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欽(13歲)
最近,我突然發(fā)現(xiàn)小區(qū)旁邊的免費籃球場多了好幾個同學的身影。一問才知道,“雙減”政策之后,因為周末沒有培訓班可上,所以過來打籃球。他們開心地對我說:“真好??!以后每個周末都可以來這兒打籃球了!”我哈哈大笑:“你們太可憐了!我早就每個周末打籃球了!”
他們異口同聲地問:“難道你以前不上培訓班嗎?”
我得意地說:“是的,有人10年前就開始為我減負了!”
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從來沒上過培訓班。我身邊的同學、朋友,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報興趣班、幼小銜接班,讀小學后更是報了一堆培訓班,整天忙著學這學那。只有我自由自在地度過了幼兒園和小學時光?,F(xiàn)在讀初中,周末依然可以想打球就打球,怡然自得。這一切,都是媽媽的功勞!
小時候,我也問過媽媽,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要去上興趣班,只有我不去。媽媽笑著說:“因為你們的童年不一樣!你的童年是屬于大自然和書籍的!我必須捍衛(wèi)你的寶貴童年!”
我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周末,爸爸媽媽不是帶著我和弟弟去旅游、接觸大自然,就是泡在圖書館里。我幼兒園畢業(yè)時,已經(jīng)去過50座城市、100個公園,讀了1000多本繪本。
上小學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有證書和獎狀,唯獨自己沒有。我感到很奇怪,回家問媽媽。媽媽告訴我:“那些證書、獎狀是你的同學參加培訓班獲得的認可。他們付出努力,理應(yīng)得到收獲。沒有這些證書、獎狀,并不代表你不如他們優(yōu)秀。你跟著爸爸媽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也會有收獲,只是這個收獲沒有那么快表現(xiàn)出來。不要著急,人生是個漫長的旅途,咱們慢慢來!”
那時候,我剛上小學一年級,沒太聽懂媽媽話里的意思,但是她自信的表情、堅定的眼神都讓我不再感到不安、失落,毫無心理負擔地開始快樂的小學生活。老實說,上過培訓班的同學一開始確實比我學得快,而且上學之前就會寫字了。我雖然識字,但是媽媽不讓我提早學習寫字。所以,我不僅寫得比同學們慢,還歪歪扭扭。不過,我特別喜歡上課,覺得老師講的知識很好玩、很新奇。媽媽后來解釋說,她不讓我提前上培訓班,就是為了保護我的求知欲。
我很少得到主科老師的表揚,不過語文老師比較喜歡我寫的作文,夸我的文章不是模仿范文寫的,有自己的想法。體育老師也非常喜歡我,老夸我體能好、體質(zhì)棒,還經(jīng)常讓我給同學們示范動作。我跑步比同年級的高個子、大塊頭都快,還參加過區(qū)里比賽。我籃球也打得很棒,同學們都羨慕我。我和同學們相處融洽、人緣很好,本班和隔壁班都有我的朋友。班主任夸我熱愛集體、熱愛勞動……
我把這些告訴媽媽時,她神秘地一笑:“你看,你的‘收獲’來了?。”3知毩⑺枷?、強健體質(zhì)、健全人格是我對你的最大期望!媽媽真為你高興!”
我聽其他同學說,他們媽媽的最大期望是“考年級第一”“考市重點”“考區(qū)重點”。我媽的要求是不是太低了?。炕蛟S你們會以為我媽是個對自己要求低、沒什么文化的家庭婦女吧?其實不然!
我媽是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碩士,天天堅持寫作,已經(jīng)出版《書香潤童年》《陪伴的力量》《童年可以如此美好》等好幾本書了。通過這些書名,我似乎慢慢理解了媽媽對我和弟弟與眾不同的愛!她是要用書香與陪伴,給予我們美好的童年!
感謝不隨波逐流的媽媽,感謝這個10年前就開始為我減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