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媽媽范達春,是閩西根據(jù)地創(chuàng)始人之一張鼎丞的母親。
為了革命,為了中國的解放,范達春一家5位親人先后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范達春二兒子范炳元(原名張福義)于1928年冬不幸被捕,被關押在永定監(jiān)獄。范達春聞訊后,托人送去口信,叮囑兒子“要堅決,要做硬漢子,不怕犧牲”。范炳元在監(jiān)獄受盡折磨,始終堅貞不屈,于1929年春英勇就義。敵人把他的頭顱割下來示眾。范達春忍著巨大的悲痛,挑著籮筐去收尸,回到家用針線一針一線地把頭顱和身體縫起來,并挖坑埋下兒子的忠骨。范達春還鼓勵張鼎丞:“鼎丞,你弟弟被反革命害死了,你要替他報仇呀!你要努力革命呀!”1930年,她的四兒子張福智被調(diào)到外省工作,沒想到又在反動派統(tǒng)治區(qū)里犧牲了。接連的打擊并沒有動搖范達春支持張鼎丞干革命的信念。
1934年12月范達春跟著兒子張鼎丞上山打游擊,協(xié)助交通機關做好工作。1935年,在部隊一次轉(zhuǎn)移時范達春的丈夫張來洪遇害。范達春又一次忍著巨大的悲痛,親自安葬丈夫后,一路討飯,20多天走了幾百里路,回到永定,找到了游擊隊。她的侄女張錦輝在一次宣傳活動中被捕,犧牲時年僅15歲。接連幾個親人為革命捐軀,更堅定了范達春的革命決心。范達春參加革命后,長期擔任中共永定縣委交通員,當時環(huán)境異常艱苦、險惡。1936年夏,她在執(zhí)行任務時,在途中被捕。叛徒供出她是張鼎丞的母親,國民黨反動派如獲至寶,威脅利誘、軟硬兼施,逼她勸兒子“投誠”。她大義凜然,回拒敵人:“大家都說我兒子是好人,只有你們說他是‘匪首’;你們是壞人,向壞人投誠,這是萬萬辦不到的。你們殺了我這個老婆子,也不要想得到什么好處!”反動派惱羞成怒,對范達春施以酷刑,然后將她投入監(jiān)獄,直到閩西實現(xiàn)國共合作后,才被釋放。范達春出獄時,遍體鱗傷,回到西湖寨老家不久,病情日益惡化,親人們要派人通知張鼎丞,可遭到她的阻攔,她說:“鼎丞革命工作要緊,不要叫他回來,病稍好我就去鼎丞那里看看?!?/p>
1938年初,革命老媽媽范達春與世長辭。她臨終前交代張鼎丞兄弟輩說:“要鼎丞安心工作,盡忠革命。鼎丞是忠臣孝子,不要悲傷?!边@是一個革命母親的崇高形象。1940年在延安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時,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主席林伯渠曾撰文贊頌張鼎丞的母親范達春是跟高爾基名著《母親》中的尼洛夫娜一樣偉大的革命母親。母親為革命無私的大愛和勇敢舉動,鼓舞張鼎丞一生堅持革命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