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葉
苗苗入園之前,園長給我們提出兩點教育建議:入家門前,讓孩子把換下的鞋整齊擺放;每餐后,讓孩子收拾自己的碗筷,以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按照園長的要求一一照做,一開始,小丫頭完成得很好,可是沒過幾天,無論我怎么督促、施壓,小丫頭就是不從。不過在她入園后,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她主動要求整理鞋柜。我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原來老師每天都會親自示范如何擺鞋,并讓每個小朋友比賽,誰擺得最整齊就會得到其他小朋友一個擁抱。我第一次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從此我意識到,僅憑自己的一腔熱情和不經過思考的愛,是教育不好孩子的。于是,我開始學習科學育兒知識。恰逢《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我特意將全文打印出來,認真研讀。本法中提出九條家庭教育方法,我覺得特別好,譬如:相機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嚴慈相濟,關心愛護與嚴格要求并重;尊重差異,根據年齡和個性特點進行科學引導;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勵。這些不正是我科學育兒的黃金參考嗎?
基于此點認識,我嘗試進行正面管教,多鼓勵,更耐心,多陪伴。
多鼓勵。比如,教育苗苗養(yǎng)成自己擺放鞋子的習慣。一開始,我只是把要求提出來,并沒有嚴格要求一定執(zhí)行,并且當孩子按照要求擺放好之后,我也沒有及時鼓勵。這次,當我看到苗苗主動要求整理鞋柜時,我對她不斷夸贊:“今天我們家的鞋子擺放得真整齊,一定是我家小可愛放的?!痹谖颐刻觳粩嗟囊蠛驼嬲\的贊美中,苗苗越來越愛整理東西,逐漸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甚至還能幫大人完成。
更耐心。苗苗愛畫畫,沒事就拿著水彩筆隨意涂鴉,我給苗苗報了一門線上美術課。苗苗的性子比較急,當學習一種新畫法,就畏難、著急,想放棄。為此,我耐心引導,告訴她萬事開頭難,要多練習。在我耐心的勸導下,苗苗堅持了下來,現(xiàn)在一些比較難的新技巧基本掌握了。其實,在鼓勵她耐心學習的過程中,我也在修煉自我——學習耐心處世,耐心育兒,耐心聆聽。在陪伴她成長的同時,我也成長了。
多陪伴。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同樣的方法在不同孩子身上會起到不同的效果。我通過陪伴閱讀、陪伴玩耍、陪伴學習,讓苗苗感受到我的愛,所以即使是批評她,她依然把我當成她最喜歡的人。給孩子充足的愛,是孩子能夠自律的前提。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但不是每個父母都會愛孩子。所以,請和孩子一起成長,讓愛更溫暖,也更有力量。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