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和順縣大發(fā)溝村駐村干部李海龍"/>
□ 周俊芳
(作者單位:晉中日報社)
位于太行山下的大發(fā)溝,是和順縣松煙鎮(zhèn)東南20 公里一個只有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白詮睦侠顏砹宋覀兇?,變化可大哩?!薄袄侠钅鞘钦嫘膶嵰鈳臀覀?,誰家的事他都記得清清楚楚?!贝迕窨谥械睦侠?,大名李海龍,晉中市直工委原副書記、二級調研員。2020 年初,在舉國脫貧攻堅交總賬、扶貧隊員輪換時,57 歲的他主動請纓下鄉(xiāng)扶貧,進駐偏遠的大發(fā)溝村。兩年多來,李海龍撲下身子扎在村里,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抗疫、調產(chǎn)、買農具,籌資、打井、強支部……以滿腔熱情和辛勤汗水贏得大伙贊譽,與鄉(xiāng)親們結下了深情厚誼。
“對山區(qū)百姓負責,盡好自己的職責?!睆倪M駐大發(fā)溝村第一天起,李海龍就把這一信念裝在心里。
李海龍主管過十多年的全市干部下鄉(xiāng)工作,對駐點幫扶一個村原本以為駕輕就熟,卻不料當他按時進點、全力準備脫貧攻堅驗收交賬時,新冠疫情突然來襲。剛組織完來村義診和春節(jié)慰問的李海龍十分焦急,身在榆次,心牽大發(fā)溝,徹夜想著疫情當前,如何為村民提供幫助。他深知危急時刻應該主動出列、靠前作為,全力保障駐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李海龍第一時間落實上級要求,把幫扶措施落細在“戰(zhàn)”疫的各個環(huán)節(jié):24 小時保持與村主干聯(lián)系,指導村干部設崗查控、外防輸入;設法通過多種渠道尋求幫助,自費購買8000 多元的防護口罩、額溫槍、體溫計、消毒液等物品,第一時間送到每家每戶;編印《新冠肺炎防護指南》200 冊,發(fā)放到村民手中;支援鎮(zhèn)政府醫(yī)用口罩100 個……一系列快速反應、精準舉措,有效緩解了駐村防疫緊張形勢,鼓舞了干部群眾信心。
進村當年,習近平總書記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完勝脫貧攻堅,大發(fā)溝也迎來了國家普查和省市檢查。李海龍深知責任重大,把每次普查和檢查,都看成是檢驗工作成效的“趕考”,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主動對標驗收細則找問題補短板,打造特色亮點。他創(chuàng)新思維,細化“五個一行動”迎檢,即制訂一個國普實施方案、一冊建檔戶臺賬、一套分戶收入明白卡、一份配套資料及一欄落實政策明細表;制作富有特色的“全村貧困戶分布及退出示意圖”版、手冊,普查組成員一進村,“一冊導引圖在手,全村脫貧底數(shù)清”,如此簡潔、精細、清晰的迎檢方案,受到省市有關領導充分肯定,號召面上學習推廣。
李海龍在工作中不僅自己主動擔責,還善于鼓勵村干部履職擔責,多考慮脫貧后的長遠振興,種植業(yè)的長遠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結構如何調整等。只要關乎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的事,他貼人貼錢、用情用力,帶人外出考察,幫助購買機具,用群眾的話說就是“事無巨細,操碎了心?!?/p>
冬春時節(jié)干旱缺水成了李海龍的心病,他覺得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村里黨員活動陣地陳舊,作為黨務工作者,李海龍覺得強化農村黨建責無旁貸;小村獨居病殘弱勢人多,想方設法給予資助也成了自己的責任;關心孤兒的生活學習、健康成長,惦記五保老人的安危冷暖……李海龍的責任清單很長很長。
既然選擇了擔當,便只顧埋頭向前。李海龍日復一日奔走在幫扶路上,解決著一件件關乎脫貧的大事小情。他嗓門大、性子急,說話做事雷厲風行,凡事要求又快又好。村干部感激他的同時又頗有“怨言”:“李書記站得高想得遠,村里的事都在他心上。商量的事情、安排的活計要求高還特別細,定好事情馬上就辦,還必須辦好?!?/p>
入村不久,李海龍了解到16 戶村民組成的養(yǎng)驢合作社受市場影響,負債經(jīng)營,嚴重挫傷村民信心,就多次走訪養(yǎng)殖戶,傾聽他們的心聲;請來領導調研座談,爭取10 萬元幫扶資金,解救合作社走出困境。
李海龍有空就深入養(yǎng)殖場實地琢磨,提出飼養(yǎng)環(huán)節(jié)改進要求;與大家分析行業(yè)前景,鼓勵用好現(xiàn)有設施調整結構;帶大家學習外縣區(qū)養(yǎng)殖經(jīng)驗,開拓視野。更新置換適應本土條件肉牛14 頭,目前已增加存欄2 頭。
李海龍常講,從脫貧到振興,必以產(chǎn)業(yè)興旺為支撐。他早早就和大家商量種點啥、種好啥;鼓勵改善種植結構,擴大雜糧面積;從農科院搞來新品種玉米試種。上年高粱行情好,便爭取60 公斤優(yōu)種高粱發(fā)給村民試種30 多畝;請來專家集中授課、田間輔導;花錢買來專用機具,供村民點播下種。
入冬后,李海龍(中)幫助鄉(xiāng)親們聯(lián)系訂購電暖氣
任職工委近20 年,李海龍對黨建工作有感情有思路,注重把村支部建設抓在手上,強化村支兩委班子的責任、服務和表率意識,使19 名黨員形成合力。他規(guī)范組織生活,家常話講黨課,手把手教筆記,設置“我是黨員我承諾”、政治生日提醒、交納黨費公示欄,約束激勵黨員言行。在陣地建設上參照市直機關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要求,爭取領導與部門支持,籌資11 萬元改建村黨群活動中心、黨建宣傳欄,大幅提升村級組織活動水平。
2021 年,適逢村兩委換屆選舉,面對復雜的選情民意,李海龍積極配合縣鎮(zhèn)黨委宣講政策,與黨員和群眾代表談心,宣傳換屆與大發(fā)溝發(fā)展的關系,引導大家真正把公道正派、勇于擔當?shù)膸ь^人推舉出來,順利實現(xiàn)書記主任一肩挑與群眾民意的完全統(tǒng)一,受到縣鎮(zhèn)黨委充分肯定。他深知鄉(xiāng)村振興全靠這支“不走的工作隊”帶動,針對新兩委年齡降低、學歷提高的結構優(yōu)勢,及時談心談話,講黨課、敲警鐘,鼓士氣、教方法,激勵他們不負全村百姓厚望,勇?lián)罗r村建設責任,真正成為引領大發(fā)溝發(fā)展振興的領頭人。
李海龍滿腦子全是村里的事,張嘴幾句話必然扯到大發(fā)溝:基層黨建要管,基礎設施要強;糧田耕地要整治,街巷硬化標準要高,住房安全必須保障;就連街道衛(wèi)生、路口標識他都要管。
省市要求工作隊員“五天四夜”在村,李海龍兩周回一趟家。妻子埋怨說,回來也是電話不停,嘴里念叨的全是大發(fā)溝的人和事。國土普查期間,他帶著同事們周密備戰(zhàn),連番熬夜。看著隊員們被折磨得疲憊不堪,他也心疼不已,戲稱自己是“周扒皮”。
下足苦中作樂的“繡花功夫”,大發(fā)溝村日漸發(fā)生著可喜變化,國家普查、省市抽檢圓滿交卷;2020 年被評為“全省衛(wèi)生模范村”;2021 年建黨百年,村黨支部被評為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最讓李海龍心心念念的,還數(shù)全村200多人的吃水難題。大發(fā)溝地處太行山斷裂帶,靠著后山泉水引流到戶。受氣候變化和高速隧道影響,水量逐年減少,趕上旱季得上井挑水,百姓苦無良策。
住在村里的李海龍感同身受,一年多苦思對策,下決心啃掉這塊硬骨頭。他積極爭取單位領導的重視與兄弟單位支持,陪同專家、技術人員勘察、會商,多次上山進溝,協(xié)調解決打井引水出現(xiàn)的問題??崾钍⑾摹L吹雨打,李海龍腳踏泥濘、衣褲拂草,時時出現(xiàn)在偏遠的山坳里,察看施工進度,叮囑現(xiàn)場安全。歷時半年完工:開掘2 米口徑巖井32 米;井底定向增水孔530 米、送水孔180米;日均出水40 噸;新建村內街巷管控井50 個,徹底解決了村民用水難題,實實在在提升了“兩不愁三保障”水平和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風里雨里啥也管,白生生的李書記,變成了黑定定的李海龍?!眱扇晗聛?,李海龍臉黑了、頭發(fā)白了,他笑稱這是能量守恒。因為他心里滿是百姓的喜怒歡憂,他真正把總書記說的“關系群眾生活的都是大事”落實到了思想上、行動上,一心一意幫,實心實意辦。
剛滿10 歲的馬妮兒,父母早早離世,由姑姑幫襯著照顧。馬妮兒家原就是李海龍的幫扶戶,駐村后他更是格外操心,從生活到學習,送錢送物,還動員社會力量幫扶,不僅讓孩子物質上不缺乏,在成長路上也給予引導幫助。趕上節(jié)假日孩子不上學時,他常去家里看望,買來書籍和應季衣物,生日禮物、水果零食一樣不少;有時查查作業(yè)、糾正寫字姿勢;針對姑姑“告狀”的毛病,也會連哄帶鼓勵,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健康快樂成長。村子離鎮(zhèn)上學校遠,周一搭班車常會誤掉一節(jié)課。李海龍知情后送錢過來,讓周一雇車送孩子,以免誤下功課。他和朋友們常去學校,放點吃的,問問學習;假期還和朋友把孩子接到榆次,圖書館、科技館、公園、影院、游樂場,放飛都市長見識,感受山外多彩世界,激發(fā)孩子的信心與動力。
李海龍心里的大發(fā)溝,不只是檔案里的108 戶名字,更是像馬妮兒那樣一家家的春種秋收,一面面的喜笑煩憂。他深知駐村干部代表黨的形象,不光要有為民的初心,更需要親民的行動,舍得吃苦住得下來,掏出真心融入群眾。
村里老人進城看病難,李海龍就請市里大醫(yī)院的專家來村義診、送藥,為村里捐贈2萬多元的常用藥品,供村民日常免費使用;在村委建起液晶展播系統(tǒng),播放傳統(tǒng)戲劇與農業(yè)科技節(jié)目,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過年過節(jié)會組織單位慰問村民,送上米、面、油、豬肉、月餅、夏被;請來書法家寫對聯(lián)、送福字,讓百姓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來和鄉(xiāng)親們下地備耕,入冬幫著購置節(jié)能暖氣片;幫張家修電器,給李家聯(lián)系醫(yī)生買來藥品;誰家老人去世,趕緊去探望、慰問;貧困戶來市里看病、找工作,李海龍接來送去,忙前顧后;每年村民刨回藥材,他托朋友高于市場價收購,增加群眾收入;省市一有救助政策,趕緊爭取給村里貧困戶,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不論村里公事、村民要緊事,打疫苗、買農機、參觀學習……但凡有空,李海龍都會親自開車,接送他們去平遙、太谷,到榆次、陽泉,連自己也說不清多少回。
村廣場黨建宣傳欄里,最顯眼的是一張洋溢著村民喜悅大幅照片,那是李海龍用鏡頭記錄的一個個美好瞬間,展示出全村老少擺脫貧困、心向未來的精神風貌。
“鄉(xiāng)親們的笑臉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是檢驗鄉(xiāng)村振興成效的最好寫照。”李海龍頗為動情地說,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干部要“心中有黨、心中有民”,我們基層干部就應該牢記這條,真心實意站在老百姓角度考慮問題,盡全力幫助他們。這才算一個黨員真正踐行了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