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閭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景中寓理的哲理詩,是詩人早春時節(jié)寫給張籍的。因為張籍任水部員外郎,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水部張十八員外”。
前兩句,講詩人深刻的感受與獨到的發(fā)現(xiàn),進而孕育出審美意識與詩性情懷?;食墙值溃ā疤旖帧保┥?,飄灑著潤澤如酥的纖纖細雨,透過雨絲,遠遠望著早春草色,滿眼一片青痕翠意。朦朦朧朧,淡雅無比,心頭頓時產(chǎn)生欣欣然的快感。可是,當你一步步走近了,倒反而看不出來了。這種生活體驗,人們都會有;但又有幾人能夠以傳神的妙筆寫得出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表現(xiàn)力,令人嘆服。
“草色遙看近卻無”,這一千秋雋句,堪稱全詩的眼目與靈魂;而第三句則為全詩的鎖鑰,起到承前啟后作用,既是對前兩句的概括,又引領出最后一句結論:初春草色與那滿城“楊柳堆煙”的景象比較起來,不知要勝過多少倍。
詩中有情,有景;有形象,有議論;明麗雋美,清新喜人。尤其是在審美方面,整首詩富有哲思理趣,耐人尋味。
首先,是遠與近的關系?!安萆b看近卻無”,說明審美需要一定的距離。這使人聯(lián)想到英國首相丘吉爾。他有一次遇到好萊塢一號女星費雯麗,不禁被她迷人的美貌所吸引,出神地看她。此時,有人提示:與費雯麗更靠近一些。他卻說:我在欣賞上帝的藝術品,需要保持距離??磥恚鸺獱柌粌H是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審美方面同樣是行家里手。
其次,是虛與實的關系。草色之美,有個設色的背景,就是那落在天街上的如煙如霧的纖纖細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所謂“虛中鑒美,空處傳神”,更增添了一層朦朧美、模糊美、意境美。
第三,是整體與個體的關系。走近了,固然可以更清晰地看清一棵棵草的形態(tài),但個體卻是微弱而渺小的,顯得枯黃暗淡;而當它們聚在一起,就匯成了盈盈綠意。這也符合審美直覺的原理。所謂審美直覺,除了對美的形態(tài)的直接感知,還有重要的一條,是對審美對象從全局整體上而不是支離破碎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