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明
科技的迅速發(fā)展為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引入教學內(nèi)容,可以觸發(fā)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帶動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全身心沉浸于課堂的意境之中,進而激發(fā)起學生內(nèi)在的思維潛能。
作為語文教師,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優(yōu)勢特點,為課堂注入活力,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端印芬徽n中,機靈有心計的嘎子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父愛之舟》一課中,催人淚下的一葉小舟在學生的心靈上蕩漾,他們?yōu)樯畛翗銓嵉母笎鄱鵁釡I盈眶;《草船借箭》一課中,儒雅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讓許多學生“芳心暗許”。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讓課堂充滿歡樂與藝術,學生在課上沉浸于課文之中,課下則是意猶未盡,紛紛各抒己見。多媒體的應用讓學生真正領悟課堂、理解課堂,也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互動十足。下面,筆者以《軍神》一課為例,談一談巧用多媒體打造高效課堂的實施策略。
一、課前精心設計,做到“有備無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非常重要。筆者在課堂教學前,通常會利用網(wǎng)絡查找相關教學資料、課堂資源及拓展性知識,瀏覽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設計及其對教材的分析,由此打開備課思路。備好一節(jié)課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與基礎,教師應當提前準備好與本課相關的課件、視頻、音頻等內(nèi)容,并將它們有序、順暢地串聯(lián)在一起,使各種信息內(nèi)容的轉(zhuǎn)化和過渡變得自然、平穩(wěn)、迅速。
二、課堂合理運用多媒體,實現(xiàn)高效教學
1.課堂導入,奠定內(nèi)容基調(diào)
課堂伊始,筆者先以視頻導入,將學生帶入烽火連天的戰(zhàn)爭場景中,感受戰(zhàn)爭中劉伯承將軍的英雄氣概。接下來,筆者用多媒體出示本課的生詞,糾正易錯詞語。對膽怯的學生,筆者則鼓勵他們向劉伯承將軍學習,讓他們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答案:“劉伯承將軍在生死面前都從容淡定,難道你們就被一個生字難倒嗎?”學生聽到此話馬上便信心十足,精神抖擻,躍躍欲試想要搶答。如此一來便有效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其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2.運用多媒體品析重點語段,組織課堂
感受語言與動作描寫的作用 如課文中原段:“病人一聲不吭,他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床單居然被抓破了?!边@個場景如果僅靠想象,學生體會不到作者的描寫及蘊含其中的情感。于是,筆者選取相關圖片和視頻加以展示,學生仿佛就站在劉伯承將軍的病床前,看著他抓破了的床單,感受著他劇烈的疼痛以及他超常的意志力。
了解襯托的作用 為展現(xiàn)《軍神》中的一位人物——沃克醫(yī)生,筆者把有關他的圖片串聯(lián)起來,先播放他對病人的冷淡,而后是驚疑,然后是心疼,最后肅然起敬。一連串的神情變化強化了課文的中心,從側(cè)面襯托了劉伯承將軍的堅強意志,這份意志讓這位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刮目相看。
經(jīng)過上述課文的講解和感情的鋪墊,筆者順勢啟發(fā)學生,由劉伯承將軍鋼鐵般堅強的意志引入愛國教育、奉獻精神,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利用多媒體拓展課外知識,實現(xiàn)知識延伸
由《軍神》一課的學習,劉伯承將軍堅韌不拔的形象已深深的印刻于學生心中,筆者引導學生關注課件中展示的其他人物圖片,如國外的海倫·凱勒、貝多芬,國內(nèi)的文天祥、朱自清、劉胡蘭、史鐵生等,并讓學生課下搜集他們的動人故事。由此一來,就把課內(nèi)知識遷移到古今中外,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遷移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
在這堂課中,筆者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直觀性、生動性、靈活性等特點,讓課堂“動”起來、“想”起來、“活”起來,實現(xiàn)了語文高效教學,同時也帶動了學生的思考,提高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讓學生主動思考、愛上學習。量體裁衣,“黃金定制”,相信多媒體的使用會讓語文教學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