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政
壬寅虎年,新春時節(jié)??撮L城內(nèi)外,銀裝素裹;望南國氣象,春寒料峭。寰宇全球,無論冬夏,不問寒暑,齊聚中國之都,雙奧之城——北京,共赴冬奧之約,共享神州大地的昌盛!
短短十幾天,一種體育大國的氣魄、一種文化強國的自信、一種科技興國的決心,透過屏幕,為世界人民所共睹,所感受。
體育大國,首先須有開放包容的底氣。“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中國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輔之以活力、效率、行動,為世界奉上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體育盛會。以冬奧之雪,凈化單邊主義之陰霾,筑起多邊主義的橋梁。正所謂“德不孤,必有鄰”,北京冬奧會奏響了與世界人民“一起向未來”的最強音。
除了開放包容的底氣,一個體育大國,也少不了拼搏奮斗的勇氣。賽場內(nèi)外,冰雪上下,看我中國健兒,意氣風發(fā)?!榜带Q”驚人,雪場“凌”空,“龍”騰虎躍,“高”山仰止。“中國紅”獨領(lǐng)冰雪運動之風騷。弘博碩瑞,負傷馭雪,雖敗猶榮。他們向我們詮釋了獎牌不是衡量青春價值的“刻度尺”,自信滿懷,執(zhí)著所愛,才是青春最美的姿態(tài)。
運動健將們在賽場上摘金奪銀,而在賽場之外,“身覆透明衣,手握紅愛心”的冬奧會吉祥物之一“冰墩墩”也火爆全球?!靶茇?體育+外交”的“夢幻聯(lián)動”,使得“冰墩墩”成為當之無愧的“熊貓界天花板”和新晉“中國形象大使”。除此之外,冬奧會開幕式里“黃河之水天上來”“迎客松盤桓鳥巢”“立春SPRING”焰火等獨具中國特色的瞬間,奧運村里的餃子、豆包等中國美食,同樣令人拍案叫絕。這背后體現(xiàn)著新時代的中國對中華文化的自覺認同,敢于在世界文化大舞臺上發(fā)聲的文化自信。
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的盛會,也是一場科技的盛會。從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里“最快的冰”,到央視總臺最快的攝像機“獵豹”,從150余臺生物氣溶膠新冠病毒監(jiān)測系統(tǒng),到全自動機器餐飲服務(wù),眾多“黑科技”為運動員實現(xiàn)“更快、更高、更強”助力。當然,“奧運專享”并不是這些科技的標簽。賽時用于交通保障的氫燃料大巴、生物可降解餐具等等,正在走向社會。從科技賦能冬奧,到科技造福人民,彰顯著科技惠民、科技強國的決心。
體育大國、文化強國、科技興國,成三足鼎立之勢,成就華夏之盛世。吾輩青年,莘莘學子,如春之萌動、日之噴薄,卉之含苞,更應(yīng)借此次冬奧會為契機,領(lǐng)略冰雪運動之魅力,在新的征程上懷著氣吞萬里如虎的熱忱,追風趕月,奮力搏擊,方不負韶華,不負盛世。
(指導老師:譚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