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秋生
《紅樓夢》的主人公賈寶玉最初同時擁有石性和玉質(zhì),石性是其本質(zhì),而玉質(zhì)是世俗賦予他的幻象。最終,他拋棄了自己的玉質(zhì),回歸了石性,棄俗緣,歸山林。石性最終戰(zhàn)勝了玉質(zhì),表達(dá)了作者對自然、本真的追求,故曰:“石者,實也?!?/p>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石代表原始自然,是不加雕琢的本真,玉則更多地被用來象征財富、地位和權(quán)力,是世俗欲望和社會規(guī)范的象征。故曰:“玉者,欲也?!?/p>
(洛奇獅摘自《新民晚報》2022年2月16日)
☉〔法〕安德烈·紀(jì)德
◎陳 陽譯
對我來說,選擇不是優(yōu)中選精,而是放棄沒有選中的一切。
我滿心恐懼地意識到,時光飛逝,就像白駒過隙;時間只有一個維度,而不像我所期望的那樣是一片廣袤的空間。時間只是一條線,我的種種欲望在這一條線上奔騰,難免彼此沖撞。
我只能選擇做一件事,如果做了這件事,我很快就會后悔沒有去做另外那件事。所以我時常站在原地,什么都不敢做。我心中狂亂,不知所措,就這樣一直張開雙臂不敢放下,就怕僅能擁有一樣?xùn)|西而失去其他的一切。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曉曉竹摘自云南人民出版社《人間食糧》一書)
☉慶 山
凡·高說:“愛情正如自然萬物,確有凋萎與萌發(fā),但沒有一樣?xùn)|西全然死滅。盡管有退潮與漲潮,但海洋依然是海洋。不管是對一個女人還是對藝術(shù)的愛情,都有倦怠虛弱的時候。我不僅把愛情當(dāng)作一種感覺,更當(dāng)作一種行動?!?/p>
人在戀愛之前與之后的差別,好比一盞未點燃的和一盞已點燃的燈之間的不同。燈擺在那里而且是一盞好燈,而如今它發(fā)出亮光,這才是它的真正功能。
這種認(rèn)知程度在一兩百年之前或之后,也是屬于靈性層面的。
(劉 振摘自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一切境》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