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白龍江管理局舟曲林業(yè)局在漳縣地區(qū)的人工造林技術,以及筆者在漳縣造林作業(yè)、現(xiàn)場指導監(jiān)督、深入細致了解后,從中總結了一些造林經(jīng)驗,為今后提高造林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干旱河谷;造林;技術;漳縣
干旱河谷地區(qū)植被稀少,以灌木、草類為主,水土流失嚴重,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fā),嚴重制約了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同時嚴重威脅當?shù)厝嗣竦纳踩?。隨著造林綠化基本國策的提出,干旱河谷地區(qū)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植被覆蓋率,已成為林業(yè)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對提高當?shù)亟?jīng)濟,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整地是造林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好的整地可以促進苗木定根生長,因為整地工作可以提高土壤墑情。在干旱地區(qū),一般應在造林前一年雨季初期整地,通過整地保持水土,為幼樹蓄水保墑,提高造林成活率。整地規(guī)格應根據(jù)苗木規(guī)格、造林方法、地形條件、植被和土壤等狀況,結合水土流失情形綜合決定。就漳縣大草灘造林整地,一般采用魚鱗坑的方式,好處是保水、阻風、減少水分的蒸騰揮發(fā),有利于新栽的苗子,減少機械損傷,整地的同時要嚴格技術標準,保證整地的深度和規(guī)格密度,一般春季整地規(guī)格25~40厘米,盡量保留原生植被,以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這樣既滿足造林需要又不浪費勞動力。
漳縣每年造林地塊平均海拔在2200米以上,有些造林地塊海拔更高,氣候變化無常,每年4月中旬到5月初天氣慢慢變暖,到10月天氣就會變冷,嚴寒期季節(jié)較長,保證不了造林成活率,一般不適合秋季造林,大多選擇春季造林。春季造林的好處是苗木生長期較長,雨水較多,氣候適宜苗木生長。春季造林掌握一個“早”字,造林是季節(jié)性較強的工程。造林要趕時間、搶時間、抓時機、保質量。漳縣大草灘林場每年在4月中旬土壤化凍后開始造林,在苗木萌芽后停止造林,春季造林時間大約20天。造林地塊選擇一般先平地后山地,先低山后高山,先陽坡后陰坡;造林苗木的選擇一般先萌芽早的樹種后萌芽遲的樹種,先造裸根苗和喬木型樹種,后造容器苗和灌木苗。一般造林最好選擇在雨前,雨后和陰天進行,這樣造林的好處是苗木經(jīng)長途運輸,本來失水、發(fā)熱,再經(jīng)假植等一系列工序,苗木自身存在機械損傷,經(jīng)過雨前和雨后栽植,對苗木有一個生長緩沖,保證了苗木的成活率。杜絕在大風強陽光天氣造林,如不選擇合適的造林時間,達不到造林的最佳效果。
為了做到適地適樹,通常是根據(jù)立地類型進行造林樹種的選擇。在適應立地條件和符合造林目的的前提下,盡量選用經(jīng)濟價值和生態(tài)、社會效益較高,又容易營造的樹種。結合漳縣土壤、植被、地質、地貌、氣候特征,應在海拔2000~3500米種植樹種有云杉、冷杉、紅樺、沙棘、檸條、黃櫨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有原生植被的地方種植樹種有云杉、沙棘,這兩種樹種適合生長在海拔高的地方,氣溫濕潤、光照充分、減少了苗木的蒸騰作用,對苗木的生長和氣孔關閉有一定的好處,增強光合作用,有利于苗木定根成活,而黃櫨、檸條樹種抗旱、抗寒易成活,生長快,根系發(fā)達,根系擴展空間大,造林見效快,適合在海拔2500米以下,造林的方式是針闊混交,這樣的好處是減少病蟲害。漳縣大草灘林場每年造林設計每畝造林苗木100株,其中針葉樹種占60%,灌木占40%。一般選用的針葉樹種有云杉、冷杉;灌木樹種有沙棘和檸條。
優(yōu)質苗木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基礎。造林時須選用根系完整、側根多、干粗壯、無病蟲害的苗木。優(yōu)先選用鄉(xiāng)土樹種,有開發(fā)價值的樹種和抗旱、抗逆性強的優(yōu)良樹種。選好苗木,即選用苗要小,生長量大的用1年生苗,生長量小的用1~2年苗木均可,根系好,一般主根長15~25厘米,側根5條以上,均應10~20厘米,干粗壯無病蟲的Ⅰ、Ⅱ級苗木造林,若能選用帶營養(yǎng)袋的苗會更好。造林苗木要求做到即起、即運、即栽,杜絕長途販運苗木。從起苗到栽植一般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為了維護苗木體內水分平衡,需要對苗木進行保護和處理,為防苗木干燥、碰傷、苗木失水,運輸時必須用鐵皮運苗箱、聚乙烯袋或草袋加以包裝,并定時灑水,防止袋內發(fā)熱。針葉樹苗栽植時,可用生根粉或根寶蘸根,以促進生根成活。
漳縣山區(qū)春末夏初多風少雨,干旱時間長,因此,必須抓住春季造林、雨季造林的有利時機,分不同樹種,適時栽植。栽植深度闊葉樹種可適當深栽淺埋,便于根系從下層土壤中吸水,也可在坑穴上覆一層虛土,既可減少蒸發(fā),保持濕潤,又提高土壤濕度,促生新根。挖穴時樹坑不能太大,否則回填土踩不實,又不能用大量的水灌實坑土,造成虛土“吊”根,使根系不能從土中吸收水分而逐漸干枯死亡。
栽時苗木要垂直放置于植樹穴中央,保證根系舒展,不窩根。分層回填土,先把肥沃濕土填于根際周圍,填至坑深一半時,略向上提苗使根系舒展后踏實,再填余土。分層踏實,使土壤與根系密切結合。造林要嚴格“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技術要求,做到苗正根舒、適當深淺,根土密接,分層壓實,以用手掂苗掂不動為好。
春季造林于當年秋季、秋季造林于次年秋季檢查成活率。凡成活率在90%~95%以上者視為合格。不達指標者補植和撫育管理。苗木栽植后要連續(xù)撫育3年,撫育一般包括補植、補造、松土、除草、排灌、施肥、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等,以確保苗木成活成林,及早達到預期造林目的。就漳縣造林地塊,大多林牧交錯,管護是很難的一件事,常說“一分造、九分管”,造林的關鍵在于管理。因此,我們要在管護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造林的成活率。
結合以上造林?;畲胧P者相信,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擴大資金的投資下, 現(xiàn)場人員認真跟班作業(yè),在作業(yè)中嚴格要求,及時準確指導,嚴格管理,造林質量苗木成活率將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為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造林綠化工程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張鈺明(1983-),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