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賈秉睿 王海軍
中圖分類號:G823.4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3-131-02
摘 ?要 ?立定三級跳不僅是多省的體育高考項目,還是評估運動員的平衡協(xié)調與爆發(fā)能力的常用手段。高中生訓練需要急于出成績,教練員通常過于重視絕對力量而忽視了專項力量與專項技術的訓練,致使考生總體水平不高?;诖?,本文將敘說立定三級跳的影響要素,結合文獻和專家訪談,提出訓練建議,以此為高中立定三級跳訓練提供幫助。
關鍵詞 ?立定三級跳遠 ?影響因素 ?訓練建議 ?體育高考
立定三級跳通常被作為眾多運動項目身體素質的評定手段之一,它可以較好評測人體的爆發(fā)力、協(xié)調力等素質,故被多省市用于體育高考測試項目中。從2021年廣東體育高考立定三級跳成績可以看出,大部分考生的成績處于8~8.8m(31~51分)之間,其中不乏因為技術動作不正確而無法取得更好成績的考生。如何使用正確的技術動作,提高立定三級跳成績成為了體育考生的一道難題?;诖?,本文通過分析立定三級跳的影響因素,配以強調專項訓練建議。
一、立定三級跳
立定三級跳主要由四步驟組成,分別是預擺、起跳、跨步跳和單足跳遠。第一跳幅度較小,主要是一個向前性的啟動初速度,為下一跳做鋪墊。第二跳把重心提起來,充分送髖增加遠度和高度,給第三跳贏得充分發(fā)力的空間。第三跳是一個跳遠入坑的姿勢,展體收腿,落地后及時跳離沙坑。
二、影響因素
(一)身體素質
1.下肢爆發(fā)力與核心力量。立定三級跳是靜態(tài)的三級跳躍,是絕對身體素質的體現,優(yōu)異的成績往往與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優(yōu)秀的技術相結合。第一跳的遠度和水平速度取決于腿部爆發(fā)力,如果力量不足,會導致第一跳過近,進而影響第二跳和最后一跳的節(jié)奏,故跳出來的成績不理想。核心力量的提升能夠使練習者更好地掌握三跳的平衡,保持一個較好的節(jié)奏,上下肢的力量傳導更高效。基于此,教練員在教學訓練中應該著重提升練習者的下肢爆發(fā)力和核心力量,如股四頭肌、大收肌、股二頭肌背肌、腹直肌和臀肌等,以此來提高練習者立定三級跳的遠度。
2.髖關節(jié)靈活性與“送髖”技術。很多教練員與學生認為提升立定三級跳遠度在于加強腿部爆發(fā)力,忽略了髖部靈活性的練習。較好的“送髖”技術能夠提升立定三級跳髖部的前擺與后伸,加大前擺幅度、減少著地時間并增加“后蹬”力量,從而在重心水平高度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水平沖量,使學生在三跳的過程中滯空時間增加,進而增加水平位移。
(二)影響第二跳的因素
1.第一跳過遠、過高。觀察發(fā)現,多數學生由于過分追求遠度和高度,在第一跳就毫無保留使出全力,導致落地時前腳過前,遠超重心投影點,當投影點移動到合理位置時已喪失大量起跳速度,造成較大的制動。同時不合理的跳躍高度會增大騰空時間,使水平動量受到影響,落地時速度減慢。再加上“波浪式”的跳躍會使節(jié)奏難以掌握,甚至出現一左一右的現象,而非在一條直線上跳躍。這樣在運動過程中失去動作節(jié)奏,成績也就無從談起。
2.節(jié)奏感不強。在立定三級跳遠的訓練中,很多學生由于是首次接觸三級跳,節(jié)奏感不強。在練習過程中不能合理分配力量,如過分追求遠度而全力起跳,導致每一跳的遠度差距不大,喪失水平速度進而影響最后一跳的成績。還有一些學生過于追求滯空時間而往高處跳,使身體重心起伏過大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也將影響水平速度和動作銜接,進而造成成績不理想。
3.放腳動作不正確。立定三級跳技術中的單腿落地技術,一般要求快速落地然后蹬伸起跳,與短跑趴地技術動作相似,落地時拓骨觸地,腳尖上翹,全腳掌完全著地后迅速起跳。該技術優(yōu)勢為:(1)落地點與重心垂直投影點接近,這樣不會產生較大的制動,還能夠較好地維持水平速度,有利于下一步動作的銜接;(2)更短的觸地時間和更快的趴地速度,那么運動員對地面產生的蹬力就越大、蹬力方向越合理、力的作用時間也會更短,使練習者完成更具爆發(fā)力的起跳。學生在練習單足落地中常見的錯誤有:(1)腳后跟著地。這種錯誤主要是小腿過于前伸,過分追求遠度導致。腳后跟著地再滾動至全腳掌起跳,還會增加落地緩沖和起跳蹬伸的時間,對水平速度影響較大,且膝蓋和髖關節(jié)會承受較大的沖擊,非常容易受傷。(2)前腳掌著地。主要由于擺動腿前擺不夠充分未達到水平位置和腳尖沒有上翹所致,且易出現身體過于前傾導致落地重心靠前,影響三跳平衡。前腳掌著地會產生較大的制動,影響蹬地銜接,進而損失水平速度。
三、訓練建議
(一)普拉提練習法
跨欄架送髖訓練法:練習者站立于跨欄架中間(欄架高度為76.2厘米),左右各擺一欄架做支撐。練習時雙手扶欄架,擺動腿做跨欄式攻欄,攻欄后維持數秒再撤回,然后再換腳。熟練后可采用小腿綁彈力帶或綁負重沙袋的方式增加負荷。練習時要求學生充分送髖,擺動腿盡量擺至水平位置,支撐腿積極后蹬,髖部充分后伸以加大髖部運動的幅度。練習負荷為左右腿各12次一組,一共3組。當增加負重時,可調整至每條腿8次一組,共4組。
作用:顧雪娟在普拉提練習法輔助教學中得出,跨欄架送髖訓練法可以有效糾正練習者的錯誤動作,更深刻地理解技術要領,進而建立正確立定三級跳“送髖”動作模式,培養(yǎng)本體感覺。此外,該練習能增加關節(jié)穩(wěn)定性以及更好地維持三跳的平衡,對上下肢協(xié)調用力以及雙腿在水平位移的蹬擺有效結合起積極作用,進而加大立定三級跳擺動腿送髖以及后蹬的幅度,從而達到提升成績的目的。
(二)單腿負重半蹲練習
保加利亞深蹲訓練:起始姿態(tài)呈弓步蹲站立,后腳放在一定高度的臺階或箱子上(高度建議與練習者膝蓋相近),雙手持重物自然下放或肩扛杠鈴負重。練習時前腿自然下蹲,以膝蓋不超過腳尖為宜,上體略微前傾并保持直立不彎腰,腹部核心收緊,后腳腳背搭在臺階上或腳尖踩住臺階以降低難度。要求動作全程保持核心收緊,腰背挺直;下蹲時膝蓋不能內扣,應與腳尖同方向且下蹲不超過腳尖。動作熟練后或對當前負重掌握后,可將平衡墊放入支撐腳下,以鍛煉學生的穩(wěn)定性,增加訓練的難度。杠鈴負重根據個人力量水平而定,練習負荷為12次一組,共4組。
作用:周濤在單腿負重半蹲練習對立定三級跳成績影響中得出,在短期內(半年)單腿負重半蹲訓練能有效增強下肢穩(wěn)定性和促進力量遷移。由于立定三級跳遠后兩跳為單腳起跳,所以單邊動作的優(yōu)勢能更好地進行動作模仿,在生物力學和運動特征上更接近于比賽形式。此外,與傳統(tǒng)力量訓練相比,單腿負重半蹲能用較輕的重量產生對肌肉更大的刺激,且能夠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減輕對脊柱的壓力,便于初學者和力量基礎薄弱的學生練習。
(三)超等長力量訓練
跳深縱跳訓練:首先選擇一個高度在40~50cm左右臺階或箱子,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過高高度跳箱會使雙腳落地停留時間增長,影響肌肉彈性勢能的儲存和釋放,且對雙腿的沖擊力容易造成肌肉損傷,而過低的跳箱會影響跳深的訓練效果。開始時雙腳站立在箱子上,交叉步跳下箱子,接著順勢下蹲(預伸展)然后擺動雙臂,下肢快速蹬伸向上爆發(fā)起跳。可以選擇跳向沙池或更高的跳箱上,以緩沖落地對膝蓋的損傷。練習負荷為12次一組,一共4組。
作用:孫志堅在研究中得出,與傳統(tǒng)力量訓練相比,跳深訓練強度更大,刺激更深刻,能促使肌肉組織的興奮性極大提高,肌肉收縮時投入的運動單位數量與質量也將顯著增加,其退讓-等長-克制性工作方式較傳統(tǒng)訓練手段更符合競技比賽特征。此外,較長時間的采用這種跳深縱跳訓練,對于運動員的速度和爆發(fā)力要比短期內效果更明顯。說明教練員可以將此訓練方法穿插至全年訓練中。
(四)功能性力量和速度訓練
1.俯臥撐轉側撐抬腿:呈俯臥撐狀態(tài)準備,俯臥后向左側旋轉至側臥同時右手右腳撐底,左腳做外展動作,然后回到起始姿勢,向右側旋轉開始練習,重復循環(huán)。要求在動作過程中以完成動作質量為重點,保持身體的平衡。練習負荷為左右兩側各12次一組,共3組。
2.彈力帶蹬地練習:在腰部系彈力帶,一人向后拖住施加阻力,運動員在保持重心平穩(wěn)的情況下,身體略微前傾,做跑動蹬地練習。要求在動作過程中大腿快速蹬伸,雙臂擺動配合發(fā)力。練習負荷為40秒一組,共3組。
3.俯撐藥球連續(xù)收腿:起始動作,雙手俯撐于藥球上(可用籃球或足球代替),身體呈直線俯臥。大腿帶動膝蓋抬起并貼近胸部,保持身體直立,核心收緊。然后回到起始位置再另一條腿,重復以上動作。開始練習時以動作完整完成為主,不求速度。待熟練后,再加快速度。練習負荷為30秒一組,共3組。
(五)瑞士球訓練
1.瑞士球跪姿下拋藥球:采用高跪姿態(tài)跪立于瑞士球上,雙手持藥球經過頭頂,同時屈髖并向下拋球。注意整個動作過程中保持身體穩(wěn)定,持球上舉后用最大力量向下拋球。練習負荷為10次一組,共4組。
2.側臥舉瑞士球:身體側臥,下肢夾瑞士球,外展髖上抬雙腿并保持5秒放下,隨后換另一側上抬。練習負荷為兩側各5秒為一組,共6組。
3.仰臥瑞士球持重轉體:核心收緊,上身自然躺在瑞士球上,雙腳撐地,雙手持重物伸直,90°向左右兩側轉動雙臂。建議開始時先進行無負重練習,待掌握動作后再逐次增加負荷重量。練習時保持身體穩(wěn)定,以追求動作質量為主。練習負荷為10次一組,共3組。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立定三級跳的技術分析,參考相關文獻與自身經歷,提出平時訓練中較少采用的訓練手段。教練員在訓練中不僅要考慮身體素質的訓練,還應結合專項特點進行功能性訓練和力量遷移,使訓練動作專項化,并根據運動員自身情況訂制不同的負荷與難度,根據高考時間制訂合理的周期訓練計劃,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以提高整體成績。
參考文獻:
[1]顧雪娟.用普拉提練習法對立定三級跳遠“送髖技術”輔助教學手段的設計與應用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106-107.
[2]周濤,黃志鋒,蘭李淋.單腿負重半蹲練習對立定三級跳遠成績的影響[J].體育研究與教育(研究生論文???,2012(27):164-165.
[3]田彤.跳深練習對發(fā)展運動員快速力量的實證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270-274.
[4]李茹萍,張晶.跳遠運動員功能訓練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40):97-99.
[5]孫志堅,張建平,王蕾,等.超等長力量訓練中的跳深縱跳練習對跨欄運動員機體能力的影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9(1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