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明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將“《紅樓夢》整本書閱讀”作為“任務群”專設單元(必修下冊第七單元),教材中的設計包括“閱讀指導”和“學習任務”兩部分。全國各地的名師都對此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各種設計完美的“導讀課”“學習活動”也紛紛出現(xiàn),一時間真有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味道。在這一片喧囂之中,作為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是不是該思考幾個基本問題呢?
(1)所有的“《紅樓夢》整本書閱讀任務群”的導讀課、具體學習任務的設計,是不是要基于學生真正讀完這本書的基礎之上?
(2)要真正讀完《紅樓夢》整本書,學生存在哪些具體困難?比如閱讀時間該如何保證,閱讀興趣該如何培養(yǎng),閱讀方法該如何選擇等。
(3)在學生真正讀完《紅樓夢》整本書,教師該如何引導與督促?
筆者認為,與其花里胡哨地做一些浮在表面的表演性質的所謂“探索”,不如從根本做起,扎扎實實領著學生讀完《紅樓夢》整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在這個閱讀的實踐過程中才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讓他們逐漸養(yǎng)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正所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下得田,才會耕田”。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紅樓夢》整本書任務群實施策略而言,有效而扎實的初讀即扎扎實實、真真切切地讀完,或許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晚清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曾國藩,曾經歸納自己的行軍用兵之道是“結硬寨,打呆仗”,拋卻浮華,沉淀下來的都是精華。我們進行《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我認為在初讀階段也要學習這種精神,踏踏實實地將《紅樓夢》讀完。
一、正視現(xiàn)實
(1)時間難以保障。以我所在的學校為例,周一到周五,語文課正課的設置普遍在每班5~7節(jié),自習2~3節(jié),推進常規(guī)課程尚且不足,更遑論其他。即便是安排學生用正課閱讀,有時又會導致階段性考試成績下降,所以不少語文老師不敢真正嘗試。
(2)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我們教了這么多屆學生,都知道一個簡單的事實:前些年最聰明的學生沒有幾個讀師范的,這些年情況有所改觀,但教育部六所直屬師范高校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要么去了發(fā)達地區(qū),要么去了省城或名校,真正回到縣城級別的學校的,少之又少。有不少語文教師自己都沒有真正讀過幾本名著,整體的文化素養(yǎng)偏低,引領學生進行此單元的學習研究有較大的困難。
(3)學生對古典名著普遍缺乏閱讀興趣?!抖妨_大陸》《魔道祖師》《戀愛大作戰(zhàn)》等玄幻、修仙、青春愛情類小說如原上之草,收都收不完。而如果建議學生讀古典名著,學生卻普遍提不起興趣。
(4)學生對古典名著普遍缺乏閱讀能力。古典名著中的文化常識門類繁雜,有很多與現(xiàn)實生活完全脫節(jié),不少學生讀著讀著就不耐煩了,接著就不了了之。
二、具體做法
1. 科學規(guī)劃,保障閱讀的時間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進度,《紅樓夢》整本書初讀可以安排在高一下學期的暑假(如果時間不足,可以再安排高二上學期的寒假)。初步安排為每天兩小時,連續(xù)兩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家長要全程有效跟蹤與督促。
2. 提升語文教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對于這一點而言,學校領導必須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而不是夸夸其談,只是指揮別人。
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利用假期教師集中培訓研修的機會,邀請對新教材有深入研究的教育專家或者是一線優(yōu)秀教師舉行專題講座。為各位高中教師答疑解惑,尤其是利用好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大多數(shù)立志于做好語文教學工作的老師們,主動去研究,逐漸突破相關難點,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堅持這樣做下來,定然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學校在管理中一方面要加大對教師繼續(xù)教育的投入,比如增加購買相關研究材料的投入,或者是邀請相關專家到學校與教師進行近距離溝通或者是上示范課。另一方面在常規(guī)管理中也要積極組織,促進語文教師主動提升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比如強化常規(guī)集體聽課議課制度,獎勵教師在學校公眾號及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專業(yè)研究文章等。
學科組的組長們要以身作則,積極主動地進行專項研究,引領本組的教師實現(xiàn)自我學科素養(yǎng)的再次提升。可以與學科組的校本研修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集思廣益,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實現(xiàn)質的突破,從而想出合適的對策。
3. 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確實,一線語文老師非常無奈的一點就是:我們提倡閱讀經典,但是對此有興趣的學生真的是非常少,有點興趣能夠讀完的則更少。有鑒于此,我們該怎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做好問卷調查,傾聽學生心聲。知道學生真實的想法,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不管學生說出的話多么幼稚甚至無知,都不能打擊,而是要循循善誘,耐心教導,如此,才不會打擊其閱讀的積極性。
第二,初讀的任務安排,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尤其是要關注青春期特殊的心理特征,不求高大上,但求能讓其讀完、讀懂(至少是基本層面上的讀懂)。
第三,可以嘗試對任務完成較好的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獎勵,比如頒發(fā)獎狀或發(fā)放一點文具,要注意公開發(fā)獎。獎品不需要多貴重,但卻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和閱讀興趣。
第四,可以設置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閱讀活動,比如為《紅樓夢》設計動漫封面、為自己最感興趣的《紅樓夢》人物畫動漫形象并闡述理由、設計《紅樓夢》人物書簽或明信片等。
4. 提供相關知識清單,提升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能力
比如《紅樓夢》中的相關典故小輯、古代詩歌常見意象、《明清社會史論》等,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真正讀懂作者的用意所在。同時可以傳授給學生框架法、批注法等基本的閱讀方法,使其在閱讀過程中逐漸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力求讓多數(shù)學生都能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5. 教師要全程陪伴,及時溝通與交流,提出可行性建議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利用好學校已有的教育教學軟硬件條件。比如我們學校已經推廣了“智慧課堂”教學平臺,我就可以及時將閱讀任務任務、參考資料、任務導學案推送給學生,同樣,學生也可以在第一時間里將自己的閱讀作業(yè)上傳。這樣效果可能會好一些,畢竟,沒有督導的學習效果往往是令人失望的。
6. 教師要認真研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
比如,我在安排完《紅樓夢》整本書閱讀初讀任務后,根據(jù)學生閱讀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設計了“悲喜千般如幻夢,一入紅樓夢難醒”“大觀園里起了社,誰勸寶玉苦讀書”“紅樓淑媛秀外慧中”等八個專項閱讀課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總之,對于《紅樓夢》整本書這個任務群的教學工作,做好初讀工作,也許是最關鍵的,而初讀策略的設計,其核心也就是保證學生能夠先真正讀完整本書,這也許是其他工作的起點。
◇責任編輯 晏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