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玲
摘要:小學美術學科是有效滲透德育的重要途徑和渠道,小學美術教學內容與小學德育目標的有機結合,可以進一步實現(xiàn)美術學科的德育價值和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下建德育人的教育目標。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挖掘美術學科中的德育資源,并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落實德育,為小學美術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讓德育之花綻放在小學美術的土壤上。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教學;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素質教育要求在教育實踐中以德育為先,把育德放在育人的首要地位,著力探究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科學方法,使得學生不僅能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受到道德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德育的落實除了可以依托專門的課程外,還可以利用其他學科的教學,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指導。小學美術課程中不僅有德育的機會,還有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培養(yǎng)的資源,為美術德育的開展提供諸多有利條件[1]。對此,小學美術教師應該用心澆灌德育花朵,拓展美術教育的綜合效能,助推美術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
一、小學德育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抓好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yǎng)能夠給學生中學與大學的道德素質發(fā)展夯實基礎和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所以小學時期的德育具備打基礎與做鋪墊的作用與優(yōu)勢。小學生可塑性強,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很強,所以在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方面也常常有比較理想的效果[2]。小學時期,教師應該以立德樹人和全面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堅持以德育為先,深入探究小學德育落實的科學方法,除了抓好專門的道德教育課堂外,還需要在其他學科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德育的機會和資源,塑造學生正確的思想以及道德行為,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措施
(一)依托美術課堂營造德育育人氛圍
優(yōu)良的環(huán)境氛圍是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教師應該營造充滿關愛的美術課堂,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點,以公平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關心和幫助,用真誠打動學生,構建優(yōu)良師生關系[3]。
課堂氛圍能夠決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美術教師需要營造活躍、民主的美術課堂,注意對學生情緒方面的調節(jié)??梢岳糜螒蜻@種學生喜愛的方式引導其展開繪畫創(chuàng)作,要求學生根據(jù)自身興趣完成繪畫作品,教師在適當?shù)臅r機給予學生指導,為其心靈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huán)境。同時,美術教師還需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優(yōu)勢,使學生體會集體的力量,處于愉悅的氛圍內學習,其學習也能事半功倍。在美術課堂中,教師不但是課堂的組織者,還是課堂的調控者,教師的言行也會對學生情緒造成影響,所以為了激發(fā)學生積極情感,還需要教師通過情緒的帶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就會用平和的心理和積極的態(tài)度展開美術學習,將教師指導和美術鑒賞相互融合,不斷提高學習效率。打造優(yōu)良的氛圍,為學生美育、德育并舉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
比如,在學習親情的相關內容時,筆者讓學生回憶現(xiàn)實生活中是否有見過小動物之間表達情感的場景,考慮到很多小學生可能并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筆者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了一些圖片,像是小貓之間的愛護、小猴子母子之間的互相愛撫等,讓學生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了解這些動物之間的深厚情感;接著,筆者詢問學生,看到小動物母子、父子之間的互動,是否可以回憶起自己的父親、母親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如何愛護自己的?學生自然可以將父母的關愛一一道來,于是,借此機會,筆者展開了感恩教育,即給學生展現(xiàn)了一些父子、母子之間相互愛護的圖片,這些圖片在構圖上、取景上都非常賞心悅目。因此,筆者讓學生認真地觀察不同圖片呈現(xiàn)出來的美感以及傳達的情感,與此同時,讓學生對比動物和人類之間的照片,讓學生明白,雖然物種不同,但這樣的情感都是相同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無私的,而且是非常值得感恩的。
再例如,在教學中,還可以給學生呈現(xiàn)羅中立先生的畫作《父親》,作者在作畫的過程中,將對父親的感情都傾注于此,因此學生在欣賞時,可以看清楚“父親黝黑的臉上布滿皺紋,長滿老繭的雙手捧著一個粗瓷大碗,他是一位勤勞的農民,有著慈祥的面容”,當學生看出作者描述的內容之后,再告訴學生,這是作者對父親的思念與感激,借此再融入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以及對生活中幫助過自己的人的感恩之心,這樣學生在生活中就能欣賞身邊出現(xiàn)的人或事,從而促進學生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呈現(xiàn)不同的欣賞畫作,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能更能欣賞比較有沖擊力、有對比性的藝術品,那么教師就可以尋找與之相匹配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欣賞;且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講解,要確保學生能對要欣賞的藝術作品呈現(xiàn)出來的美感有更全面的認知,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培養(yǎng),當然,應促使學生對畫作傳達的情感感同身受,以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三)依托美術實踐強化德育
實踐是學習的一種反應與映射,實踐活動是落實美術教育目標的內在要求,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達成美術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實踐教學的綜合功能,讓學生在發(fā)展藝術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趣味多樣的美術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藝術學習效果,同時還需要在實踐中滲透德育,幫助學生完善美術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之余,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戶外,去到公園讓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花朵,然后一邊欣賞一邊分析顏色、造型,歸納其特征等,為學生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打下基礎。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教師除了要教導學生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不斷豐富創(chuàng)作靈感,還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良好習慣,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留心點點滴滴,善于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
結束語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全方位地滲透德育,要充分借助美術學科的不同課型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在情感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德育滲透,又要努力將美育融入學科學習當中,努力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任佳.小學美術教育與德育教育的相互融合[J].當代家庭教育,2020(12):164.
[2]馬燦.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家長,2020(12):145-146.
[3]高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