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長春,我家所在的居民樓在3月23日確診一例陽性后被封,4月15日才解封。封控期間由社區(qū)組織團購。我家之前儲備了一些生活物資,直到4月3日才第一次購買蔬菜包。從此我便負責本樓社區(qū)團購數(shù)據(jù)的收集、分析和統(tǒng)計,兼收錢和轉款。我家里只有一臺電腦,三個人搶著網上辦公和上網課用。所以團購數(shù)據(jù)的處理都在手機上進行。有一次雞蛋款和接龍名單我花了一小時也對不上賬,我就想差多少錢算我頭上得了,再糾結這個的話太累了……做這個事情才知道,本樓里老人很多,有的不會接龍,發(fā)私信請我?guī)兔?、有的甚至不會用微信。其中一個老先生給我打電話訂菜,訂菜后還想多聊幾句,能明顯感受到一個獨居老人的傾訴欲。這些弱勢群體的無助在疫情中被無限放大了,希望社會真正的關懷能落實在他們身上。
——李子(讀微信公眾號文章《一個上?!皥F長”的10天》)
作為一個管理人員,確實感覺現(xiàn)在剛畢業(yè)的新人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即使有高學歷,一進公司就想直接在核心業(yè)務崗位,那是很難的。每項工作都有個人價值能被體現(xiàn)的時候,管理層衡量的不僅僅是工作做得如何,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問題。心浮氣躁的心性壓不下來,連小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如何讓人信服你能成為大Project的主心骨呢?職場上有冒尖的人,就也總會有失敗者。拋開純粹的工作能力,中國也是個人情社會,職場上的人情世故也絕非一個“埋頭苦干”這么簡單,PUA是該被抵制,可得先厘清是自己敏感還是真的被PUA了。
——widelia (讀微信公眾號文章《女藝人被PUA后》)
我爸退休后給廠子看大門,有人出言不遜,他就默念這句話:在人上時把別人當人,在人下時把自己當人。每次出大門,我都喜歡和保安大叔微笑打招呼,有時還給他們水果吃。愛是相互的,希望我爸也能被別人溫柔以待。
——梅子(讀微信公眾號號文章《保安也是人》)
我大概是小學五六年級第一次讀海子的詩——《秋日黃昏》。從當時的金釵之年再到如今即將邁入而立之年,對“痛苦與幸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黃昏華美而無上”這句詩的理解和認知,也大有不同,但我并不認為現(xiàn)在的理解和認知更深刻,而是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心境有變,所以感悟不同。說到底,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
——冰若流嵐(讀微信公眾號文章《2022這個春天,特別想念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