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唐雄,湖北赤壁人,198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逾200篇作品入選各種文集或獲獎、轉(zhuǎn)載;策劃、主編、編著作品十二部。著有散文集《戀上海南》?,F(xiàn)為海南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谑凶骷覅f(xié)會、海南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
愛花是人的特性。古往今來,詠花的詩句數(shù)以萬計,我卻獨愛清朝屈大均的“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天南樹樹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憐!”
攀枝花是木棉花的別名,又叫英雄花。
喜愛木棉花,是因為我曾在木棉綻放的南疆戍邊。木棉樹形高大,壯碩的軀干猶如壯士頂天立地的風骨,硝煙熏陶的花瓣顏色紅得像英雄的鮮血,象征著英雄的英勇與悲壯。
南疆木棉花
花期只有15天的木棉花,由于地域與氣候的關(guān)系,開花的時間各不相同,一般來說,是在2~4月份。
每年2月底到3月上旬,麻栗坡縣的天保、八布、楊萬,木棉花競相開放,朵朵紅火的木棉花迎風綻放,五片花瓣呈強勁曲線圍繞著綿密的黃色花蕊,收束于緊實的花托。春風拂過,繁花似在枝梢雀躍的火苗,讓人感受到一份歡快與熱情,沸騰在胸中的熱血,開出春的詩意。
1988年春節(jié)過后,駐地坪寨總機班值完夜班的女兵們發(fā)現(xiàn),機房旁一朵朵拳頭般大小的木棉花,迎著陽春自樹頂端向下蔓延,先是一兩朵、三兩朵,慢慢地所有的花苞都綻放開來。幾天的工夫,飯碗大的花朵就占滿了枝枝丫丫,原來褐色的樹椏都染上了橙紅色,極像錯落有致的一團團火苗在燃燒,又好似初升的太陽,令人嘆為觀止。
愛美的女兵們歡呼雀躍,把這一喜訊傳遞給了戍邊的衛(wèi)士。我到軍人服務(wù)社買香煙,小女兵葛建文遞給我一包試制“紅河”時感嘆地說:“木棉花艷麗迷人,扎根一方熱土,像戰(zhàn)士一樣堅守崗位和職責,真不愧是英雄花!”接著,她一臉向往地說:“要是有機會上老山或八里河?xùn)|山目睹木棉花開的盛況,我做夢都會笑醒。”
沒承想,女兵們的愿望卻被我實現(xiàn)了。
3月2日的元宵節(jié)早餐時,師政治部主任劉道湘對我說:“準備一下,一會兒跟我去八里河?xùn)|山‘上甘嶺’同戰(zhàn)士們一起過節(jié)?!?/p>
聽到這個消息,我樂得一蹦三尺高。戍邊三個年頭,終于可以隨首長到八十年代的“上甘嶺”看木棉花開,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八十年代的“上甘嶺”,是與老山對峙而立的八里河?xùn)|山之1175.4陣地,由我?guī)?團駐守。這里山高坡陡,地勢險要,是船頭地區(qū)的重要門戶。兩山之間,是一條深遂而蜿蜒的河谷,一條公路從河谷中穿過。當年,我國大批援外物資就是從這條公路流水般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境外的清水縣?!吧细蕩X”上最困難和最珍貴的就是水,堪稱“吃水貴如油”。山上沒有水源,一切生活用水無法得到保障。要保障山上的生活必需,得由一支人數(shù)可觀的隊伍負責。當年,我們駐守在這里的戰(zhàn)士們每天清晨從由樹枝和雨布搭成的窩棚中鉆出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排著隊到值班員那里領(lǐng)半口缸水。這少得可憐的半口缸水,不是給大家洗臉漱口的,而是每個人全天的生活飲用水。而且,還不能保證每天都有半口缸水。有時發(fā)生意外情況,物資不能及時運送上去,也許兩三天才能分到一次。為了保證用水,駐守的戰(zhàn)士們只得走幾公里的路程去附近的水源地背水,然后再攀上1045級臺階去主峰。到了主峰前的三號陣地,還得再向下走2500米,單程背水行程大約為9公里。
站在盤龍江東北岸“上甘嶺”主峰,透過望遠鏡凝視盤龍江階梯電站、天??诎?,只見云霧纏繞著莽莽青山,層林就像浸透血染的風采。在老山與八里河?xùn)|山之間的峽谷里,漫山遍野的火紅木棉花與青山綠水相映,形成綿延數(shù)十里的花道,蔚為壯觀,猶如與山河同在的不滅忠魂。
多年以后,專程拜訪英雄老山的游客在八里河?xùn)|山腳下遠眺老山,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從南往下似戰(zhàn)士堅毅的“臉龐”;山崖上幾株伸展枝丫的小樹如戰(zhàn)士濃濃的“睫毛”;“下頜”處略高的部位就像“鋼盔”的帶扣;“下頜”與高地間的山谷,宛若戰(zhàn)士的“頸部”;往南走的高地主峰,就是戰(zhàn)士的“前胸”;突兀的山勢,正如掛在戰(zhàn)士胸前的彈匣和雙手緊握的鋼槍;再往下,即是“腰身”;而背后橫亙蒼穹的遼闊山脈,就像一位依偎著的頭戴鋼盔戰(zhàn)士的美麗姑娘,一頭秀發(fā)拂過鋼槍,享受著和平的陽光晨曦……而吐蕊盛放的木棉花,恰似麻栗坡陵園959名烈士用青春和鮮血染紅的國旗和軍旗。
昌江木棉紅
再次見到木棉紅,是在2022年農(nóng)歷元宵節(jié)前一天的2月14日,參加由海南省作家協(xié)會、中共昌江黎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主辦,《天涯》雜志社承辦的“春暖花開 昌江木棉紅”大型主題采訪活動。
相隔一天就是元宵節(jié),這與我當年在南疆首次目睹木棉花開的時間點極為巧合。
我在2019年8月底,采訪過深入昌江脫貧攻堅第一線的退役軍人。供職于霸王嶺林業(yè)局森林公安局的梁宜舉接待我時,熱情相邀春節(jié)后到霸王嶺觀賞木棉。可惜,因疫情未能成行。
昌江觀賞木棉紅的景點很多,霸王嶺一帶的七叉鎮(zhèn)寶山、紅尼下村及叉河鎮(zhèn)排岸村、王下鄉(xiāng)的黎花里尤為著名,每年都吸引著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人和攝影愛好者。
霸王嶺腳下的寶山村,以野生紅木棉風景馳名全國,其“梯田木棉”是昌江木棉花的精華。梯田,被譽為“大地的指紋”。
從寶山停車場上山,兩邊的木棉花開得轟轟烈烈,紅紅火火,碩大的花朵仿佛在枝頭跳躍,沿途還可以看到帶小孩觀賞木棉花的游客。從觀景臺往下看,獨特的木棉花與青山綠野、碧水藍天相互映襯,碧綠的寶山梯田和紅艷的木棉花水乳交融,“山中有村,村中有景,景中有花”,風情萬種,旖旎迷人。大合影后,韓芍夷、林虹、陳轉(zhuǎn)玉與古莉、楊道、施虹羽幾位美女,以山下浩瀚花海為背景,輪番擺出各種姿勢拍照。下山經(jīng)過水池旁一棵蒼勁沖天的木棉樹,施虹羽左手翻轉(zhuǎn)向上,一副大義凜然、俠骨擎天的模樣;楊道則小鳥伊人般左手搭在古莉的左肩,依偎在一起,令人憐惜心疼。
紅尼下村昌化江畔木棉紅觀景點,是一處臨江的獨特景致。停車場的一塊巨石上,刻著“昌化江畔木棉紅”幾個大字。文友黃安雄擔任昌江黎族自治縣文聯(lián)主席期間,多次邀我到昌江觀賞木棉花。他告訴我,“昌化江畔木棉紅”已成為昌江的一張旅游名片,他是活動最早的倡議者和組織者之一。他還介紹說,木棉全身是寶,根、莖提取物可用做收斂劑、鎮(zhèn)痛劑等,汁液可用以治療痢疾,根皮、莖皮和刺磨成粉制成藥膏可用來治療粉刺。每逢木棉花開,村里有不少老人、小孩見有花墜落便拾起曬干,用來泡茶、煲湯、入藥。
停車場下面,是昌江縣委縣政府為挖掘本土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創(chuàng)意旅游產(chǎn)品建立的游船碼頭。拍攝對岸一片紅火的木棉花時,忽然發(fā)現(xiàn)腳下河畔一艘較大的游船正緩緩駛向碼頭,看到“江水如碧鏡,人在畫中游”“一江綠水繞,兩岸木棉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美景,我立刻按下快門。據(jù)黃安雄介紹,為全力打造“山海黎鄉(xiāng)·純美昌江”旅游品牌,政府號召紅尼下村民在昌化江兩岸合適的位置種植木棉樹,使江邊木棉花景觀更為壯美。每逢木棉花期,這里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賞花活動。
叉河鎮(zhèn)排岸村觀景點,特色是“火車木棉紅”。
排岸村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建有1.6公里木棉紅景觀道路、大型停車場、文化廣場、民族文化館、游客服務(wù)中心等旅游設(shè)施,以及以“企業(yè)+農(nóng)民”方式運營的全縣首家星級民宿。
排岸村的稻田里,生長著許多高大挺拔的木棉樹,紅透了的木棉花瓣,飄落在栽下禾苗的稻田里。藍天碧水、花紅嫩綠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色彩斑斕的田園風光,猶如大自然天賜的調(diào)色板,別有一番風情。美女古莉、楊道、施虹羽、林虹見狀,立即沿著窄小的田埂奔進草叢擺拍或自拍,留下美麗的倩影。海南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天涯》雜志社社長梅國云,專職副主席、秘書長王姹,副主席劉復(fù)生、胡彬、張浩文,省作協(xié)原副主席崽崽等,童心大發(fā),湊近木棉花“咔嚓咔嚓”拍個不停。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未能到達鐵路偶遇火車,觀賞“火車木棉紅”景色,只得留下遺憾,期待來年彌補。
歲月從未遠去,總有一段時光、一幕場景、一段回首讓人無悔。明天的希冀和憧憬,構(gòu)成五彩繽紛、紛繁復(fù)雜的人生畫卷。事隔34年觀賞英雄花,感慨萬千。昌江因木棉花聞名瓊島,游人和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每個觀景點的道路兩旁,都有出售各種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的統(tǒng)一木制售貨車。黎族百姓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進程中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引來金鳳凰,走上了富裕之路。而南疆英雄花,則堅守信念與忠誠,銘刻犧牲與奉獻,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