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威
癌癥是一類會持續(xù)發(fā)展并擴散到其他器官的致命性疾病。癌癥的轉移率有高有低,從轉移率極低(20年內進展概率<5%)到高度侵襲性(1~2年內進展概率>75%)。低風險癌癥就是指那些侵襲性弱,轉移概率低、通??梢蚤L期生存的癌癥。
隨著癌癥篩查的普及,很多癌前病變和低風險癌癥被篩查出來。面對報告上讓人恐懼的“癌”的字樣,即使是低風險,也會讓很多患者惶惶不安,進而陷入過度治療、頻繁檢測,以及隨之而來的長期對復發(fā)或治療副作用的恐懼和經濟負擔,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其實,一些常見的低風險癌,一般只需通過緩和的手段進行干預,甚至都并不需要積極的手術和化療,只要做好管控工作,發(fā)現苗頭及時干預即可。
對于低風險癌的名稱,學術界有一個爭議:部分學者建議,對于一些低風險性的癌癥,沒必要過度關注,建議重新命名或嚴謹使用“癌癥”這個字眼,避免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和過度治療,以及心理、身體和經濟上的額外負擔。
而反對的學者則認為,重新命名也可能引起混淆和焦慮。比如,如果將低風險癌重新命名,會影響那些之前已經接受根治術的患者,他們會認為自己的非癌性疾病被進行了不必要的治療,同樣會產生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傊?,重新命名也會令人困惑并引起可能的混淆,并不能防止一些不良后果。
其實,爭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大眾對癌癥的正確認識不足。與其專注于到底如何命名,不如把關注點放在科普教育上。讓更多公眾了解癌癥診斷的意義,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預后和生存質量。
對于低風險癌過度醫(yī)療的確需要反思,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是否為低風險癌癥,一定要經過專業(yè)評估。有些癌癥雖暫時無需手術切除,但仍需配合積極監(jiān)測,防止腫瘤突變。
那么,常見的低風險癌有哪些?
甲狀腺癌分為4 種類型:乳頭狀癌、濾泡樣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頭狀癌的預后最好,20年的死亡率僅為1%~2%,其次是濾泡樣癌,20年的死亡率約為10%~20%,這兩類占所有甲狀腺腫瘤的90%,因其預后好,生存率高,又被稱為低風險甲狀腺癌。
積極監(jiān)測隨訪是治療低風險甲狀腺癌的公認選擇,除非有疾病進展的證據或患者意愿發(fā)生了變化。
目前經篩查檢出的“乳腺癌”中有25%是導管內原位癌。乳腺導管內原位癌是非常早期的病變,未侵犯基底膜腫瘤,與鄰近正常組織有明顯界限,很少致命,屬于乳腺浸潤癌的一種癌前病變。但現狀是有70%的患者會接受手術治療,防患于未然。研究發(fā)現,雌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可能并不需要急著去開刀,使用來曲唑就會讓部分患者的病灶縮小,有15%的患者病灶甚至會完全消失。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接受任何治療,有將近一半的乳腺導管原位癌在10年內可進展為乳腺浸潤癌。因此,積極監(jiān)測,早期發(fā)現乳腺浸潤癌并接受相關規(guī)范治療非常重要。
一份關于癌癥預后效果研究的數據顯示,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能達到95%以上。國外尸檢研究發(fā)現,有60%~70%的老年男性可被診斷為前列腺癌,但癌癥并沒有任何進展,也沒有發(fā)生轉移。另外,前列腺癌患者隨訪至少10年后發(fā)現,患者在等待觀察和手術治療之間的死亡率并沒有明顯差異。
因此,有學者認為前列腺癌并不需要手術,只要繼續(xù)觀察就可以了。目前對于滿足下列條件的前列腺癌建議主動監(jiān)測為主,暫時無需手術治療:①沒有任何癥狀;②預計增長緩慢(通過病理分級Gleason 指數);③體積?。虎芫窒拊谇傲邢賰?;⑤PSA水平<10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