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遐
那天,我獨自一人終于從一條小路攀上了峰的最高處。我去的時候,正是落日迅速往下沉落的時候。像是怕趕不上什么隆重的典禮一樣,我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登,而且攀登一會兒就回一下頭,生怕在這攀登的當兒,落日沉落珠江,晚霞失掉光彩。還好,待我攀到峰頂,回過頭去看西天那輪圓日時,它正放射著萬道光芒懸在明鏡似的珠江上空。江和天的涯際,正是籠罩在蒼茫暮色中的廣州。望過去,影影綽綽,頓添上濃濃的神話色彩。
這時候,這江和天的涯際,這影影綽綽的廣州上空,正橫列著無限遠的一條一條白色的云彩,它們無限遠地伸張著,很使人想起莊子《逍遙游》里的大鵬,這云彩好似大鵬的翅膀。但是,就在這一瞬間,這“翅膀”變成金黃的了。近落日處,那金黃像是火焰一樣;遠處,是深色的;再遠處,是淡色的。
這時候,在那影影綽綽的地方,我仿佛看見一串一串綠珍珠似的燈亮了,那霧氣中的綠色,和著這深淡相間的黃金色,用“絢爛”“燦然”“光彩”這樣一類詞語也只能形容它的萬分之一。我仰起頭來,看天空正頂著幾朵烏云,呆癡癡的,沉悶悶的,可真煞風景。但是,就在我埋怨它們時,那落日也正忙著把它的光輝染在它們的身上,只見它們的邊緣漸漸地都被黃金鑲起來了(多像愛美的女人的衣飾),漸漸地,它們的中間也被黃金染透了。正在這時候,海上刮來的風越刮越起勁了,這烏云,禁不住這海風猛力地吹,竟保持不住它的莊重,板不住它沉悶的面孔,一下子風流云散,像扯絮似的散在澄藍的像海一樣的天空里了。風流云散處,幾顆明亮的星子閃爍著初顯光輝。這峰頂上,有著很多樹,有攀天擎日的松樹,有窈窕多姿的檸檬桉,有亭亭玉立的梧桐。
這時候,它們都分潤著落日的光輝,在葉子上閃爍出一粒一粒金色的火花,那海風,徑自一個勁兒地把它們向落日的方向吹,那樹葉子,顫抖著,喧囂著,弓著腰,帶著歡樂,感激落日這一天的給予。這時候,珠江的水涌起了微微波瀾,在它那貯滿黃金的懷里,帶帆的和不帶帆的漁船,往來奔波,你分不清它們是剛出發(fā)還是漁罷歸航?;ㄎ捕身樍鞫?,在一片橙黃的天地中,渡船的周身都亮起了銀白的燈光,乍望去像是遺失在江里的一條閃閃發(fā)光的項鏈。江上,從花尾渡飄起悠揚的音樂,它順風飄揚,從東而西,從下而上,頓然間響徹滿江、滿岸、滿峰、滿天地。
一個不留神,落日栽到了江水深處。它一落,那金黃就馬上變成嫣紅了。那江和天的涯涂滿了嫣紅,那影影綽綽的廣州市罩滿了嫣紅,那剛才扯絮似的烏云也變成了嫣紅。這時候,所有的樹木,所有的原野,所有的江水、帆檣、人,都像輕紗似的被籠在嫣紅里了。只有那高高的沒有云彩的天空隙處,才不為嫣紅所動,變得更純,更深,更青。
(選自《尋找語文之美》,鷺江出版社2017年版,有刪改)
一切景語皆情語,《落日》和前面的《巫峽賞霧》一樣,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我們知道,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借落日來抒發(fā)自己的哀傷、落寞、孤獨等情緒。而本文卻別樹一幟,作者筆下的落日既有黃金的壯麗,又有嫣紅的溫柔……這怎能不讓人心生憐愛呢?
作者以自己獨自一人攀上峰頂從不同角度看到落日的壯麗畫面為線索,先寫遠望江天涯際,再寫仰觀天上流云,然后寫近看峰頂樹木,最后寫俯瞰珠江暮色直至日落水底;層次清晰地寫出了落日余暉如何染紅云彩、紅霞又如何把景物涂抹得光彩壯麗。
作者對落日的觀察可謂細致入微,因此能窮形盡相地展示整個落日過程的細微變化。另外,同《巫峽賞霧》中提到巫山神女的典故一樣,本文提到莊子《逍遙游》里的大鵬,將現(xiàn)實與想象融為一體。整篇文章文字優(yōu)美,感情濃烈。讀罷文章,你是否像作者一樣迫不及待地想登上高峰一睹為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