機內(nèi)放置平臺邊緣4 cm以上。因箱內(nèi)有鼓風裝置,需用砝碼將試樣壓住,避免在測試過程中試樣被風吹走。
潛在酚黃變評估結果見表1。從表1可知,白色鞋帶與塑料袋中酚黃測試紙接觸,發(fā)生黃變,且最低等級為3級,說明該白色鞋帶存在酚黃變的可能性。
表1 潛在酚黃變評估
鞋帶pH值測試結果見表2。從表2可知,鞋用白色纖維材料pH值偏堿性,可在織物染色處理后加入少量有機酸中和以防止酚黃變。
表2 pH值測定
溫度對鞋帶光黃變的影響測試結果見表3,時間對鞋帶光黃變的影響測試結果見表4。
2.3.1溫度對鞋帶光黃變的影響
由表3可知,在溫度25 ℃,光照6 h時,包住試樣與未包試樣黃變未發(fā)生明顯變化;但隨著溫度的升高,試樣發(fā)生了黃變,特別是未包住試樣黃變程度較大,說明溫度越高,試樣光黃變越明顯。
表3 不同溫度對鞋帶黃變的影響
2.3.2時間對光黃變的影響
由表4可知,光照4 h時,試樣未發(fā)生明顯黃變,但隨著光照時間延長,兩種試樣呈現(xiàn)出黃變,未包住試樣的黃變程度略大。
表4 50 ℃條件下不同時間對黃變的影響
白色鞋帶受BHT的影響,易產(chǎn)生酚黃變。因此,在包裝、貯存和運輸過程,要避免與白色鞋帶與含有BHT的塑料袋接觸。該鞋帶材料pH值偏堿性,因此可在后整理工序加入少量有機酸實現(xiàn)酸堿中和,防止酚黃變。白色鞋帶光照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提高,會導致光黃變加深。實際檢測過程中,檢驗員必須在規(guī)定的大氣環(huán)境條件下規(guī)范操作,注意試樣與試劑的用量,在標準要求環(huán)境下進行評級,以免產(chǎn)生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