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
摘要:科學是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科學意識,和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本文從“以人為本”的情境教學設計出發(f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對“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學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最后,本文就 STEAM教育思想下小學科學教學的實施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實踐;STEAM教育理念
前言: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我國基礎教育教學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對提高學生的科學思考和科學探索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由于受“應試”的影響,我國的小學科學教育現(xiàn)狀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本文從 STEAM教育理念出發(fā),對如何做好小學科學教學工作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STEM教育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學設計要求
(一)重視情境教學設計 STEAM教育是科學、技術、工程、數(shù)學(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等英文詞匯的縮略語,它的教育特點是高度整合、跨學科等。在 STEAM教育理念指導下進行小學科學教學的設計,應充分考慮 STEAM理念的基本特點,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學性。而小學科學又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必須重視情境化的教學設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進而提高他們的科學探究意識。
(二)在“以人為本”的 STEAM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可以有效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并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適應自己作為“導游”的角色,在實踐中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使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探索、提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 STEAM教育理念下,注重學科知識的集成,充分考慮學生個人發(fā)展的需要,能更好地理解科學的重要意義和實際意義,并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為科學教育工作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策略
1.確保專業(yè)課程的合理配置
STEAM教育理念在國內的發(fā)展比較晚,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理論和運行模型。因此,在教學設計的實踐中,必須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使其發(fā)揮的價值最大化。鑒于 STEAM教育理念是以項目經驗學習為基礎的,我們可以從改變傳統(tǒng)的“分科”的視角出發(fā),來確保其合理的設置。目前,我國的小學科學教育普遍采用“分科”的教學模式,即生物、化學、物理等課程均由不同的老師來教授。這種教學模式下,各單元間的界線必然會逐步突出。因此,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積極組織教學,根據(jù)當?shù)亟虒W資源的特點,主動突破學科的限制,開發(fā)和編寫符合當?shù)亟虒W實際的科學教材,實現(xiàn)跨學科、系統(tǒng)的教學。
2.引入工程教學設計理念
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工程設計的教學理念,既能促進學生的科學思考,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采用工程設計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例如:在STEAM教育理念中,老師可以根據(jù)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向學生提供與課題有關的背景資料,讓學生通過團隊的方式,靈活地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并利用各種不同的知識和技術,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3.學科評估制度的不斷優(yōu)化
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以健全的學科評估體系為指導,以健全的學科評估系統(tǒng)作為實施相應的實踐教學的依據(jù)。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以此為依據(jù),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評估,并根據(jù)教學實踐的需要,對其進行優(yōu)化。例如:在實踐教學評估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測試結果,還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解決問題、觀察和應變的能力,確保教學評估的科學性。建立健全的學科評估制度,有助于指導學生自信心,促進科學素質的養(yǎng)成。
4.創(chuàng)新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探索興趣
STEAM教育理念的實施以學生的參與為基本要素,以課堂導入為起點。在新課開始時,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環(huán)境,引起認知沖突,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從而迅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建立問題情景,以學生當前的概念水平和智能發(fā)展情況為依據(jù),以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問題為切入點,以解決問題為背景,積極地進行知識建構。同時,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一種滿足感。
5.以團隊形式進行科學的探索性實驗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對各種實驗現(xiàn)象進行猜測和假設,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教學計劃,自主選取教材,進行科學探索,從而獲取對概念的感性體驗。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傾聽,適當?shù)匾龑W生進行探索性實驗,以達到對知識的體驗和對技能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
6.科學闡釋,獲取新的科學知識
在 STEAM教育理念中,解釋是產生新知識的一個過程。學生在做完實驗探索后,運用資訊科技對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及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交流,作出科學的解釋,并作出結論。在此階段,老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在面對各種解釋和結論時,首先要進行思考和區(qū)分,然后進行討論和溝通。通過老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運用新的知識來解答問題,從而提高數(shù)據(jù)的處理能力,提高邏輯思考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7.擴展新知識的遷移應用
擴展階段是 STEAM教育理念中新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的應用。教師鼓勵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或現(xiàn)象,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使學生能夠參與討論、合作、交流。通過對新知識的不斷加深認識,培養(yǎng)團隊合作、問題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使 STEAM教育理念的整體素質得到持續(xù)提高。
8.提高學生科學學習能力的教學評估
評估是 STEAM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學生的觀察和實踐為主要內容的探究課程。因此,教學評估應結合課堂教學,注重對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的評估,從而推動學生的科學學習。STEAM教育理念強調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對學生的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協(xié)作能力等進行評估。
結語:總之,在 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學基礎上,可以有效地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從確保專業(yè)設置的合理性、靈活地引入工程設計的理念、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學科評估制度等方面著手,使教學策略的實施效果達到最大,在提高科學教學的同時,又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崇岳.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神州,2020(4):120.
[2]陳昭東.STEAM教育理念下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性學習的能力[J].新課程導學,2021(1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