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鈞
(山西省腫瘤醫(yī)院 山西 太原 030029)
老年肺癌是指原發(fā)于支氣管-肺的癌癥,也被稱為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其是近年來對老年人健康產(chǎn)生較大威脅的疾病之一,主要病因包括長期吸煙、大氣污染、職業(yè)因素以及遺傳因素等。多數(shù)肺癌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與原發(fā)灶的發(fā)展過程以及腫瘤所在部位、腫瘤大小、對支氣管的影響、對鄰近氣管是否遭受壓迫或侵犯等有關,典型癥狀包括咳嗽、咳血以及血痰、發(fā)熱、胸痛等,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以及生命安全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1]。目前臨床上針對老年肺癌患者主要采用根治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效果相對較好。但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其對于麻藥的耐藥性均較差[2]。常規(guī)使用藥物為七氟烷和丙泊酚,但其均會對患者的術后認知功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為探索更合理的麻醉用藥方案,本文主要分析七氟烷與丙泊酚麻醉對老年肺癌患者行根治術后的認知功能影響,并比較。報告如下。
研究起止時間為2019 年5 月~2021 年5 月,研究病例選擇為100 例行老年肺癌根治術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其中研究組病例是由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24 例構成,年齡中位(67.58±5.23)歲。對照組病例是由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23 例構成,年齡中位(68.03±5.17)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組間差異不突出,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jīng)診斷后均符合《中國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患者年齡超過60 歲為老年患者;無手術禁忌癥。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負性情緒及老年癡呆、帕金森等疾病;合并肝腎功能異常、腦血管類疾病、肺功能異常等;合并其他原發(fā)性腫瘤。
所有患者及家屬均是在知情前提下自愿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通過。
針對兩組行老年肺癌根治術患者均建立靜脈通道,在靜脈注射中實施誘導麻醉方法,并按照患者體重給予適量麻醉藥物實施全身麻醉。然后實施分組干預方法,即是對照組患者在術中給予丙泊酚注射液(通用名稱:丙泊酚注射液,生產(chǎn)廠家:Fresenius Kabi AB,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13,規(guī)格:20毫升:0.2 克)以實現(xiàn)靶控輸注麻醉維持。
研究組患者在術中給予持續(xù)性吸入用七氟烷(通用名稱:吸入用七氟烷,生產(chǎn)廠家: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681,規(guī)格:100ml/盒),維持氧流量在2L/min。根據(jù)患者術中實際情況間斷給予麻醉藥物,保證手術順利完成。
對兩組老年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麻醉及蘇醒情況進行統(tǒng)計,包括麻醉時間、自主呼吸時間、開始睜眼時間以及拔管時間等。其中除麻醉時間外,各項時間指標越短,表示患者蘇醒越快,麻醉影響越小。同時調(diào)查兩組患者在術后6h、1d、3d 以及7d 等時點的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指標越低,表示對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越小。
為保障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處理的科學性,主要應用SPSS20.0 進行處理。并針對麻醉和蘇醒情況等計量資料行t 檢驗,用()表示。對于兩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進行卡方檢驗,用(%)表示。如P 值<0.05 時,代表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麻醉時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差異不突出。對比兩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時間、開始睜眼時間、拔管時間等指標,研究組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突出。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和蘇醒情況比較(,min)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和蘇醒情況比較(,min)
組別 例數(shù) 麻醉時間 自主呼吸時間 開始睜眼時間 拔管時間研究組?50 212.14±48.2 50 207.45±47.7 8 9.42±3.09 12.82±2.92 16.14±3.20對照組 6 13.03±3.35 17.02±3.03 21.52±3.77 t 0.4883 5.6010 7.0576 7.6931 P 0.6264 0.0000 0.0000 0.0000
經(jīng)分組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在術后6h 時點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在1d、3d 等時點的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突出。到7d 后兩組患者均無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比較情況(%,例)
目前對于老年早中期肺癌患者進行標準治療,主要是采用肺癌根治術。但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受年齡、身體機能等因素影響,在術后可能會因麻醉而產(chǎn)生一定的認知功能障礙,比如出現(xiàn)感知、記憶以及思維等障礙。其大多是與麻醉方式、術后并發(fā)癥等因素有密切關聯(lián)。因為合理選擇老年肺癌行根治術的麻醉方法至關重要,比較常用的藥物包含丙泊酚及七氟烷[3-4]。其中丙泊酚是當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靜脈注射麻醉藥物,具有相對較強的溶性,而且藥物蓄積風險相對較低。通過激活γ-氨基丁酸受體-人骨膠原交聯(lián)復合物等,對患者發(fā)揮催眠鎮(zhèn)靜的作用。同時該藥物對患者的腦神經(jīng)細胞具有一定保護功能,不過丙泊酚對于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以及血氧飽和程度會造成較大的影響[5-7]。在手術中應用丙泊酚能夠促進全麻患者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而七氟烷是一種新型的吸入式麻醉藥物,其具有不容易被組織吸收、且容易對患者進行深度控制的作用。并且基于吸入給藥的方式,能夠避免丙泊酚靜脈注射所產(chǎn)生的疼痛感和不適感[8]。
在本次實驗研究中,通過選取100 例老年肺癌根治術患者作為觀察病例,采用隨機方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均有50 例。并對兩組分別實施不同的麻醉方法干預措施,對照組采用丙泊酚,研究組采用七氟烷。對比兩組患者的麻醉及蘇醒情況指標,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麻醉時間方面無明顯差異性(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示兩種藥物對于患者的麻醉效果基本相同。但比較兩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時間、開始睜眼時間以及拔管時間時,研究組患者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示對老年肺癌根治術患者采用七氟烷,有助于縮短蘇醒時間,應用效果相對較好。同時對比兩組患者在術后的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情況,在術后6h,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發(fā)生率分別為62.00%和74.00%,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而對比術后1d 及3d 等指標,研究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突出。該結果表示術后1d 后兩種藥物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差異逐漸明顯。當術后7d 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均消失。這一結果表示七氟烷相比于丙泊酚對老年肺癌患者行根治術的影響相對較小[9-11]。
綜上所述,七氟烷與丙泊酚麻醉在老年肺癌根治術中均會對患者產(chǎn)生一定的認知功能影響。但二者相比較而言,七氟烷的影響較小,有助于加快患者蘇醒,并降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