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祥
在我們準備這篇習作的時候,不知大家是否意識到,這是我們小學階段為數(shù)不多的單元練筆機會了。當我們即將與童年時光揮手告別時,你是否想過,過去哪些人、哪些事以及哪些物給你留下了最真摯的情感記憶呢?那些曾經(jīng)打開我們心扉的感動,那些曾經(jīng)撥動我們心弦的瞬間是多么珍貴!讓我們的那份真情,在這次習作的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吧。
記有矛盾沖突的事件。情感的迸發(fā)不是憑空而來的,人物的情感一定是與具體的事及相關(guān)的人相融在一起的。那些包含著尖銳矛盾沖突的事件才能夠牽系著人物的心,觸及人物的喜怒哀樂。所以,我們在選擇和敘述事件的時候,一定要找到這種“矛盾沖突”。那些具有矛盾沖突的事件才是我們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件。
時光悄悄溜走,而我一無所獲(《匆匆》);媽媽說好帶我出去玩,可她偏偏忙忘記了(《那個星期天》);我剛剛明白語文課對我多么重要時,語文課卻要與我“別了”(《別了,語文課》)。這一系列的矛盾和對立,把人物的喜怒哀樂展示得淋漓盡致。一個孩子一帆風順地戴上了紅領巾,這件事對他來說反而很平淡,而想入隊卻又入不了的那些熊孩子在歷經(jīng)了“期盼—失望—委屈”等情感過程之后終于戴上了紅領巾,這才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這就是矛盾沖突在我們心靈的成長過程中留下的有價值的痕跡。這種有價值的痕跡才是值得回憶、值得書寫的事情。
寫最自然真實的情感。“花落水覺淺,情深眸自明”,這句話是說花落潭水,映入水底,潭水立刻顯得清淺,人對某物或某人有了很深的情感,他眼睛里的神色會自然流露出來?!白屨媲樽匀涣髀丁?,也正是強調(diào)的一種符合生活情理的情感表達。
“真情”,即不矯揉造作,不無病呻吟,那些動輒“欣喜若狂”“憤怒大吼”等情態(tài)的描寫顯然是過分夸大,有違實情實理的。同學們還須注意敘事的條理性,把人物的情感變化過程寫出來、寫清楚,那種欲揚先抑的心理流瀉也是分外“自然”的。另外,行文最好主寫“我”的情感,或者“我”參與其中的情感,第一人稱的表達和敘述,總能給予讀者更真實的情境體驗。
用恰當合理的手法。運用恰當合理的寫作手法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讓讀者隨之同喜同悲。
首先要寫清楚情感的變化過程。我們可以運用前后對比的方法,把前面的一系列情態(tài)寫細寫實,為后文的人物情感爆發(fā)做好鋪墊。
其次是借助環(huán)境描寫(離不開一系列的修辭手法的使用),將情感融入具體的事物或者景物之中。這種間接抒情的方式不僅能夠讓你的抒情更含蓄更雋永,還能給你的文字表達增添一份美感。
當然,你還可以運用人物的直接議論或抒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可忽視的還有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語言等描寫。它可以將人物的情感狀態(tài)細膩地刻畫出來,猶如影視劇中的特寫鏡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之,根據(jù)文章的具體語境和情節(jié),靈活使用這些寫作手法,你的“真情流露”一定會打動人心的。
同學們,你們的生活經(jīng)歷,既是平凡的,也是多彩的;既是樸實的,也是感人的。用心捕捉那最令人動情的時刻,你一定能用多彩的文字留住童年的那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