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飛
(中紡標檢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5)
柔巾是以棉、粘膠等紡織纖維為原料,經水刺等非織造工藝加工而成的非織造布,再經裁剪制成不同規(guī)格尺寸的干巾產品,主要用于嬰童或成人日常皮膚清潔。產品具有非常好的吸濕性、親膚性,不易掉屑,在干、濕兩種狀態(tài)下都可以使用,能夠代替普通紙巾、濕巾或毛巾,使用起來更干凈衛(wèi)生,滿足人們對擦拭類產品的高品質要求。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升,柔巾作為一款高檔衛(wèi)生擦拭用品,廣受消費者歡迎,目前國內已有上百種柔巾品牌。由于國內還沒有統(tǒng)一的國家標準對產品質量進行規(guī)范,無法為企業(yè)產品質量內控、貿易或質量監(jiān)管提供技術支撐,也無法為消費者合法利益、行業(yè)健康競爭提供技術保障。柔巾產品屬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guī)劃(2016-2020年)》中提及的婦幼使用的重點消費品,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也為了響應國務院規(guī)劃管理要求,通用技術中紡院中紡標檢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標委會秘書處及時組織相關企業(yè)制定了GB/T40276-2021《柔巾》[1]國家標準。
以紡織纖維為原料,經非織造工藝加工而成的非織造布,其應用于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的產品種類比較多,已發(fā)布的相關產品標準如GB/T 38014-2019《紡織品 手術防護用非織造布》[2]、GB/T 38462-2020《紡織品 隔離衣用非織造布》[3]、FZ/T 64012-2013《衛(wèi)生用水刺法非織造布》[4]及FZ/T 64051-2014《美妝用非織造布》[5]等,而柔巾產品不同于上述非織造布中間產品,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終端產品,同時該產品主要用于嬰童及成人擦拭清潔皮膚使用,與擦拭廚具、眼鏡等環(huán)境或物品所用的擦拭布相比,產品質量要求更高。同時為了與紙巾(以紙漿纖維為原材料)相區(qū)別,范圍明確是“以紡織纖維為原材料”;為了與濕巾相區(qū)別,范圍明確是“干態(tài)擦拭巾”;為了與其他擦拭布相區(qū)別,范圍中明確是“清潔人體皮膚所用”。
柔巾標準以“技術先進、符合國情”為原則,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并結合消費者的實際使用需求和國內柔巾產品生產水平,科學合理地選取考核項目并確定指標要求,技術內容參考了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6]、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規(guī)范》[7]、GB/T 35611-2017《綠色產品評價 紡織產品》[8]、GB/T 18885-2020《生態(tài)紡織品技術要求》[9]、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wèi)生用品衛(wèi)生標準》[10]等相關標準,從內在質量、微生物和外觀質量三個方面進行了考核。
2.2.1 內在質量
2.2.1.1 纖維成分
根據《產品質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產品標識中需要提供商品的主要成分,同時為了讓消費者有充分的知情權,規(guī)范行業(yè)的公平競爭,避免企業(yè)虛假宣傳,標準中要求產品外包裝上標識纖維成分。
2.2.1.2 纖維含量允差
纖維含量允差是指產品標識中每一種纖維的含量比例與實際檢測含量比例的差值。由于標準中要求標識纖維成分,相應需要規(guī)定纖維含量允差。
纖維含量允差在服裝領域的使用已經比較成熟,需要符合GB/T 29862-2013《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11]的規(guī)定,而柔巾作為一種紡織產品,也應該滿足GB/T 29862 的規(guī)定。表1 為選取的26 種代表性樣品的纖維含量偏差驗證數據。
從表1 可以看出,1#、2#、5#、7#、18#、24#、26#、27#、32#、39#、41#、43#、51#、53#、59#和60#共16種全棉纖維或全粘膠纖維或全萊賽爾纖維產品的纖維含量偏差均為0%,符合GB/T 29862-2013 中7.1 條要求,即產品或產品的某一部分完全由一種纖維組成時,用“100%”“純”或“全”表示纖維含量,纖維含量允差為0。
表1 纖維含量偏差驗證數據
10#、13#、16#、17#、19#、45#、55#、56#、57#共9 種是兩種纖維混合產品,其纖維含量偏差均小于等于5%,符合GB/T 29862-2013 中7.3和7.4 條要求,即“產品或產品的某一部分含有兩種及以上的纖維時,除了本標準許可不標注的纖維外,標明的每種纖維含量允差為5%”和“當標識上的某種纖維含量≤10%時,纖維含量允差為3%,當某種纖維含量≤3%時,實際含量不得為0”。
21#是棉和大麻混合產品,較難確定兩種纖維的含量以及含量偏差。
2.2.1.3 單位面積質量變異系數(CV值)
單位面積質量變異系數(CV 值)是考核產品均勻性的基礎性能指標,變異系數太大則產品厚薄不均勻性明顯,影響產品整體的使用效果,而且非織造布由于生產工藝的特點,產品本身的均勻性相對較差,因此控制柔巾產品單位面積質量變異系數也是保證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FZ/T 64012-2013 根據不同單位面積質量分段考核單位面積質量變異系數,參考FZ/T 64012-2013 中要求并結合目前水刺非織造布的生產水平以及所收集柔巾產品的實際測試結果,確定指標要求為≤10%。圖1 為選取的55 種代表性樣品的單位面積質量變異系數驗證數據散點圖,從圖1 中可知46 種樣品檢測結果≤10%,合格率為83.6%。
圖1 單位面積質量變異系數(CV 值)驗證數據散點圖
2.2.1.4 甲醛含量、pH 值、異味、重金屬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甲醛含量、pH 值、異味、重金屬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五項指標涉及使用者生命健康安全,我國強制性標準GB 18401-2010 和GB 31701-2015 中對該5 項指標的技術要求進行了規(guī)定,柔巾標準中甲醛含量與GB 18401-2010 中A 類要求一致,小于等于20mg/kg;pH值與GB 18401-2010 中A 類要求一致,4.0~7.5;異味和GB 18401-2010 要求一致,無;重金屬與GB 31701-2015 中A類要求一致,鉛含量小于等于90mg/kg,鎘含量小于等于100mg/kg;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與GB 18401-2010 要求一致,禁用。
選取了20 種代表性樣品進行驗證試驗,甲醛含量均為未檢出,合格率100%;pH 值測試結果均為4.0 ~7.5,達到GB 18401-2010 中A 類產品要求,合格率100%;產品均無異味,合格率100%;由于收集到60 多種柔巾樣品均未進行涂料印染、染色或印花,未進行重金屬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驗證測試。
2.2.1.5 染色牢度
柔巾產品大部分為本色或漂白產品,但考慮到紙巾等其他相關產品會出現在其上印制圖案,進行產品個性設計的情況,如果產品染色牢度不夠,通過擦拭口、鼻、皮膚等轉移擴散到人體內,將有引發(fā)人體病變的可能,因此需要對其染色牢度進行控制。產品擦拭過程中會接觸到水、汗?jié)n、唾液等,所以同時考核了這幾種介質的色牢度。
考慮到產品經常用于擦拭面部、口、鼻等重要部位,提高對色牢度的要求,其中耐濕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酸堿色牢度的要求高于GB 31701-2015的規(guī)定。由于所收集的60 多種樣品均未使用染料,未進行色牢度驗證測試。
2.2.1.6 柔軟性
柔巾產品可用于清潔人體皮膚,尤其對于嬰童嬌嫩的皮膚,產品需要具有良好的柔軟性,才能給消費者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所以對產品柔軟性進行了考核,以彎曲長度表征其柔軟性。
柔巾標準按照不同的單位面積質量對彎曲長度分別進行考核,對于單位面積質量小于等于70g/m2,縱橫向彎曲長度≤4.0cm;對于單位面積質量大于70g/m2,縱橫向彎曲長度≤4.5cm。
罵了一陣不見動靜,小珍的媽媽就喊四娃:四娃,你給我從山頂上滾石頭!看她出來不出來!她這樣一喊,四娃得了令——四娃是半傻之人,哪里經得起這挑唆,但就是這個半傻之人那一刻骨子里雄性的血性奔突,無比亢奮。有人叫他幫忙是多么榮耀的一件事啊!他使出吃奶的勁兒將兩塊半人高的石頭推了下去。骨碌碌一陣撞擊,樹倒枝裂,山谷轟鳴。
表2 為選取的47 種代表性樣品的彎曲長度測試數據。為了對比確定柔巾產品彎曲長度的指標,同時測試了幾種市場上比較有代表性的紙巾產品,測試數據見表3。
表2 柔巾彎曲長度測試數據
從表2 可以看出,僅34#樣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從表3 可以看出,6 種不同紙巾產品彎曲長度基本在3cm 左右,滿足≤4cm 的要求,而且紙巾與柔巾相比較,由于纖維種類不同,產品更輕薄,也從側面反映≤70g/m2的柔巾產品,規(guī)定縱橫向彎曲長度≤4.0cm 比較合理;對于>70g/m2高克重的柔巾產品,彎曲長度適當放寬要求,為企業(yè)開發(fā)新產品留出空間。
表3 紙巾彎曲長度測試數據
2.2.1.7 落絮
落絮是指柔巾等產品在擦拭等使用過程中纖維屑和其他顆粒的脫落。柔巾產品一般由紡織纖維經水刺等非織造工藝加工而成,掉毛掉粉等落絮現象與紙巾相比較少,但為了體現柔巾優(yōu)于紙巾的高質量特性,滿足各類消費者,甚至對落絮過敏人群的需求,也為了嚴把質量關,防止添加石灰粉等低質量非織造布進入產業(yè)鏈,所以考核了落絮項目。
目前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對于落絮指標的考核主要是外科手術衣,由于脫落纖維上攜帶的微生物、浮游菌等會對手術患者術后恢復造成影響,所以國內外的外科手術衣標準中都要求落絮系數≤4.0。
表4 為選取了33 種柔巾產品和4種紙巾產品落絮測試數據,從表4 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出,柔巾較紙巾有明顯優(yōu)勢,柔巾產品的落絮系數幾乎全部≤4.2,大部分柔巾產品落絮系數≤4.0,達到外科手術衣的要求,紙巾產品的落絮系數在5 左右,其中4#功能紙巾是作為感冒過敏季節(jié)適用的紙巾產品,里面添加了保濕因子,落絮系數相對較低,兩面分別為4.3 和4.4??紤]到柔巾產品只是外部擦拭清潔使用,并不需要達到外科手術衣那么高要求,綜合考慮行業(yè)內產品的整體水平,確定落絮系數為≤4.5。
表4 落絮測試數據
2.2.1.8 吸水性
圖2 和圖3 分別選取代表性樣品的吸水時間和液體吸收量的測試數據散點圖。從圖2 可以看出,僅1 個樣品的測試數據較大達到12s,其他30 多種樣品的液體吸收時間均在4s 以內。從圖3 可以看出,樣品的液體吸收量普遍比較高。所以本標準參考FZ/T 64051-2014 等相關標準并結合實際測試數據,確定吸水時間為≤5s,液體吸收量為≥500%。
圖2 吸水時間的測試數據散點圖
圖3 液體吸收量的測試數據散點圖
2.2.1.9 熒光增白劑
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熒光染料,又稱為白色染料,是一種能吸收不可見的紫外光(波長 300~400 nm),再激發(fā)出可見的藍色或藍紫色熒光(波長 420 ~480 nm)的復雜有機化合物。熒光增白劑可用于補充所應用產品的藍紫光不足,并增加照射到產品上光的總反射量,從而使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增艷的效果。熒光增白劑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對熒光增白劑進行考核。
紙巾等相關產品中對于熒光增白劑的考核采用定性的觀察方法,測試原理為將試樣置于波長254nm 和365nm的紫外燈下觀察熒光現象,判斷試樣中是否有熒光物質。參考該方法對收集到的60 種代表性樣品進行定性觀察,結果見表5。從表5 可以看出,觀察結果分為3 種:未觀察到任何熒光點狀;可以觀察到2~3 個熒光點狀;可以觀察到10 個左右相對較多的熒光點狀。經與多家生產企業(yè)溝通交流,企業(yè)反映所觀察到的熒光點狀并不是其生產工藝中添加了熒光增白劑,基本是原棉生產非織造布時沒有完全打開的小結,在熒光燈下照射后與布面其他部位顏色不同而被誤以為是熒光物質。
表5 熒光增白劑紫外燈的觀察結果
為了進一步驗證,起草組選取了可以觀察到相對較多熒光點狀的樣品按照FZ/T 01137-2016《紡織品 熒光增白劑的測定》[12]進行定性和定量測試,結果見表6。從表6 測試結果看出,熒光增白劑全部為未檢出。所以柔巾標準中規(guī)定熒光增白劑為未檢出,而測試步驟分為兩步,第一步為定性觀察,若有可見明顯熒光現象或有異議,則按照FZ/T 01137-2016 規(guī)定進一步定量測試。
表6 熒光增白劑高效液相色譜儀的測試結果
2.2.1.10 斷裂強力
柔巾產品適用于干濕兩種狀態(tài)下使用,干濕態(tài)斷裂強力是保證產品正常使用的基礎物理性能。
FZ/T 64012-2013 標準中根據產品的用途和單位面積質量分別對干態(tài)縱橫向斷裂強力值進行考核,收集到的代表性柔巾樣品的單位面積質量主要集中在35g/m2~70g/m2,對應FZ/T 64012-2013 中干巾等B 類產品要求干態(tài)斷裂強力≥15N。圖4 為選取的50 種柔巾產品的干態(tài)縱橫向斷裂強力測試數據散點圖,從圖4 可以看出,全部樣品的干態(tài)縱橫向斷裂強力≥20N。
圖4 干態(tài)縱橫向斷裂強力的測試數據散點圖
FZ/T 64012-2013、FZ/T 64051-2014 等標準中未考核濕態(tài)斷裂強力。圖5 為選取的34 種柔巾產品的濕態(tài)縱橫向斷裂強力測試數據散點圖,從圖5可以看出,全部樣品的濕態(tài)縱橫向斷裂強力≥20N。
圖5 濕態(tài)縱橫向斷裂強力的測試數據散點圖
但考慮到目前企業(yè)也陸續(xù)開發(fā)低克重的柔巾產品,以滿足消費者使用要求為準則的同時兼顧新產品開發(fā)需求,干態(tài)斷裂強力值確定為≥15N,而濕態(tài)斷裂強力值相對于干態(tài)斷裂強力值適當降低,確定為≥12N。
2.2.1.11 農藥殘留量
在棉纖維種植的過程中,為了防止害蟲的侵害有可能會使用農藥,雖然在棉纖維后續(xù)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會去除農藥,但仍然存在農藥殘留的風險,所以對農藥殘留量進行考核。參考GB/T 18885-2020和GB/T 35611-2017中的要求,確定農藥殘留量≤0.5(總計)mg/kg。
2.2.1.12 殘硫量
粘膠纖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加入的硫酸和一些雜質發(fā)生副反應,產生的單質硫雖經水洗和脫硫工序,仍難以把纖維內的殘余硫全部洗凈。由于硫磺的存在,容易使纖維色澤帶有灰污和淡黃色,影響了潔白度,手感發(fā)硬,在后整理加工中纖維變脆,從而使纖維強力降低。因此,必須控制殘硫量才能確保成品纖維的質量。
GB/T 13758-2008《粘膠長絲》[13]、GB/T 14463-2008《粘膠短纖維》[14]等粘膠纖維標準中都規(guī)定了殘硫量的要求,其中GB/T 13758-2008 中殘硫量要求:合格品為≤14.0mg/100g,一等品為≤12.0mg/100g,優(yōu)等品為≤10.0mg/100g。GB/T 14463-2008 中殘硫量要求:合格品為≤28.0mg/100g,一等品為≤18.0mg/100g,優(yōu)等品為≤12.0mg/100g。表7 為選取的16 種含粘膠纖維樣品的測試數據,從表7 可以看出,柔巾產品中殘硫量比較低,基本上都在8mg/100g 以內,按照粘膠長絲或粘膠短纖維標準要求,都達到了優(yōu)等品的水平。所以柔巾標準結合產品實際測試水平,規(guī)定殘硫量≤10mg/100g。
2.2.2 微生物
柔巾作為與口鼻部、臉部等身體部位直接接觸的用品,需要滿足必要的衛(wèi)生要求。柔巾中微生物指標要求與GB 15979-2002 規(guī)定一致。表8 為選取的14 種代表性樣品的驗證測試結果,從表8 可以看出,樣品全部符合標準要求。
表8 微生物的測試結果
2.2.3 外觀質量
2.2.3.1 規(guī)格尺寸偏差率
規(guī)格尺寸通常以柔巾的長度×寬度表示。為了防止產品偷工減料,刻意減小產品尺寸,需要考核實際規(guī)格尺寸與標稱規(guī)格尺寸之間的偏差率,只要在規(guī)定偏差率范圍內,則為標稱值合格。規(guī)格尺寸也是產品銷售包裝標識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尺寸偏差率的測定有通用的國家標準GB/T 4666-2009《紡織品 織物長度和幅寬的測定》[15],該標準對于長度小于1m 和大于1m,以及幅寬小于5m、小于20m 和大于20m 的織物如何準確測試尺寸偏差給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從所測試織物尺寸可知GB/T 4666-2009 主要適用于大尺寸的坯布或卷材。柔巾產品尺寸較小,尺寸通常在100mm~200mm 之間,而且柔巾是終端產品,取樣需要另行規(guī)定,另外尺寸偏差率測試過程比較簡單,所以柔巾標準對尺寸偏差測試方法單獨進行了規(guī)定。
參考紙巾等相關產品標準,確定尺寸偏差率為≥-5%。圖6 為選取的58種代表性樣品的規(guī)格尺寸偏差率測試數據散點圖,從圖6 中可以看出,僅有2個樣品不符合要求,合格率為96%。
圖6 規(guī)格尺寸偏差率測試數據散點圖
2.2.3.2 內裝量偏差
柔巾產品的最小銷售單元外包裝上需要標明內裝量,而為了確保產品保質保量,需要考核內裝量偏差即規(guī)定允許短缺量。參考JJF 1070-2005《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guī)則》[16]以及紙巾等相關產品標準,對內裝量偏差給出了規(guī)定。
2.2.3.3 外觀疵點
結合柔巾產品的生產工藝,對可能存在的外觀疵點進行了規(guī)定。
產品標識中除包含產品名稱、標準編號、纖維成分及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用日期、產品規(guī)格、內裝量、產品合格標識、生產企業(yè)信息外,還規(guī)定了如有添加劑,例如部分產品中添加柔軟劑,還應包含添加劑的所有成分名稱,采用《化妝品成分國際命名(INCI)中文譯名》[17]中的成分名稱,對于未被《化妝品成分國際命名(INCI)中文譯名》覆蓋的名稱,可依次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8]的名稱、化學名稱或植物學名稱。
(1)柔巾標準適用范圍為“以紡織纖維為原料,經非織造工藝加工而成的清潔人體皮膚用干態(tài)擦拭巾”,所以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棉柔巾、洗臉巾,以及其他類似產品都屬于GB/T40276-2021 涵蓋的范圍,建議各相關使用方從原料(紡織纖維)、織造工藝(非織造)、用途(清潔人體皮膚)和銷售時產品狀態(tài)(干態(tài))等4 個方面分析判斷產品是否適用柔巾國家標準。
(2)柔巾標準雖然剛實施不久,我國各個地方監(jiān)管部門已經陸續(xù)以GB/T40276-2021 作為判定標準對實體店和網售店進行產品質量抽查檢驗,建議柔巾產品生產和銷售企業(yè)盡量按照柔巾國家標準進行生產和標識,以免面臨產品質量不合格的風險。
(3)柔巾標準中要求標識“產品纖維成分及含量”,建議生產、銷售企業(yè)嚴格按照GB/T 29862-2013 規(guī)定執(zhí)行,對于纖維名稱應使用規(guī)范名稱,天然纖維名稱采用GB/T 11951-2018《紡織品 天然纖維 術語》[19]中規(guī)定的名稱,化學纖維名稱采用GB/T 4146.1-2020《紡織品 化學纖維 第1 部分:屬名》[20]中規(guī)定的名稱。
(4)棉和麻都是植物纖維素纖維,混紡后既不能用化學分析方法測定其成分含量,也不能用機械的方法將它們分離開,對于機織物和針織物等混紡后組織結構比較有規(guī)律的紡織產品一般采用顯微投影法(FZ/T 30003-2009《麻棉混紡產品定量分析方法 顯微投影法》[21])進行測試;非織造布混紡后結構上沒有規(guī)律,很難通過計數計算出纖維含量。所以對于僅采用棉和麻生產的柔巾產品,生產企業(yè)按照投料比例從大到小的順序直接標識纖維名稱即可,如“棉/大麻”“苧麻/棉”等。
(5)柔巾作為紙巾、濕巾、毛巾等擦拭類產品中的一匹“黑馬”,發(fā)展速度非??欤ㄗh第三方檢測機構做好標準中涉及考核項目的擴項工作,為柔巾生產銷售企業(yè)的日常產品質量檢測、市場產品工商抽查等做好配套服務工作。
(6)柔巾標準從保障消費者基礎安全衛(wèi)生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考核,建議消費者盡量選購標識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柔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