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海東(北京市密云區(qū)農業(yè)農村局馮家峪所)
許占勇(北京市密云區(qū)農業(yè)農村局西田各莊所)
疫苗免疫是豬場內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預防豬傳染病發(fā)生的一個重要手段,是提高養(yǎng)殖增收、保證豬群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措施。母豬需要普免豬瘟、豬偽狂犬、豬口蹄疫、豬細小病毒病、豬乙型腦炎、豬圓環(huán)病毒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病的疫苗。中小規(guī)?;蚣彝マr場性質的豬場養(yǎng)殖戶,都不具備專門的防疫隊伍,普遍都是在飼喂及清理消毒圈舍內外環(huán)境同時,兼職完成飼養(yǎng)豬群的免疫預防工作。
然而,給豬接種疫苗是一個非常辛苦且耗時耗力的工作,不仔細研究一下工作方式方法,往往累得夠嗆。例如,給一個養(yǎng)殖規(guī)模在1000頭的豬場進行一次育肥豬豬瘟或者是口蹄疫疫苗免疫,做完第二天基本就干不了其他工作了。
那么,針對這種情況和高強度的勞動,獸醫(yī)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高效省力的完成豬的免疫,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事情。在這里,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做法,為廣大養(yǎng)殖場戶朋友和身處一線的畜牧獸醫(yī)工作人員提供三個簡單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借鑒和參考。
此方法適用于沒有采用自由采食,每天定點喂食的養(yǎng)豬場戶,負責疫苗免疫的工作人員可以借飼養(yǎng)員喂食的時機,給豬進行免疫注射,免疫人員一手拿著注射器,一手拿著記號筆,打完一頭標記一頭,防止遺漏。操作熟練的話,趁豬吃食的時間基本都可以完成免疫工作。
1. 誘食法的優(yōu)點。此方法的前提條件必須是操作熟練的人員,而且利用此方法進行免疫,還可以有效降低免疫時發(fā)生的應激反應。
2.誘食法的缺點。此方法的缺點是,誘食得需要講究“限飼”,限飼時間過長會影響到豬只正常生長,限飼時間太短,誘食效果又不太明顯,具體的限飼時間需要豬場及養(yǎng)殖戶的飼養(yǎng)人員幫助免疫操作人員積極總結,共同完成,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節(jié)點,建議限飼時間為2~3個小時。
擋板法是目前大部分養(yǎng)殖場戶普遍采用的疫苗免疫方法。尤其是針對保育豬和育肥豬做免疫時,兩個人手拿擋板將豬趕至一個比較小的角落,免疫人員一邊免疫一邊做免疫標記。
1.擋板法的優(yōu)點。擋板法操作起來比較靈活方便,無論大小豬都可以使用此方法。
2.擋板法的缺點。由于此方法需要將豬只驅趕到一起,這樣就會出現豬只過于密集出現較大的應激問題。而且,豬只擁擠容易發(fā)生免疫部位不準確或出現飛針的情況,這些情況對實施免疫的人員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比較專業(yè)的人員才能完成。
通過在兩個比較大的養(yǎng)殖場戶之間進行免疫方法對比實驗,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具體情況如表1。
表1 免疫方法對比實驗
定期采樣送樣進行免疫抗體監(jiān)測工作,建立好免疫監(jiān)測臺賬,根據抗體監(jiān)測的結果,掌握抗體水平的高低,隨時進行免疫接種。這樣不會造成免疫麻痹的現象發(fā)生,根據抗體消長情況進行免疫,會得到更好的保護作用。同時也減輕了日常免疫接種工作量大的問題,避免扎堆免疫情況的發(fā)生。
具體的免疫方法應該根據豬場或者養(yǎng)殖場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不是全篇一律。如果條件允許,在人員比較多的情況下就適合采用擋板法(至少需要4人以上同時工作才能完成免疫工作),若定時飼喂執(zhí)行的比較好的養(yǎng)殖場戶,就可以采用誘食法進行免疫工作,這樣產生的應激反應比較小。
無論采取什么方法進行免疫,在免疫過程中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疫苗供應資質。無論做什么疫苗免疫接種,疫苗的采購是一個關鍵。疫苗應來源于正規(guī)的生產廠家,通過GMP認證,產品質量穩(wěn)定,疫苗毒株抗原含量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供應商應提供有效證件,如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批準文號,如果是進口疫苗,還應當提供進口許可證。不能從一些不具備資質的小經營單位采購疫苗,為了一些蠅頭小利,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免疫時間的選取。盡量不要在豬只休息或者炎熱夏季的中午進行免疫工作,這樣會產生很大的應激反應。夏季一般選擇在清晨涼爽的時候進行免疫,冬季寒冷的季節(jié),最好選擇在中午陽光充足、溫度比較適宜的時機進行免疫工作。這樣可以減少冷應激的發(fā)生,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添加抗應激的藥物。疫苗免疫前后的三天內,要在飼料或者飲水中添加一些性價比比較高的抗應激藥物,例如多維電解質、葡萄糖等,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降低免疫帶來的應激反應,另一方面可以給豬只額外補充營養(yǎng),彌補疫苗免疫反應的營養(yǎng)需要。
4.添加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如果在免疫之前做過豬群抗體檢測,檢測抗體水平不理想時,可以在疫苗免疫前額外添加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藥物。比如,扶正解毒散、黃芪多糖、清瘟敗毒散等藥物。幫助提高免疫力,以更好地達到免疫效果,為增收提供保障。
5.禁止添加抗生素藥物??股貢γ庖呦到y(tǒng)有一定的影響,會降低抵抗力,影響抗體水平,干擾免疫效果,導致豬只消化道功能紊亂,引起消化道疾病,從而為預防某些疾病帶來困難。因此在做疫苗免疫前后三天的時間內,禁止使用抗生素藥物。例如,青霉素、鏈霉素、四環(huán)素等。
6.注射疫苗后要注意觀察。免疫后注意觀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個別豬在免疫后可能發(fā)生急性過敏反應,表現為不安、發(fā)抖、口吐白沫、呼吸困難、發(fā)熱、臥地不起等癥狀,此時應立即注射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過敏藥進行緊急搶救。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應至少觀察15至30分鐘。
7.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疫苗同時注射,以免互相干擾影響抗體產生。豬瘟活疫苗、偽狂犬病弱毒苗等病毒活疫苗之間,必須間隔7~10天以上。豬口蹄疫O型滅活苗更不能與豬瘟活疫苗混合注射,要先進行豬瘟免疫,間隔10天左右再進行口蹄疫疫苗接種。
8.免疫后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由于免疫接種后會帶來一定的應激反應,此時做好飼養(yǎng)管理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既要保證足夠的蛋白質、能量和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供給,又不能飼喂發(fā)霉變質的飼料,防止中毒情況發(fā)生,建議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防霉脫霉劑。
9.加強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因疫苗免疫接種不是萬能的,必須要做好消毒、環(huán)境清理、隔離、引種等各項防控措施進行綜合防制,才能確保豬群的健康生長。
免疫接種是預防疾病發(fā)生或減少疾病發(fā)生、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種途徑,并不是包治百病。在日常養(yǎng)殖過程中,我們要摒棄這種防疫治百病錯誤的思想觀念,要牢固樹立科學養(yǎng)殖、科學防控、加強日常飼養(yǎng)管理、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加強環(huán)境治理和消殺、把好引種關等關鍵措施,就一定會保證豬群的健康生長,提高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