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波
2020年,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湖南省汨羅市桃林寺鎮(zhèn)高豐村朝北沖組實施,種了一輩子“巴掌田”的村民大開眼界、大受啟發(fā)。高豐村以此為契機,認真落實汨羅市委、市政府推行的“雙引雙帶”模式(即“支部引領、市場引導,黨員帶頭、能人帶動”),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高標準改造全村農田,實現(xiàn)“小田變大田”,推動“低產變豐產”,在落實“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三變三提”整好一丘田。小田變大田,耕地改造提質。按照“農戶自愿、村級組織、合作社運營”的思路,將各家各戶分散耕種的“巴掌田”“斗笠田”集中流轉,合并改造整理成大田,做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澇能排、旱能灌”。通過挖除田埂土壟、整合“邊角料”,全村增加良田322畝。租金變資金,農田建設提標。為解決好高標準農田建設“錢從哪里來”這道必答題,高豐村一方面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引導群眾暫免五年農田租金,交由合作社建設高標準農田。另一方面鼓勵鄉(xiāng)賢墊資建設,支持家鄉(xiāng)建設的鄉(xiāng)賢能人黃吉光先期墊資投入600多萬元用于改造全村農田。低產變豐產,土地流轉提速。農田高標準改造后,種植大戶和合作社紛紛流轉土地,實現(xiàn)規(guī)模種植。
“五方五有”算出最大值。糧食產能有提升。目前,全村3300多畝水田75%以上都種植雙季稻,比去年增長近50%。且糧食單產有望大幅提高,全村糧食總產量年均可增加1000余噸。社會投資有回報。參與投資建設的600多萬元社會資本,由種植大戶通過支付租金逐年返還給出資人,預計5年后收回投資成本。種植大戶有效益。“巴掌田”改為連片大田后,基本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原來需要400-500個農戶耕種的田塊,現(xiàn)在僅需3個合作社、三四十名農機手就能完成。每畝翻耕、收割費用從240元降到140元,施藥、除草費用從120元降至60元,運輸費用從50元降為30元。農戶增收有途徑。高標準農田建成后,農戶享有承包權的土地面積不變,且租金和產量均有增加,先期免除的5年租金在短期內就可以收回。愿意種田的農戶,還可以選擇在合作社“打工”,實現(xiàn)家門口就近就業(yè)。集體經(jīng)濟有收入。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主導土地有效流轉,為合作社、種植大戶做好服務,每年可獲取收入17萬元左右。
“雙引雙帶”走活滿盤棋?!爸Р恳I”是根本。為解決種田效益低、拋荒撂荒比較嚴重的問題,高豐村黨支部把黨組織神經(jīng)末梢延伸到該村的每個角落,充分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做實宣傳引導,全力調動群眾改造農田、流轉土地的積極性,引導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家鄉(xiāng)自己建”,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強大的力量支撐?!笆袌鲆龑А笔顷P鍵。高豐村堅持市場導向,引入社會資本投資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破解“改造難度大、投入成本高、籌集資金難”等問題。面對鄉(xiāng)村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實際,尤其需要發(fā)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作用,促進更多要素資源向鄉(xiāng)村聚集。“黨員帶頭”是基礎。農田改造點多、線長、面廣,矛盾突出,高豐村發(fā)動黨員帶頭減免5年農田租金,帶頭化解矛盾糾紛,帶頭落實改造任務,起到了先鋒模范的示范作用。在鄉(xiāng)村振興新征程中,黨員必須當表率、作示范,爭做“排頭兵”,當好“領頭雁”,帶著鄉(xiāng)親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澳苋藥印笔潜U?。農村能人有見識、懂市場、善經(jīng)營、會管理,是鄉(xiāng)村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應當全力搭好平臺,充分釋放致富能手、產業(yè)大戶、返鄉(xiāng)大學生、在外成功人士、專合組織負責人等的影響力、輻射力,為農業(yè)生產賦能,為集體經(jīng)濟聚力,為鄉(xiāng)村振興蓄勁。
(作者系中共汨羅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