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利
摘要:老話說得好,看一萬本書,就像走遍了千山萬水,懂得了世間百態(tài)。小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活動是要學生作為主體、全身心參與的,不能以教師的單邊敘述為主要方式進行,而且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因此,思考如何正確地指導小學生進行閱讀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由于小學語文教學長期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影響,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影響我們開展有效閱讀教學指導的問題。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教學的改革已經(jīng)迫在眉睫。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教學要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如分層式閱讀指導,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思想情感。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指導;分層導讀;策略研究
前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既要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又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以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而閱讀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它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進行大量的積累。然而,要真正實現(xiàn)新課改的目標,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指導工作的進一步深化,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逐步適應和愛上閱讀。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許多小學生的閱讀情況并不盡如人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采用分層式閱讀模式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分析:小學生進行閱讀的原因
首先,閱讀能擴大小學生中外文化的視野,提高語文文化素養(yǎng),充分感受中外不同語言的魅力。在閱讀中,小學生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廣闊的世界,其中充滿了想象、好奇和知識,翱翔在閱讀世界,能夠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其次,通過語文閱讀的積累,還能實現(xiàn)深入的文學熏陶,促進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閱讀對學生影響深遠,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使他們更多地關(guān)注社會變遷和人文情懷。再次,喜愛閱讀的學生一般語言能力都比較好。那是因為學生在文章閱讀中遇到復雜語言,能在大腦中自然而然開始解構(gòu)。雖然小學生理解能力稍弱,但是也能引起模仿,在這樣的模仿中,語感不知不覺就形成了。最后,有良好的閱讀基礎的學生,往往更能夠經(jīng)受生活的考驗,懂得怎么處理危機和挫折,心境也會安穩(wěn)快樂。那是因為熱愛讀書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視野開闊,胸懷寬廣。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并學會善良。在這種條件下,愛讀書的學生可以更早地關(guān)注到他人、家庭、學校、社會的不同,他的人生經(jīng)驗遠遠高于閱讀較少的學生。
二、解決問題: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生分層閱讀的指導?
2.1合理制定分層目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引導學生有興趣地進行閱讀顯得尤為重要。在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階段,更傾向于讓學生通過文字體驗生活的真與美。在當前我國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要積極開展分層教學模式,就必須先制定閱讀分級教學的目標。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盲目對所有的學生實行同樣的引導和教育方式,這對基礎較好和基礎落后的學生來說,都不是穩(wěn)妥的教學方式。為此,教師應該先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然后根據(jù)結(jié)果將學生劃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即拓展、鞏固與提高、積累與奠基三個階段,這樣就可以提升學生對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時更加自信,從被動走向主動,也敢于帶有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四年級《延安,我把你追尋》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基礎課程要求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包括對文本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文本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的說明,以及對文本結(jié)構(gòu)和體裁等寫作技巧的詳細分析和解釋。引導甲級的同學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在能夠表述自己感想的基礎上學會舉一反三,拓展其他類似的現(xiàn)代詩歌閱讀,注重充分掌握其思想內(nèi)涵。乙級學生要把握本文的內(nèi)容和情感,并能夠依據(jù)此表述自己的感想,以養(yǎng)成讀書的積累與思考的習慣,并能熟練地掌握現(xiàn)代詩歌的閱讀與寫作方式。
2.2合理設置閱讀分層問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的層次目標確定之后,我們應該重點關(guān)注如何實現(xiàn)設立的層次目標。在實施閱讀分層教學時,要適當?shù)卦O定不同水平的閱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沒有設置問題任務的情況下,丙級學生很難才能和教師的思想同步,這就導致了閱讀教學與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我們可以通過設置難度不同的題目,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突出學生的閱讀主體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從而提高閱讀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記金華的雙龍洞》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一些雙龍洞的宣傳圖片和視頻,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給甲級的學生設置問題:你們知道作者的游覽順序和寫作順序嗎?文章是怎樣描寫所見、所聞、所感的?作者游覽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是怎樣的?這篇日記體游記的意義在于?給乙級的學生設置問題:從作者的描寫中,你們能看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嗎?文章結(jié)束后,作者會怎樣呢?請大家思考一下,開展合理的想象,進行短篇續(xù)寫。對丙層次學生提問:文章提到的雙龍洞是一個著名的風景區(qū),大家讀后對其有什么印象嗎?說出你的理由。
2.3科學優(yōu)化分層評價,提升閱讀質(zhì)量
教學評價不僅能通過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主動閱讀的意識,還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開反思。作品閱讀的主要對象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生閱讀和學習的引導者,但是教師的評價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教師的評估。只要能提高評價水平,那么后面的閱讀工作就會更加順利。所以,教師要根據(jù)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分級評估,采用不同的評估方式。要注意考察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方面面,發(fā)掘?qū)W生在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點和閃光點,發(fā)布形成性評價而不是終結(jié)性評價。在對待甲、乙級學生的時候,教師要在了解整體水平的基礎上,表揚其閃光點,指出其缺點,并提出更高的期望值和要求。在面對丙級學生時,教師應該要適時地表揚和激勵,不斷發(fā)掘他們的優(yōu)點,激發(fā)他們的潛力,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不斷推動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學習的參與感,才能強化閱讀學習意識,提高閱讀的整體水平。
三、結(jié)語
總的來說,雖然當前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教學仍有許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與改進。因此,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中運用分層教學,可以有效地改變教學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實現(xiàn)預期的閱讀教學目標。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上,分層閱讀模式應當被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宋曉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
[2]張忠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快樂閱讀,201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