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銅梁區(qū)關工委 黃小兵 文/圖
邱光兵為孩子們講叔叔邱少云的故事
在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有這樣一個人,他積極配合全區(qū)“五老”,用優(yōu)良的作風感染青少年,用高尚的人格教育青少年,用豐富的經(jīng)驗培育青少年,用無私的奉獻關愛青少年。他就是重慶市銅梁區(qū)民政局副局長,邱少云烈士的侄子邱光兵。
邱光兵:不以是邱少云的親屬自居。
我出生時,叔叔邱少云已經(jīng)在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光榮犧牲了。雖然一生未曾與他謀面,但“在烈火中堅強,在烈火中永生”的事跡卻時時激勵著我。1984年,我如愿以償應征入伍當上了一名軍人。當我踏進軍營那一刻起,就暗下決心,我是英雄的后代,要以叔叔為榜樣,視紀律高于生命,不怕吃苦,甘于奉獻,練就好保衛(wèi)祖國的本領。1989年,我退伍回家務農(nóng),不以是邱少云的親屬自居,帶頭搞好生產(chǎn),盡心盡力公平公正為鄉(xiāng)親辦好事辦實事,深受鄉(xiāng)親擁戴和上級的好評。1993年,通過刻苦學習,我考上了招聘干部,分配到最偏遠的柏柳鄉(xiāng)工作。身份變了,但嚴格要求自己的作風沒變。在工作學習中,每每遇到困難,想到叔叔犧牲年輕的生命都不怕,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劉明靜:我把邱少云精神化作關心關愛學生的行動。
我是銅梁區(qū)少云鎮(zhèn)關濺小學的一名教師,學校坐落在國際主義戰(zhàn)士邱少云烈士的家鄉(xiāng)——少云鎮(zhèn)。邱少云精神早成為我們工作和學習的精神動力,在工作中我們把他愛人民、愛集體、愛祖國的精神化為關心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具體行動。2007年,我調(diào)到關濺小學任教后,發(fā)現(xiàn)部分留守孩子需要坐船渡過百余米寬的瓊江才能到達學校。面對學生家長無奈的眼神,我許下了“安全護送孩子渡江”的承諾。我把家從城里搬到鎮(zhèn)上,每天義務護送學生安全乘船過江,把自己年幼的孩子交給老人照顧,用14年的默默堅守,詮釋著一諾千金的含義和分量,被學生和家長們親切地稱為“渡娘”老師。讓我高興的是,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在學校的支持下,老師們自發(fā)組建了“渡娘”少云志愿服務小分隊,孩子們被平安護佑。2020年,我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歐譯鍇:當小小講解員加深了我對邱少云精神的理解。
我是銅梁區(qū)實驗一小邱少云中隊的一名隊員,從小聽著邱少云叔叔的故事長大。在我的眼里,邱少云精神就是嚴守紀律、幫助別人。還記得我成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的那一天,學校舉行一年一度的“傳承少云精神,做新時代好隊員”入隊儀式。我和200 名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邱少云烈士紀念碑前,緬懷先烈,聆聽英雄事跡。老師說,少先隊員要用行動銘記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弘揚與傳承英雄精神。在英雄面前,我戴上了鮮艷的紅領巾。2021年,我成為一名紅領巾講解員,深入領會邱少云精神,走近紀念館講述邱少云故事。通過一次次地講解,我更深刻地認識到邱少云精神就是奉獻自己,去溫暖照耀身邊的人,眼里有星辰大海,心里有繁花似錦,腳踏實地,胸懷遠方!今后,我要加倍努力,當好邱少云精神的紅色傳播者和宣傳員,讓邱少云精神成為龍鄉(xiāng)少年逐夢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