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鋒
摘 要|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的速度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大量的人涌入城市,帶來的是住房需求的增加,城市建房必然會占用土地,致使土地數量急劇下降,同時工業(yè)的發(fā)展也對土地的質量產生進一步影響,對此,為平衡發(fā)展與保護的關系,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出臺和完善了一些法規(guī),對于土地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本文結合當下背景,對我國土地保護的現狀進行了探究,然后給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我國進一步完善土地保護措施。
關鍵詞|土地資源保護;土地可持續(xù)利用;對策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我國的地域范圍廣,但人口數量基數大,因此人均用地比重并不是很高, 同時由于土地資源分布不均勻,很多土地并不能很好地開發(fā),因此土地后備資 源也不是很足,鑒于此國情,我國一直將土地保護視為重點,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隨著城市化的推進,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如何確保城市化與土地保護的協(xié) 調發(fā)展,是當前值得思考的問題。保護及利用好土地資源,制定一個科學合理 的開發(fā)及規(guī)劃方案是今后的工作重點,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當前土地資源現狀,接著就土地資源的保護及可持續(xù)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1 當前我國土地資源現狀分析
我國的耕地資源短缺,且呈減少趨勢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0.09 公頃,而世界平均水平則有 0.19 公頃,可見差距之大,不僅如此,我國當下的耕地總面積還在不斷地減少,在 1997—2003 年短短六年的時間內減少了將近 700 萬公頃,之后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并劃定了 18000 萬的耕地面積紅線,勒令一定不能夠跨越紅線一步。于是從 2004 年開始,之后很長一段時間耕地面積都是始終保持在紅線之上,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進一步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在 ?2009年,由于最新調整了統(tǒng)計的標準及在遭遇 2008 年經濟危機后,有許多農民重新回到農村耕種土地,使得耕地面積在這一年創(chuàng)新高為13538.46 萬公頃。在此之后, 盡管各地政府都繼續(xù)出臺和落實相關土地政策,但是成效并沒有很明顯,整體 面積再次出現回跌趨勢,根據不久前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情況來看,我國當 前的耕地面積是 19.18 億畝,相比第二次國土調查的數據,在這十年的時間里,耕地面積減少了 1.13 億畝,耕地面積依舊在不斷減少,難以遏制[1]。
此外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土地資源處在西部地區(qū),受到環(huán)境及海拔等因素的 影響,絕大多數土地資源是高原、丘陵和山地,這些土地資源占據我國總土地 面積的一半以上。去除交通、水域、森林、草原、人民居住地等土地資源,目 前我國能夠持續(xù)利用的耕地面積十分有限,此外我國的土地資源分布也不平衡, 如淮河秦嶺以北多為旱耕地,淮河秦嶺以南耕地多為水稻,受到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 西北部地區(qū)的可利用耕地面積也比較少。
自然耕地被大量侵占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鄉(xiāng)村振興建設,部分地區(qū)不能理解好中央的惠民政策。 為了加快發(fā)展,有的地區(qū)違背客觀規(guī)律,以建設新農村為名大量侵占農民的耕地, 試圖將農民用地變?yōu)楣I(yè)用地或城鎮(zhèn)用地,并以此強迫農民進城。這不但違背了農民的意愿,使其背上經濟重擔,而且也違背了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違背了我國政府進行新農村建設的初衷。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我國農村農民可利用耕地逐年減少,給農村和農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漸惡化
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十分迅速,各種土地資源也被大量占據及利用,但是帶來較快發(fā)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惡劣的問題。一是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有些地區(qū)將森林用地變?yōu)楦饔玫兀o自然環(huán)境帶來了不利影響,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資源承載質量逐漸下降;二是土地荒漠化嚴重。土地上的森林資源和植被資源遭到毀壞后,地面上的生物多樣性也遭到破壞,長此以往就會出現生物失衡, 在惡劣的天氣作用下,就會出現土地荒漠化,我國北方地區(qū)沙塵暴頻發(fā),土地荒漠化面積逐年升高;三是土地質量及土壤肥沃度下降,目前我國為了加快經濟建設,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為時有發(fā)生,如亂砍濫發(fā)、圍湖造田等,這將嚴重影響土地的質量,降低土地肥沃度[2]。
目前我國的城鎮(zhèn)化水平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但是既取得了發(fā)展成績,也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僅城市的擴張占據了大量的耕地資源,而且土地資源逐年減少,使土地資源逐漸地失去了生態(tài)修復功能,工農業(yè)用地也帶來了環(huán)境污染, 使得優(yōu)質土地資源不斷受到侵蝕。當下,我國耕地的形勢岌岌可危,如何減緩面積減少的趨勢,保證耕地質量,增強土地產能都是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
2 保護及可持續(xù)利用土地資源的策略分析
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土地規(guī)劃體系
要想使土地資源得到最大優(yōu)化利用并保護土地環(huán)境,應當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土地規(guī)劃體系,并制定一個綜合性的土地規(guī)劃方案。首先,應當將涉及土地資源開發(fā)及利用的諸多因素考慮在內,按照土地利用的不同內容、不同目的和不同方式進行規(guī)劃;其次,政府相關部門應當主動作為,制定規(guī)劃和方案,層層落實,構建一個自上而下的土地開發(fā)利用體系,要將人口、自然資源、經濟發(fā)展、城鎮(zhèn)化建設、工農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等諸多要素考慮在內,合理優(yōu)化, 良好布局[3]。
優(yōu)化土地利用的結構
優(yōu)化土地結構,也是土地資源利用和保護的有效措施??梢圆捎靡韵虏呗裕?/p>
(1) 在建設城鎮(zhèn)化進程中規(guī)劃利用土地時,根據城市建設的整體情況,對城市未來的走向進行預測,擬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城市土地規(guī)劃方案,以提前解決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2)地方政府應當測量土地面積,及早收回閑余土地, 對非法占據農民用地的行為加大懲處力度,保障農民合理合法享有耕地[4];還應擬定一套科學的方案,使得農業(yè)用地、工業(yè)用地和居民用地保持一個良好的比例,使其既不損害農民的利益,又能保證經濟發(fā)展所需的用地需求,還應該進一步利用科技,促進生產的轉型,提升農業(yè)生產效率,使得土地利用能夠服務經濟并緩解人口壓力。
推行集約用地的理念
要善于運用多種發(fā)展策略來保護及利用耕地,如可以推行集約用地的理念來解決人的矛盾。首先,應做好耕地保護立法工作,用法律條文的形式對土地的使用做出約束,政府應加強土地管理,設置合理的土地利用體系,并做好政策引導,使土地資源得到有序合理使用,還要做好土地利用的登記和各項管理工作;其次,應將節(jié)約的理念應用在各項土地資源的開發(fā)使用中,利用先進的測量技術,做好土地資源的勘測和評估,使土地資源最大限度被利用好,還應做好對閑余用地的二次改造和開發(fā)工作,使土地資源實現綜合性循環(huán)利用,使節(jié)約用地的理念深入人心[5]。
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
在土地資源保護及利用進程中,應當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土地資源的質量和肥沃度得到保證。首先,應遵循環(huán)境保護的理念, 嚴格控制工農業(yè)污染源對土地資源造成損壞,及時采用科學的策略對被破壞的土地進行修復;其次,應大力發(fā)展綠色型經濟,避免盲目追求經濟發(fā)展而給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破壞,應當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從根本上意識到土地保護及經濟發(fā)展的辯證關系,應當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將一些先進做法吸收到我國的土地資源保護和利用中來;最后,應當保護好土地資源,應當嚴厲禁止亂砍濫伐、圍湖造田等不合理的經濟行為,多種植樹木和各種植被,防止由于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帶來的自然災害;還應保護好森林資源,遵循綠色開放共享的經濟理念,使土地資源循環(huán)利用。
3 總結
土地資源是最有價值的財富之一,是實現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前提保證,也是 我們留給子孫后代最重要的自然財產。因此相關部門應當結合當前我國土地資 源現狀,遵循可持續(xù)利用及開發(fā)的原則,運用多種策略手段不斷地加大對土地 資源的保護及利用力度,提升規(guī)劃水平,使土地資源既能夠保證和引領經濟發(fā)展, 又能夠維護好生態(tài)平衡,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本文從四個不同的角度對土地資源 的保護及利用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四種不同策略,希望能帶來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1]楊柳,徐陸婕,成若璇.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現存問題及對土地合理開發(fā)和保護的調查分析[J].區(qū)域治理,2021(1):61-63.
[2]姜峰.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和保護存在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國房地產 業(yè),2021(4):248.
[3]蔣明四.我國土地資源現狀及保護利用[J].汽車博覽,2020(17): 243.
[4]姚威.土地資源的保護及合理開發(fā)利用探析[J].吉林農業(yè),2013(22):8.
[5]王增海.儲備土地資源現狀及保護利用[J].建筑·建材·裝飾,2020(10):148,151.
Analysis of Land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Land Use
Zhou Xiaofeng
Jingmen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Inspection Office, Jingmen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urbanization speed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advancing rapidly and by all the means,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are crowding into the city, which will bring about an increase in housing demand. The urban housing will inevitably occupy land and cause the quantity of land to decrease sharply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lso further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land. In this regard,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he state has taken a series of measures. Some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been further introduced and improved, which have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land protec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protection and then gives some suggestions. It hopes to help our country further perfect land protection.
Key words: Land resource protection; Sustainable land use;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