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穎 柯小麗 徐耀華 程曉荷 邱 宇
北京市普仁醫(yī)院消化內科,北京 100062
結腸鏡檢查是當前臨床公認的結直腸疾病診斷金標準,對提升結直腸疾病早期診斷準確性、結直腸病變切除完整性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2]。而在結腸鏡檢查過程中,完善有效的腸道準備工作對保證結腸鏡檢查順利實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證實,結腸鏡檢查時腸道準備工作較差的情況下,將對結腸鏡檢查結果、檢查時間造成不利影響,導致患者心理壓力與經(jīng)濟壓力[3-4]。西甲硅油作為液態(tài)二甲硅油混合物,既能用于胃腸道疾病治療過程中,也能用于結腸鏡檢查工作中,對減少結腸鏡檢查準備工作中腸腔氣泡殘留、減少檢查沖洗時間、提高微小病變檢出率均有積極作用[5]。隨著西甲硅油在結腸鏡檢查準備工作中的廣泛使用,當前臨床針對結腸鏡檢查工作中西甲硅油最佳服用時間的討論亦逐漸增多?;诖?,本研究將針對結腸鏡檢查前不同時間點服用西甲硅油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
選擇2020年1月至6月在北京市普仁醫(yī)院接受結腸鏡檢查患者200 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入院時間先后分為A 組(n=70)、B 組(n=65)和C 組(n=65)。A組中,男42 例,女28 例;年齡35~72 歲,平均(48.26±9.33)歲;平均體重(67.26±8.51)kg。B 組中,男35 例,女30 例;年齡35~70 歲,平均(48.51±9.16)歲;平均體重(69.02±8.55)kg。C 組中,男36 例,女29 例;年齡35~72 歲,平均(48.06±9.87)歲;平均體重(68.36±8.92)kg。本研究已經(jīng)過北京市普仁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三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無結腸鏡檢查禁忌證,無明顯臨床癥狀;②患者均無過往結直腸手術史、腸梗阻病史以及腹部手術史;③患者及其家屬知曉本研究,簽訂同意證明。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使用的腸道準備藥物存在過敏反應患者;②基于便秘或其他原因,需添加其他準備藥物患者;③伴有精神系統(tǒng)疾病、凝血功能異?;颊?。
依據(jù)《中國消化內鏡診療相關腸道準備指南(2019)》,使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福凈清,Beaufour Ipsen Industrie,產品批號:U00471)完成三組患者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工作[6]。三組患者結腸鏡檢查前3 d 流質飲食,檢查前1 d 20∶00 禁食,檢查當天禁食禁水。檢查前6 h,將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3 袋+3000 ml 水予以三組患者口服,2 h 內服完。A 組:結腸鏡檢查前2 h 服用西甲硅油(德國柏林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批號:93052A)30 ml。B 組:檢查前1 h 服用西甲硅油30 ml。C 組:檢查前0.5 h 服用西甲硅油30 ml。
①腸道清潔程度:使用波士頓腸道準備評分標準(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7]對三組患者腸道清潔程度進行評價。依據(jù)患者腸黏膜是否殘留糞渣、殘留量、腸黏膜可見程度評分,評價范圍包括左側結腸、右側結腸、橫結腸,評分范圍0~9 分,得分越高即腸道清潔程度越優(yōu)。②腸道息肉檢出率:三組患者均由兩位結腸鏡檢查醫(yī)師(執(zhí)業(yè)時間≥5年)檢查,分為>0.5 cm 息肉、≤0.5 cm 息肉兩種。③腸道氣泡情況:依據(jù)內鏡檢查時腸黏膜可見程度對腸道氣泡情況進行評價[8]。依據(jù)患者腸腔內氣泡殘留、圖像結果清晰程度分級,評價范圍包括左側結腸、右側結腸、橫結腸,評分范圍0~9 分,得分越高即腸道氣泡殘留越少。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多組間整體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 方法校正,檢驗水準α=原α 水平/比較次數(shù),即0.05/3=0.017。
A 組的腸道清潔程度評分為(7.82±1.09)分,B 組的腸道清潔程度評分為(7.92±1.12)分,C 組的腸道清潔程度評分為(8.01±1.14)分。三組患者腸道清潔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490,P=0.614)。
三組患者腸道>0.5 cm 息肉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 組患者的腸道≤0.5 cm 息肉檢出率高于A 組、C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7);三組患者腸道息肉總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三組患者腸道息肉檢出率的比較[n(%)]
A 組的腸道氣泡評分為(7.51±0.92)分,B 組的腸道氣泡評分為(8.02±0.54)分,C 組的腸道氣泡評分為(7.55±0.88)分。三組患者的腸道氣泡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8.261,P<0.001),B 組的腸道氣泡評分高于A 組、C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B組與A組比較=3.890,PB組與A組比較<0.001。tB組與C組比較=3.670,PB組與C組比較<0.001)。A 組、C 組腸道氣泡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58,P=0.399)。
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工作的優(yōu)秀與否,與腸鏡檢查結果的漏診率、誤診率存在直接關系[9]。尤其是腸道準備工作中受檢者的腸道氣泡留存情況,雖然該項指標并未納入腸道準備評分的考核范圍內,但臨床實踐過程中絕不能忽視腸道氣泡造成的影響。在腸道準備工作中,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的作用在于發(fā)揮腸道灌洗劑清潔腸道的功效,并不具備祛泡功能[10-11]。西甲硅油作為一種物理性祛泡劑,其在腸道準備工作中的應用能有效祛除腸道內留存的氣泡,對提升內鏡視野清晰程度、縮短內鏡檢查時間、提升內鏡檢查質量均有重要意義[12]。因此西甲硅油與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的聯(lián)合使用不斷推廣,已經(jīng)成為各項內鏡檢查準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對提升內鏡檢查圖像質量、提升診斷結果檢出率均發(fā)揮了積極作用[13]。但隨著臨床實踐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推廣,有關西甲硅油使用劑量和服用時間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本研究中三組結腸鏡受檢者均予以30 ml 西甲硅油口服,重點針對患者西甲硅油服用時間的差異影響進行討論研究。
西甲硅油作為二甲硅油與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其以聚二甲基硅氧烷成分為主要藥理學活性內容。而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種具有穩(wěn)定性的表面活性劑,應用于人體消化道系統(tǒng)時能改變黏液內氣泡表面張力,以此達到分解氣泡的效果。分解后的氣泡形成氣體,會被人體腸壁組織吸收后經(jīng)由腸蠕動排出體外。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解氣泡功能屬于純粹的物理功能,分解過程中不會與其他因子、組織產生化學反應,再加上聚二甲基硅氧烷本身屬于藥理學+生理學的雙重惰性物質,因此即便進入人體后也不會被吸收,只會經(jīng)過胃腸系統(tǒng)運轉以原型排出體外。所以西甲硅油在結腸鏡檢查前患者腸道準備工作中不僅能祛除氣泡,還具有安全性高的優(yōu)點。根據(jù)研究結果顯示:西甲硅油在人體內平均排空時間為44.5 min 左右[14]。因此本研究選擇0.5、1、2 h 作為受檢者西甲硅油的服用時間點。最終在腸道清潔程度上,三組患者腸道清潔程度評分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結腸鏡檢查前的不同時間點,服用西甲硅油和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均能幫助結腸鏡檢查患者獲得良好的腸道清潔效果;在腸道氣泡情況方面,B 組患者腸道氣泡評分高于A 組、C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結腸鏡檢查前1 h 服用西甲硅油,能夠獲得最好的腸道祛泡效果。其原因可能與西甲硅油在人體內的平均排空時間有關,服用過早時西甲硅油全部排出,此時患者腸道內會新生氣泡。服用過晚時西甲硅油未能正常排出,此時腸道氣泡正處于分解的過程中;在腸道息肉檢出率上,B 組患者≤0.5 cm 腸道息肉檢出率高于A 組、C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結腸鏡檢查前1 h 服用西甲硅油,患者腸道氣泡祛除效果最好的情況下為內鏡醫(yī)師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腸道視野,幫助醫(yī)師更加有效的辨別腸道細小息肉,這一點在蘇潔等[15]研究中亦得到證實。但其研究將西甲硅油服用時間分為患者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服用時、腸鏡檢查前2 h 兩個時間點,與本研究有所不同。兩相對比,本研究在其研究成果基礎上進一步縮進了結腸鏡檢查患者西甲硅油服用時間,為結腸鏡前西甲硅油的服用時間點提供有效依據(jù)。
綜上所述,結腸鏡檢查前不同時間點服用西甲硅油對腸道清潔程度無影響,但檢查前1 h 服用西甲硅油能提升患者細小腸道息肉的檢出率,患者腸道氣泡數(shù)量更少,為結腸鏡檢查提供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視野,具有積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