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力系統(tǒng)是指以“3060”雙碳目標為指導的新型產業(yè)模式,是伴隨能源行業(yè)革新與生產組織關系變化背景下的新型組織模式,是包含有源網荷儲用及其互動、管理及協(xié)同的新型生產模式,對數(shù)據的及時性、真實性、廣域性和互聯(lián)性要求不斷提高,傳感基礎設施將作為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中信息采集和邊緣處理的核心支撐底座,更是碳足跡、電足跡追蹤的基礎
。與此同時,用電客戶對可靠供電、電能質量與多維度電力數(shù)據應用等方面需求也日益增長。
智能電能表在運行過程中具有適當?shù)睦碚搲勖湍茉聪?/p>
,此類異常、到期電表應換盡換與用電客戶持續(xù)用電需求之間的矛盾愈發(fā)凸顯。由于現(xiàn)有直接接入式電能表(以下簡稱“直接表”)的更換方式需斷開用戶供電線路,不可避免地造成用戶內部短時停電,導致用戶體驗感差,引發(fā)訴求風險
。同時,作業(yè)質量完全依賴于工作人員業(yè)務能力,存在錯接線、效率低下、誤操作引發(fā)觸電等風險。此外,提前通知用戶、與用戶溝通約時、準備停電作業(yè)、送電檢查等步驟,也大大增加了成本投入,且收益甚小。
不停電作業(yè)可有效避免換表過程中用戶側用電中斷,減少用電設備受電力沖擊概率,也可創(chuàng)造良好的企業(yè)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學術界與行業(yè)內正基于新型智能電表工作原理,不斷創(chuàng)新新技術研究與新產品開發(fā)。
配電線路不停電作業(yè)已較為規(guī)范,其指在保證用戶不停電的情況下,對配電線路及其附屬設備進行建設、維護和搶修,主要有兩種方式,直接在帶電熱線上運行,即帶電作業(yè);或是通過旁路或外接臨時電源等方式向設備供電,然后斷開當前線路或設備運行的電源,即全面無停電運行
。
借鑒上述方式,根據不同電能表類型、換表工作實際需求,工作人員開展相關研究與現(xiàn)場實踐。
經互感器接入式的電能計量裝置通過聯(lián)合接線盒將電流回路短接、電壓回路斷開,實現(xiàn)不停電換表。借鑒此原理,直接接入式的單相電能表可將待換電能表的進出線短接,再進行換表作業(yè),進而實現(xiàn)不停電換表,原理如圖1所示。
研究中納入對象為我院2007年1月-20110年12月接收的足月妊娠臨產胎兒窘迫孕婦80例,納入孕婦病情均經臨床病理學證實,排除了合并重大疾病及過敏體質、凝血障礙與經產婦,將其根據入院單雙順序均分組為:對照組中孕婦年齡為23-38歲、均值為(28.59±2.18)歲,妊娠時間為38-42周、均值為(40.17±0.52)周;觀察組中孕婦年齡為24-40歲、均值為(28.70±2.03)歲,妊娠時間為38-41周、均值為(40.04±0.17)周。兩組孕婦各項基礎數(shù)據比較不存在差異,P>0.05。本次研究內容均經,孕婦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曉,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綜上,在不停電換表作業(yè)的研究已較為全面,實現(xiàn)不停電換表的主要技術難點有安全取電、實現(xiàn)無電量損失以及絕緣破壞修復等幾方面,但上述研究對于用戶不同用電需求的探索仍較欠缺,導致上述裝置在實際推廣應用上仍有一定距離。
李明遠等
提出了一種通用型單、三相電能表不停電更換裝置,通過在表箱內預裝設備、短接相線與零線(針對單相系統(tǒng))或短接三相進出線(針對三相系統(tǒng))實現(xiàn)換裝新、舊電表不停電,并通過開發(fā)電表接線端的轉接裝置優(yōu)化了短接工作。
三相直接表不停電更換相比單相復雜,但主要原理一致。三相表直接表用戶多為通信基站、商鋪、政府相關部門、小型醫(yī)院等二類及以上用戶,對持續(xù)、可靠供電需求相較單相表用戶更高。但該通用型輔助裝置仍無法很好解決未經改造的電能表實現(xiàn)不停電更換可能性。
理論研究表明,從信息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來看,基礎層、傳輸層、融合層、新生層及福利層的信息經濟遵循時間上的不斷遞進、空間上的不斷擴散及程度上的不斷深化的關系,下層是上層的基礎,而上層又反過來促進下層的進一步發(fā)展。本文測算了基于西部各省區(qū)信息經濟發(fā)展層次指數(shù)的相關系數(shù)矩陣,結果表明,信息經濟各層次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新零售精益服務考核方式,將服務類指標的考核權重提高到60%,員工們服務意識越來越強?!焙颖变N售石家莊分公司136加油站經理劉慧慧說。
經互感器接入式的電能計量裝置更換電能表時,已經能夠實現(xiàn)用戶處不停電,但由于此類用戶平均用電量高,換表過程中存在電量損失,現(xiàn)有做法為通過記錄換表時間、用電負荷計算換表期間的用電量。但該方法計算的用電量準確率低,較難得到用戶認可
。已有項目考慮在短路回路中串入與待換電能表同型號的電能表,準確計量短路期間的電量。
針對這一情況,王葉鋒等
開發(fā)一套便攜式輔助裝置,通過取電線夾與導線將原有電流回路短接,以保障用戶處持續(xù)供電,通過智能輔助箱用于采集用戶回路的實時電能信息,一旦超出預設閾值便發(fā)出聲光告警,甚至觸發(fā)自動切斷保護,此外,通過相位比對進行智能錯接線判斷,進一步保證換表工作準確性。但該裝置由于取電線夾為穿刺取電,線夾與裸導線實際為點接觸,存在易對裸導線造成損壞、供電不穩(wěn)定、安全載流量小等缺點,同時存在絕緣破壞的問題。
張峰毓、劉洪儒等
利用二極管正向低阻、逆向高阻的特性設計出適用于單相電表更換的不停電作業(yè)裝置,且實現(xiàn)30 A負載電流條件下零誤差的測試效果。但該裝置需預先裝設于電表箱內,較適用于新裝用戶。由于單相表用戶體量大但用電容量相對小,對于不間斷持續(xù)供電要求也相對較低,為推廣該不停電換表裝置改造成本較高。儲海峰等
研制出可實現(xiàn)藍牙通信的換表基座,其導電模塊可保證不間斷供電、藍牙裝置則可以有效完成換表的工作記錄,有效解決了錯接線、竊電等風險,同時體積小、更智能,但也同樣存在投資成本高的問題。
盡管便攜式輔助裝置已在實現(xiàn)三相直接表不停電更換工作中發(fā)揮實際作用,但仍在安全性與可靠性上存在技術難點。
她低著頭站在角落里,劉?;旌现顾畯潖澢刭N在額頭上,偌長的漆黑睫毛蓋過眼睛,她緊抿著嘴唇,飽滿的雙唇似乎過度隱忍著情緒,呈現(xiàn)出神秘的紫色,白大褂被扯破了大半,似一張哭泣的人臉,狼狽不堪。
2011年,天貓雙十一交出了52億元單日交易額的優(yōu)秀答卷。一個月后,被視為阿里流量核心的淘寶推出了雙十二,當日戰(zhàn)績?yōu)?3.8億元。和雙十一相比,雙十二的定位在過去的8年時間里發(fā)生了多次搖擺。這個此前僅為清理尾貨而生的電商節(jié)日,蛻變?yōu)橛^察城市消費升級的窗口,成為互聯(lián)網公司改造線下本地生活服務商家的標桿。
我的畫院:從發(fā)展伊始到不惑之年,是一個奮進壯大的歷程,畫院頌揚著錢塘大地上的一種精神信念,始終秉承著這片土地上歷久彌新的繪畫創(chuàng)作精神,以藝術為人民服務為己任,積極進取,承襲了南宋畫院優(yōu)秀傳統(tǒng),造就一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隊伍,為創(chuàng)作一批記錄杭州民生的優(yōu)秀作品而努力。
根據實際操作經驗,依據“剝開絕緣層-安全取電-不停電換表-熔融恢復絕緣層”流程,提出并研發(fā)了改進裝置。裝置可實現(xiàn):一是安全電流狀態(tài)下可靠操作用戶側BV 電纜,即盡可能多地剝離電纜PVC絕緣層以獲取電源;二是可在換表作業(yè)完成后熔接恢復電纜絕緣層,以保證用戶回路安全、穩(wěn)定運行。
由于剝線取電線夾與帶電BV電纜接觸面積有限,用戶用電可能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的情況。另外,電纜絕緣層被剝開后,工作人員通常采用包裹外護絕緣層等方式進行處理,這種方式在后續(xù)運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用電風險。
安全取電裝置主要功能在于剝開BV 電纜的PVC 絕緣層,并在剝口處連通導體,并在不損傷導體的情況下完成取電。裝置結構與操作流程如圖2所示。
為避免取電過程中因夾頭接觸面積小而導致取電電流不足,該裝置通過增加輔助觸點以擴大夾頭與電纜的接觸面積,從而保證取電電流可滿足換表工作要求。根據實際操作情況,該裝置最大取電負荷≤20 A。
為保證用戶用電安全,經安全取電裝置處理后的BV 電纜絕緣層需重新密封后方能正常重新投運。對此,開發(fā)出一種包含加熱組件與溫控模塊的工作鉗用于修復被剝開的BV 電纜。其實物如圖3和圖4所示。
工作鉗(圖4)由①鉗體、②上鉗頭體、③下鉗頭體、④加熱模塊、⑤溫控模塊、⑥指示燈、⑦電源接口、⑧供電電源等八個部分構成。其中,該裝置通過陶瓷加熱片加熱上鉗頭從而熱熔電纜絕緣層,并采用相應溫控開關(KSD9700)控制加熱溫度,避免過度加熱,達到設定溫度即可自動斷電。指示燈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醒工作人員當前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加熱過程中指示燈亮,完成達到設定溫度后指示燈滅。
在新型電力系統(tǒng)建設逐步完善、電力市場逐漸開放的趨勢下,不停電換表作業(yè)對于保障用戶使用體驗、提高配網作業(yè)效率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不停電換表作業(yè)逐漸發(fā)展成熟的同時,不停電換表的裝置、方式與流程也在不斷迭代更新。為從煩瑣且作業(yè)要求精細的工作中解放配網工作人員,同時保障作業(yè)人員的安全,采用電表安裝輔助設備,或是開發(fā)自動工作機器臂裝置將是不停電換表作業(yè)的重要發(fā)展方向。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電子設備的功能愈發(fā)豐富及完善,開展不停電作業(yè)的方式也逐漸有了更多的備選思路與技術。
不停電換表作業(yè)的研究與實用進程,除了需要技術突破,還需要組織變革與思維的轉變。在新型電力系統(tǒng)對人-人、人-機多元互動有更高效、更深入的要求的情況下,以用戶需求為最終目標,開展優(yōu)化用戶體驗的不停電換表作業(yè),將是智能電表普及、電力市場成熟、電力系統(tǒng)完善的重要特征與基本要求。
[1]李偉陽. 新型電力系統(tǒng)底層邏輯演進的十點思考[N]. 中國能源報,2021-10-18(25).
[2]周莉梅,范明天.城市電網用戶停電損失估算及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電力,2006(7):70-73.
[2]Siddiqui I F,Lee S U J,Abbas A,et al.Optimizing lifespa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by smart meters in green-cloud-based smart grids[J].IEEE Access,2017,5:20934-20945.
[3]張峰毓,李銘,霍政界,陳國才.不停電更換電表方法及其裝置[J].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2020,2(26):52-53.
[4]劉洪儒,鄭慶陽,阮召安.具有不停電換表功能的單相電能表接插件的研制[J].農村電氣化,2019(4):73-75.
[5]儲海峰,朱勇,郭鵬程,葉夏明,朱艷偉.具有藍牙通信功能的不停電換表裝置研制[J].通信電源技術,2020,37(4):17-18.
[6]李明遠,李少娟,唐楚凡.一種通用型單、三相電能表不停電更換裝置[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20(21):66-68.
[7]王葉鋒,馬媛,虞琰文,崔保騰,李峰,郭佳婧.三相直接接入式電能表的不停電換表輔助裝置研發(fā)與應用[J].上海節(jié)能,2020(8):92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