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昆
學前教育能量站
在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成熟的當下,自媒體成為傳遞資訊、擴大宣傳的首選途徑。目前,幼兒園也紛紛開設公眾號、視頻號等自媒體平臺,但很多管理者表示教師對這項工作的積極性并不高。對此,我們做了一個匿名網絡調查(超過1400位幼兒教師參與),其中29%的教師認為幼兒園的自媒體工作有點重要或非常重要,85%的教師表示不愿意參與自媒體工作,甚至很多一線教師對此有抱怨、抵觸的情緒。如何激勵教師主動參與新媒體工作,是很多管理者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之一。以下從管理學角度分享些許激發(fā)團隊活力、行動力的思考。
·Z時代的年輕教師
誰是幼兒園新媒體的主要落實者?他們有什么特征?我在管理團隊的過程中,有一個習慣——了解相應崗位、職位和具體工作的人群特征,再思考如何激發(fā)其行動力。在幼兒園,新媒體工作主要由年輕教師承擔,很多甚至是“Z時代人”(即出生于1995 年至 2010 年,成長于數字信息繁榮時代)。根據麥肯錫等咨詢公司的報告,Z時代人群的主要特征是:自我意識強、求真、注重生活?;诨ヂ?lián)網信息爆發(fā)的時代特色,現在的年輕教師很關注自我探索以及自我認同,力圖追求真相和真實,強調“生活不能被工作所吞噬”。相比較于“95前”和“80后”,Z時代的年輕教師更需要被激發(fā)認同下的內驅力且不甘于做被控制的“工具人”。
·園所自媒體管理變革
基于與上千位一線教師的對話,我們發(fā)現幼兒園新媒體繁榮下的群體信心與行動力流失只是其中一個表現,幼兒園教科研工作中同樣存在類似問題。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幼兒園的管理跟不上新時代的需求。因此,幼兒園管理也需要基于時代變遷有所變革。以下有幾個簡單建議:
第一,管理者需要讓下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頭部管理者(例如總園長)需要制定園所的階段發(fā)展目標與規(guī)劃,腰部管理者(例如幼兒園中層)需要協(xié)調并整合資源、建立并培訓團隊以實現目標,腿部人員(一線帶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落實任務并執(zhí)行。根據很多一線教師的反饋,他們需要不斷去揣摩領導的心思,甚至需要幫助領導把思路理清楚,所以工作起來缺乏方向感,也沒有內驅力。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園所的頭部與腰部管理并沒有建立清晰的頂層設計并與一線教師達成共識。例如在公眾號工作方面,管理需要厘清的問題有:幼兒園的公眾號運營對內與對外的意義與價值分別是什么?它會對幼兒園以及每位教師產生怎么樣的影響?基于這樣的思考,幼兒園的年度、季度、月度的公眾號文章如何去規(guī)劃和落實?管理者做出合格決策,是讓下屬明白甚至認同要做什么、為什么以及達到怎樣的目標。如果幼兒園新媒體真的很重要,那么從管理與決策層面都得重視,這樣才能在落實和效果層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讓喜歡且擅長的人做新媒體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用人之所長而非批判其短處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思維方式。在有些幼兒園,全園絕大多數教師需要輪流做“通訊員”,我認為這并不是明智的決定。公眾號需要有一定的文字撰寫、視覺設計或者視頻創(chuàng)意剪輯基礎,讓一些不擅長的人卷入進來,看著自己的作品一次次被推翻,對個人來說是一種內耗,對幼兒園來說會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與工作效率的低下。在高效能團隊中,管理層力所能及地了解員工和成員的優(yōu)勢,再通過溝通與協(xié)商建立不同的項目小組做協(xié)作,大家各自發(fā)揮所長又彼此信任依賴,工作效率高且團隊氛圍好。因此,我們建議園所鼓勵喜歡且擅長的教師組成新媒體小組,由他們與中層管理者一起制定具體的落實事宜,比如每位教師每周或者在重要活動中需要留存哪些關鍵信息,其數量和質量的基本線是什么等,最后由新媒體小組的成員負責文案編輯、圖片篩選與制作、推文或視頻的排版。這樣一來,其他教師能釋放出勞動力去做擅長的工作,幼兒園整體的效率也得以提升。
第三,讓個體與集體價值共生?;谇拔乃岬男旅襟w項目組形式的工作落實,為了提升效率,我們還需要關注一個重點:責任、權力和利益的匹配。為什么很多一線工作者不愿意多干?是真的懶嗎?未必。當下,大多數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更需要滿足的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激勵得當、方向恰當,很多人是愿意為團隊貢獻價值的。那為什么在幼兒園就不一定呢?因為一些管理者會將權力、利益留下,把責任分出去;也有些管理者認為責任和權力以及利益都應該留在自己手上,根本不做分配。所以,很多教師會認為“這是園長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因為“我做了沒功勞也沒苦勞,還沒話語權”。長此以往,團隊人員的積極性和行動力自然下降。園所新媒體小組多了一份責任,他們也應該在這個工作層面有更多話語權和權力,并得到相應的回報,例如更高階的文字撰寫、視覺設計、視頻剪輯的培訓機會,辛苦付出能被園所看見、關注與表揚,乃至績效層面的獎勵,等等。
·守住幼兒園新媒體工作的初心
以上所言皆為術、法層面,有效且可復制。但最后,我想談一談幼兒園新媒體工作的“道”。
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自媒體對每個人乃至行業(yè)都有重要的作用。幼兒園自媒體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應該是與外界分享以兒童為本的園所專業(yè)實踐、理論觀點,以及園所的重要通知和大型活動,最終讓家長乃至社會聽到兒童的聲音、看到兒童的力量(學習與發(fā)展),并逐漸形成對教師這一專業(yè)形象的認識。
如果幼兒園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其實不需要“打腫臉充胖子”—— 什么都想要。為了樹立更好的幼兒園形象,我們應該把重心放在兒童身上、放在日常的保育教育質量提升以及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層面。
一個幼兒園的好口碑,一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尊嚴,一定不是靠花哨、高點擊率的推文去實現的,而是依靠每一個教室里發(fā)生的尊重兒童、看見兒童、支持兒童的思想與實踐,讓不同的利益相關人看到我們對兒童的愛心、耐心和專業(yè)性之后,傳播扎實、真實的專業(yè)口碑得以實現的。幼兒園內部的教育與研究實踐,是里子;幼兒園外部的宣傳與名譽,是面子。里子是本質,面子是順其自然的錦上添花。
在這個“短平快”的時代,人人都在追趕“潮流”,一不小心就會忽視“出發(fā)的初心”。我們希望,幼兒園的自媒體工作不要本末倒置,不要盲目跟風攀比和無效內卷。幼兒園的宣傳工作,應該離真實的兒童和幸福的教師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