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繼榮 翟俊 劉娜 劉協(xié)廣 郭獻輝 王志奇
2020年,滑縣被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列為優(yōu)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建設縣。我國強筋小麥的生產必須兼顧高產和優(yōu)質的目標,因此,在選對品種的基礎上,筆者制定了一套強筋小麥高產優(yōu)質的栽培技術,僅供參考。
一、選用高產優(yōu)質品種
選用國家(?。彾ǖ膹娊钚←溒贩N,如西農20、錦繡21、鄭麥1860、鄭品麥8號、華偉305、中麥578、鄭麥366、鄭麥7698、西農979、豐德存5號等。
二、整地及土壤藥劑處理
深耕28 cm以上,玉米秸稈要細碎,做到掩埋嚴實,讓秸稈與土壤充分混合,耕層做到上虛下實,表土細碎,保證耕層有良好的物理性狀。在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每667 m2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或3%辛硫磷顆粒劑2~3 kg,將其拌細土20~25 kg,在耕地前均勻撒入垡頭,耙入土中。對于全蝕病嚴重的地塊,每667 m2用7%甲基硫菌靈或50%福美雙,或50%多菌靈2~3 kg摻細土撒垡頭耙入土中。
三、澆好底墑水,保證足墑下種
在墑情不足的年份,要及時澆底墑水,以免延誤播種期。土質過黏的地塊,可在小麥播種后、出苗前2~3 d澆蒙頭水,水量不可過大,噴灌均勻。在干旱嚴重年份,如果澆底墑水較晚,與小麥播種期有沖突的,寧可晚播也要澆足底墑水。
四、種子藥劑處理
為確保小麥苗期苗全、苗壯,種子要藥劑包衣或拌種??捎?%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或3%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種衣劑,預防紋枯病、莖基腐病、全蝕病、根腐病等;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甲·克懸浮種衣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病蟲害混發(fā)區(qū)可根據病蟲種類選用以上殺蟲劑和殺菌劑混合拌種,達到“一拌多防”的效果。
五、施好底肥
強筋小麥不可一次性施用底肥,尤其是氮肥,要底肥、追肥相結合,底肥不宜施用過多氮肥。每667 m2用含氮20%以上的氮磷鉀三元復混肥40~50 kg,并增施硫肥3~4 kg和硫酸鋅1.5 kg。
六、提高播種質量
半冬性品種適播期10月7—14日,弱春性品種適播期10月15—25日。適播期內,每667 m2播種量10~15 kg。要求窄行勻播,行距15~18 cm,播深≤
5 cm。選用種子的純度和發(fā)芽率均應不低于國標。
七、冬前管理
(一)酌情澆好越冬水
如果底墑充足,可不澆越冬水;在底墑不足播后又無透雨的情況下,澆越冬水。在12月上中旬,日均氣溫>3℃時澆水較好,水量不可過大。
(二)適時用好除草劑
11月中下旬,小麥3~4葉期,日均氣溫>5℃時防除雜草。闊葉雜草每667 m2用75%苯磺隆1 g或15%噻磺隆10 g;抗性雙子葉雜草每667 m2用5.8%雙氟磺草胺懸浮劑10 mL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60 mL,兌水30 kg噴霧;單子葉雜草每667 m2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30 mL,兌水30 kg噴霧防治。野燕麥、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每667 m2用6.9%精惡唑禾草靈水乳劑60~70 mL或10%精惡唑禾草靈乳油30~40 mL,兌水30 kg噴霧防治。
八、早春管理
(一)及時防治紋枯病、全蝕病,紅蜘蛛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紋枯病開始迅速發(fā)病時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捎没旌纤幬锿瑫r防治紅蜘蛛、蚜蟲等。在有全蝕病的地塊,要在發(fā)病地段順行噴灑藥物,達到早防、早控。
(二)掌握時機,控旺防倒
對抗倒能力較差的品種,要在小麥起身期之前,每667 m2及時噴灑15%多效唑粉劑90~10 g和磷酸二氫鉀80 g,兌水30~40 kg,注意噴灑均勻,拔節(jié)后不能再噴。
(三)慎用除草劑
小麥除草劑一般要在越冬前噴灑,應盡量避免春季使用除草劑。但對于冬前未噴除草劑早春雜草旺盛的地塊可以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補噴藥物。小麥拔節(jié)后不能再施用除草劑。
九、拔節(jié)孕穗期的肥水管理
小麥拔節(jié)孕穗期(滑縣在3月16日至4月15日),肥水管理是強筋小麥高產、優(yōu)質的關鍵技術。此期一定要及時澆水和追施氮肥。對基礎地力較高、底肥充足、冬前和春季麥苗生長正?;蚱柠溙铮谛←湴喂?jié)后7 d(約3月22日)澆水,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先撒肥料后澆水,水量不要過大。對春季麥苗長勢一般或較弱的麥田,在小麥拔節(jié)期,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并澆水,在小麥孕穗期追施
尿素5~8 kg,或進行1次葉面噴施尿素(濃度為
1.5%~2.0%)。
十、小麥生育后期管理
適時適量澆好灌漿水,可在小麥揚花期后7 d澆1次水,水量不可過大,每667 m2澆30 m3即可,不要用噴灌。在抽穗期至灌漿中期噴施磷酸二氫鉀預防早衰,每667 m2用量200 g,兌水40~50 kg葉面噴施。后期蚜蟲、吸漿蟲,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等各種病蟲發(fā)生將呈上升趨勢,要搞好針對性防治。殺菌劑可選用戊唑醇、己唑醇等,殺蟲劑可用吡蟲啉或氯氟氰菊酯,配施葉面肥,適時開展“一噴三防”。在小麥蠟熟末期及時收獲,確保顆粒歸倉。
(責任編輯? ? 劉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