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童 輝,趙德志
(中國建筑土木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如何實現沿海地區(qū)深淤鹽堿地的綠化建設,開發(fā)優(yōu)質景觀工程,是沿海地區(qū)城市綠化工程的施工重點。為了提高綠化工程的觀賞性,優(yōu)化區(qū)域生態(tài)系統(tǒng)與自然景觀環(huán)境,本次研究將以江蘇省某工程項目為例,對此項目的沿海深淤鹽堿地景觀綠化施工方案展開研究,采取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采用科學施肥與合理種植的方式進行園林的養(yǎng)護,實現對項目施工方案的全面優(yōu)化[1]。
下述將從園林工程平面規(guī)劃、工程施工時間規(guī)劃、施工空間規(guī)劃等方面,對沿海深淤鹽堿地景觀綠化工程進行規(guī)劃部署。
園林景觀工程根據總體規(guī)劃分為兩大板塊,包括4個施工區(qū)域、22個特色植物景觀[2]。兩大板塊分別為綠化景觀和硬質景觀,4個施工區(qū)域分別為A、B、C、D,對4個區(qū)域的施工配置設計見表1。
表1 施工區(qū)域配置表
在進行園林景觀工程施工時間規(guī)劃時,應明確苗木種植的兩個窗口期,分別為秋季(9—11月份)和春季(3—5月份),并且中間存在冬季,考慮植被體量、季節(jié)性、防凍及開園效果,結合上、中、下層次苗木種植順序劃分施工節(jié)點,以秋季移栽完成喬木種植、春季移栽完成灌木種植、開園前布展容器苗和營養(yǎng)缽花卉為原則,保證季節(jié)種植、成活率及開園景觀效果[3]。其中園林景觀工程施工時間軸線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園林景觀工程施工時間軸線
完成上述設計后,對施工空間規(guī)劃進行設計,根據園林景觀工程特點,施工空間上綠化景觀按照上景、中景和下景自上而下組織施工;硬質景觀按照基礎、造型、鋪裝(貼面)、雕塑安裝等順序自下而上流水施工,合理布置施工工序,保障不同作業(yè)板塊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交叉作業(yè)施工[4]。
本文列舉的項目園區(qū)屬于鹽堿土綠化專類園,區(qū)域內土質整體呈鹽堿性,土壤當中含有較高的鹽分,對于新栽植苗木而言,常規(guī)栽培方法無法保證其正常成活和生長,因此設計如圖2所示的綠化填土排鹽降堿工程工藝流程。
在圖2所示的綠化填土排鹽降堿工程工藝流程基礎上,下面針對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其施工方式以及要點進行分析。
圖2 綠化填土排鹽降堿工程工藝流程示意圖
首先,針對測量放線環(huán)節(jié),應當在測量放線鹽堿土綠化專類園土坡造型土方填筑完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設計圖紙中的要求,對管線的排布線路以及檢查井的放線位置進行定位[5]。
其次,在進行排煙管溝槽開挖時,應當結合溝槽實際長度采用挖掘機開挖。在開挖過程中,溝槽的寬度不得小于30 cm,上口不得小于50 cm,將所有挖除的土方堆積在與溝槽距離2 m以上的位置上,并且溝槽的底部需要確保平整[6]。在進行回填找坡時,需要按照項目施工圖紙要求,采用碎石材料完成墊層的鋪設,墊層結構應當從管溝開始按照0.2%的坡度比例,逐步向排鹽回水管施工。在完成排鹽管道安裝墊層按圖紙坡度夯填平整后,實施排鹽回水管安的裝。安裝時應當確保管線始終處于平直狀態(tài),針對必須進行彎折的位置,應當按照項目施工圖紙的相關要求實施[7]。排鹽管安裝完成后,還需要結合設計圖紙中的尺寸要求,砌筑檢查井,并將水泥砂漿材料涂抹于表面。之后進行碎石回填施工,并將無紡布鋪設在表面,以防后續(xù)施工中細小物質混入到碎石當中,造成排鹽管堵塞。最后,將種植土回填,完成對沿海深淤鹽堿地景觀綠化的施工。
為了確保景觀綠化施工質量,在完成上述施工后,還需要解決高大喬木、灌木、水生植物等綠植的種植問題。由于苗木無病蟲害,一次苗木栽植成活率為98%。因此,基于這一特點,在完成所有施工任務后,竣工階段驗收時苗木成活率必須達到100%。圖3為高大喬木和灌木種植施工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3 高大喬木和灌木種植施工工藝流程示意圖
在圖3所示高大喬木和灌木種植施工工藝流程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高景觀綠化施工質量,在具體施工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
(1)在進行定點放線時,利用測繩進行測定,或直接使用網格法完成放線施工,針對每一個方格都可用白灰繪制,并完成釘樁掛線操作。
(2)確定穴位后,在確保其長、寬、高均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在栽種苗木之前,應當以上述選定的節(jié)點作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逐步開挖。開挖的規(guī)格應當結合苗木土球的規(guī)格來確定[8]。通常情況下,帶土球與土球相比規(guī)格上大15~20 cm,帶土球深度通常比土球深度深10~20 cm。
(3)種植苗木時,應當保證苗木底部具有完整的根團土球。根團土球的完整性越強,則苗木在后期的存活率越高;反之,根團土球的完整性越弱,則苗木在后期的存活率越低。土球的規(guī)格應當根據苗木本身胸徑大小來確定,將土球的規(guī)格控制在苗木胸徑的10倍及以上。
(4)水生植物的種植流程包括測量放線、種植土鋪填、水生植物種植、管養(yǎng)等四個步驟。在進行種植土鋪填時,應當按圖紙中規(guī)定的尺寸在水生植物種植區(qū)域水池底部砌筑種植槽,然后在種植槽內鋪填厚度不小于50 cm的種植土,種植土采用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完成對種植土的鋪填后,將水生美人蕉、水蔥、石菖蒲等水生植物按照項目圖紙要求植入其中。
為了提高綠植的成活率,針對冬季植物的生長需要,對其進行防凍處理。園博園一期綠植品種多,數量大。連云港地區(qū)冬季氣候較為寒冷,對于新種植的苗木植被,必須采用防凍措施。一方面,通過對苗木植被的合理澆灌、科學施肥等措施,促進苗木植被生長健壯,增強其自身的抗寒能力。另一方面,根據苗木植被的生長習性,結合連云港地區(qū)冬季氣候特點,制定冬季防凍方案,以保證苗木植被能夠安全過冬。冬季來臨時,必須密切關注天氣預報,若天氣預報將有-5 ℃以下極端寒冷天氣時,必須提前做好防凍防寒措施。
(1)園博園一期中的高大喬木及大灌木絕大部分都為耐寒苗木,基本都能露地過冬。但由于這些高大喬木和大灌木都為新栽種的苗木,為了確保能夠順利過冬,需要對其進行合理修剪,并用綠色無紡布進行包裹。
(2)對于其他的耐寒性稍差的喬木及灌木,若天氣預報將有-5 ℃以下極寒冷天氣時,需提前一天用塑料薄膜將樹根周圍3 m范圍內覆蓋住或者用塑料膜或篷布搭建防寒蓬等防凍措施對苗木全株覆蓋保溫以度過寒冬。
針對小灌木、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而言,其大部分為耐寒性植物,因此基本能夠露地過冬。為了確保其能夠順利過冬,只需要對新栽種的苗木進行合理修剪即可。針對少部分耐寒性稍差的地被植物以及水生植物,若其周圍環(huán)境溫度低于-5 ℃時,則需要提前為植物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或無紡布,以此實現對植物的保溫,確保其能夠順利過冬。
選擇江蘇省園藝博覽會生態(tài)提升項目作為此次對比實驗的工程實例,選擇綠化景觀中A區(qū)域作為施工區(qū)域,在此區(qū)域中隨機圈定兩個施工模塊,其中A1模塊按照本文設計的沿海深淤鹽堿地質景觀綠化施工方案進行規(guī)范化施工作業(yè),A2模塊按照傳統(tǒng)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作業(yè)。將綠化工程中的植被成活率作為對比實驗指標。成活率計算公式如下:
(1)
式中:P為綠化工程施工區(qū)域植被存活率,%;P存活代表種植后存活的植被數量,株;P種植代表種植植被總數量,株。
施工中,為保證綠化景觀成活率,從移栽季節(jié)、種植土質量、苗木采購質量、排鹽降堿型樹穴選擇、灌溉養(yǎng)護等等方面采取措施進行控制,確保苗木成活率及開園效果。種植過程中,遵循移栽季節(jié)需求,明確苗木移植的最佳時間應該是苗木的休眠期,這個時間段大概是從當年的秋天10月份到第2年的春天4月份,在春秋兩季移栽是最合適的。因此,需要確保在10月份前完成土方造型設計,10—11月份完成喬木移栽,3—4月份完成灌木移栽種植。
按照標準化施工作業(yè)工序,完成對A1模塊與A2模塊的施工后,采用人工查驗的方式,進行種植后存活的植被數量的統(tǒng)計,并計算不同類型植被在種植后的存活率(此次工程種植的植被以喬木、大灌木、小灌木、地被、水生植物為主)。完成計算后,將存活率結果統(tǒng)計成表,見表2。
表2 綠化工程施工區(qū)域植被存活率
通過上述計算得到的實驗結果可知,設計施工方案植被存活率明顯大于傳統(tǒng)施工方案植被存活率,證明本文設計的施工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可以起到提升植被存活率的作用。同時,在進一步研究中發(fā)現,喬木、大灌木、水生植物的存活率接近于100%,證明此區(qū)域環(huán)境十分適宜這些植被生存,可以在進行其他區(qū)域的綠化施工時,選擇更高比例的喬木、大灌木、水生植物,以提高栽種植被的整體成活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本文以江蘇省園藝博覽會(連云港)生態(tài)提升項目為例,開展了沿海深淤鹽堿地景觀綠化施工方案研究。對比實驗結果證明了,本文提出的施工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可以起到提升種植植被存活率的作用,喬木、大灌木、水生植物等更適宜在此區(qū)域內生存,因此,可加大對此類植被的購入量與使用量,通過此種方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同時,為了進一步保證綠化工程中植被存活率的提升,應在施工中從種植土體質量入手,可在土壤中適當加入營養(yǎng)土,針對不同植被的生存能力進行營養(yǎng)土摻入量的優(yōu)化。例如,對于胸徑在20 cm以上的喬木,營養(yǎng)土用量為3包/棵;對于胸徑在20 cm以內的喬木,營養(yǎng)土用量為1.5~2包/棵;對于灌木,營養(yǎng)土用量為0.5~1包/棵;對于色塊及地被鋪5 cm的施工作業(yè)區(qū)域,每立方米所需的營養(yǎng)土按17包計量。此外,還可以通過嚴把苗木采購質量、選擇適宜的樹穴形式、特殊情況采取特殊的灌溉養(yǎng)護處理方式等措施提高種植植被的存活率,降低由于種植植被死亡造成的工程施工額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