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智
(唐山市交通運輸局交通信息管理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公路長下坡路段坡道距離長,車輛可能因制動熱衰退而引發(fā)事故。本文從多個角度對長下坡路段的安全運營進行評估[1],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其致因。
選擇某二級公路的連續(xù)長陡下坡作為試驗路段。路段坡長23.02km,平均縱坡3.29%;路基寬12.0m,行車道寬9m;設計時速60km/h。該路段急彎陡坡、路側險要、海拔高差大、氣候條件惡劣,載重車輛易發(fā)生交通事故,是全國10大危險路段之一。
從運營環(huán)境、路線設計指標、交通安全設施設置三方面評估長下坡路段的運營安全風險。
1.交通量
通過實際觀測得知該路段交通量相對較小,2012年~2018年的年均日交通量在4000pcu/d左右。
2.交通組成
表1為該路段的交通組成,如表1所示,貨車占比61%,客車占比27%,摩托車占比10%,拖拉機占比2%。此外,重型車輛(特大貨車、集裝箱、大貨車)占比30%,該路段大型營運車輛的占比較高。
表1 試驗路段交通組成
3.運行速度
沿坡道設置5個橫斷面,測算雙方向車輛行駛速度。觀測結果表明:全斷面第85%位車速基本保持在70km/h~90km/h之間,下坡車輛速度在80km/h~100km/h之間,上坡車輛速度在70km/h左右,均超過該路段的設計速度60km/h。
4.交通事故
該路段2014年至2018年的交通事故統(tǒng)計結果表明,路段事故數(shù)量在逐年遞減;每年的2月至7月為事故多發(fā)月份;事故日時段分布較為均勻,9:00~10:00、12:00~13:00、14:00~15:00三個時段相對較為高發(fā)。
根據(jù)對該路段的事故原因統(tǒng)計可知,不按規(guī)定會車、不按規(guī)定與前車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有其他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這三類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機動車違反禁止標線指示也是導致車輛事故的重要原因。
線路設計指標主要依據(jù)《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2],從線形特征、視距、線形組合三方面對安全性進行評估。表2為路段線形和視距的評估結果。
表2 試驗路段線形和視距評估結果
如表2所示,試驗路段在平面線形、縱斷面線形和視距上,均存在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項目,存在安全風險,需要加以改進。
良好的平縱線形組合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關鍵,因此在平面線形和縱斷面線形設計單項指標評價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平縱線形組合設計的角度對路段幾何線形開展評價,結果表明:試驗路段的大半徑彎道與小半徑彎道線形組合與連續(xù)性欠佳。隧道路段存在設計速度行車長度范圍的平、縱線形不一致的問題。
依據(jù)《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和《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guī)范》[3,4],對路段的標志、標線、護欄、避險車道四方面進行了評估??傮w上說,路段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較為規(guī)范、齊備;針對連續(xù)長下坡情況,配置了警示標志、震蕩減速標線、避險車道等設施。在核查過程中仍存在問題需要改善的方面:
個別標志設置存在的問題:標志設計與標準規(guī)定不符;標志破損,影響視認;標志運用不當;多種標志之間相互干擾;放置位置不當;標志文字量過大等。
全線標線整體磨損嚴重,影響駕駛人視認。
全線橋梁護欄需升級,個別護欄存在的問題:隧道入口護欄過渡不良;與設計規(guī)范要求的最小長度、銜接過渡、端頭處理不符;危險物無防護。
一處避險車道與入口匝道匯入段重疊,存在安全隱患。
從長下坡路段總體情況、事故風險及車輛制動器溫度三方面對車輛運營安全風險進行分析[5]。
根據(jù)試驗路段總體情況,該長下坡路段的任意3km平均縱坡均不超過4.5%,未超出連續(xù)長下坡規(guī)定閾值5.5%。資料顯示,試驗路段“因貨車剎車失效”引發(fā)事故集聚的情況不多,但由于車輛違章駕駛、超載、超速及不良天氣等多方原因,致使該路段成為事故高發(fā)路段。
縱坡路段的事故風險基本符合如下規(guī)律:當坡長與平均坡度的乘積<130不產生過度風險;當二者乘積≥130且平均坡度≥3%時,縱坡路段事故率開始隨著二者乘積的增加而增加。該路段坡長與平均坡度的乘積為757.36,平均坡度為3.29%,認為該路段存在較大的事故風險。
利用GSRS模型對長下坡安全性進行分析[6]。理論依據(jù)是,當車輛制動器溫度上升到200℃時,貨車制動性能開始受到影響;當制動器溫度超過260℃時,貨車喪失緊急制動的能力。通過分析不同種類車輛制動器溫度預測可知,該路段上行方向存在車輛制動器升溫失效的風險。此外,超載會加快制動器熱衰退過程,超載超過30%,會導致3軸乃至2軸貨車發(fā)生制動器熱衰退,制動性能下降;同時導致4軸及以上貨車制動器熱衰退及制動失效發(fā)生的位置提前。
根據(jù)對某連續(xù)長下坡路段設施設置和道路環(huán)境現(xiàn)場調研情況,結合路線設計指標和交通量、交通事故等營運數(shù)據(jù)資料的分析可知,試驗路段整體情況良好,亦存在部分隱患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