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比作寶庫,那源遠流長、獨樹一幟的書畫藝術(shù)堪稱寶庫中最耀目的存在之一。薄薄的紙張呈現(xiàn)出的是藝術(shù),承載的是歷史、記憶與文明。
創(chuàng)作中國書畫的必備工具筆、墨、紙、硯,被人們稱為“文房四寶”。筆,特指毛筆;墨,即為色料;紙,正是紙張;硯,乃研磨色料的工具。千百年來,中國歷代的書畫名家們,通過這幾樣物品留下了無數(shù)精品佳作,使得輝煌燦爛的書畫藝術(shù)成為中國文化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金隆電解測量陰陽極板的懸垂度采用9點測量法,選取測量所得差值的最大值即為懸垂度。圖6、圖7例舉了常規(guī)和PC電解用陰陽極板懸垂度波動及比例范圍。以PC陰極板懸垂度為例,范圍在5 mm以內(nèi),占比小于20%,10 mm以內(nèi)為60%,因此出裝槽極距的影響將是金隆電解長期發(fā)展面臨的一大重要考驗。
毛筆的筆頭是用獸毛做的,筆管用竹子等制成,它是傳統(tǒng)的書寫基本工具,后來又慢慢成為繪畫工具。根據(jù)毛筆的軟硬程度,將其分為軟毫、硬毫和兼毫。軟毫主要用山羊毛所制,柔軟圓潤,彈性較差;硬毫則用兔脊毛和黃鼠狼尾毛等制成,有彈性,吸水性較差;軟毫和硬毫雜在一起,不軟不硬、剛?cè)岵木褪羌婧亮恕?/p>
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煙、膠等,分為“松煙墨”和“油煙墨”兩種。以去掉松香的松樹燒出的煙灰作為原料的松煙墨,適合用來書寫;以動物或植物油等取煙制成的油煙墨,多用于繪制中國畫。正是借助了墨這種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材料,我們得以欣賞到中國書畫里那些奇幻而美妙的藝術(shù)意境。
夾具的安裝方式:支撐柱通過6個M12緊固螺釘與安裝板連接;左安裝座與右安裝座分別通過4個M20緊固螺釘與安裝板連接;翻轉(zhuǎn)裝置(左右件)與安裝板通過2個M12螺釘連接;產(chǎn)品(左右件)安裝手掌采用連接板通過8個M8緊固螺釘連接;拉桿上加工了M36的螺紋,與連接板螺紋連接。
東漢蔡倫使用多種原料改進了造紙術(shù),使得紙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得到極大提升?,F(xiàn)在紙的種類更多,用途也不盡相同。宣紙應該是最有名的紙了,它是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特產(chǎn),用青檀皮熬漿制成,屬于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宣紙潔白稠密、質(zhì)地綿韌、不蛀不腐、不易變色,又耐老化、壽命長,所以有“紙壽千年”的美譽。
硯,也稱“硯臺”,古語有云“武士愛劍,人好硯”,證明了其文化價值。研磨墨所需要的硯臺有陶、泥、磚瓦、金屬、漆、瓷、石等材質(zhì),不過最早出現(xiàn)且最常見的還是石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shè)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被稱為“四大名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