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
(山西焦煤集團山煤國際鋪龍灣煤業(yè)有限公司 山西 037104)
選煤工藝的選擇主要在于原煤、煤質特性、漂浮物等,所以在整個選擇設計中,原煤的煤質分析是工藝流程制定與設備選擇的重要參考數(shù)據(jù),而煤質數(shù)據(jù)的精準性能直接影響整個流程方案制定,還能間接地影響煤礦的開采。因此,煤礦企業(yè)要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煤質分析,從而依據(jù)精準的數(shù)據(jù)來選取科學的工藝。
選煤是提高煤炭應用質量的主要手段,根據(jù)用戶對煤炭質量的需求以及實際用途,在原煤中選取出符合要求的精煤炭,這一過程也被稱為洗煤。選礦工藝的選擇應充分了解原煤的特性,以便合理的選煤。對原煤進行科學分析,進而得出原煤的具體數(shù)據(jù),原煤數(shù)據(jù)是煤礦企業(yè)選擇設備與制定選煤工藝的重要參考。大多數(shù)煤礦企業(yè)的原煤類型主要為高熱值、高硫肥煤、高穩(wěn)定性。本次選擇某煤礦的原煤樣品進行相關實驗,并整理實驗結果的相關數(shù)據(jù),將實驗數(shù)據(jù)與原煤沉浮數(shù)據(jù)進行校正,進而得到工藝選擇需要的數(shù)據(jù)。具體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表2[1]。
從實驗數(shù)據(jù)表1可知,200mm-80mm的大塊煤中矸石含量為6.00%,灰分為38.00%,由此可知這種原煤為高含矸石煤;80mm-50mm的大塊煤中矸石含量2.00%,灰分32.00%,可以看出這種原煤為低含矸石煤;此外50mm-10mm含矸石量為45.00%,灰分含量為30.00%,而10mm-0mm含矸石量為33.00%,灰分含量為25.00%,說明正規(guī)大塊原煤中矸石含量較多[2]。此外,10.00mm以下的粒級原煤,粒級越小灰分含量越高,由此可知原煤細顆粒矸石含量較高,而且矸石容易粉碎。如表2所示,標準煤塊的沉浮與密度有著關系,密度在1.30kg/L時,占本級為29.00%,灰分為5.00%,浮物產率為29.00%,灰分為5.00%,沉物產率100.00%,灰分為29.00%;當主導密度在2.00kg/L時,占本級為25.00%,灰分為82.00%,浮物產率為100.00%,灰分為30.00%,沉物產率24.00%,灰分為82.00%;這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主導密度增加,灰分增加,原煤的矸石變多,其累計浮物產率增加。此外,密度1.50kg/L到1.80kg/L的產量相對平穩(wěn),灰分不超過40%,占本級卻逐漸變小,由此可知原煤的選擇與灰分有很大關系,當灰分處理11%理論值時,理論浮物最大產值為29.00%,沉物最大產值為71.00%,所以理論上選煤的主導密度在1.70kg/L-1.80kg/L,但是實際中在這個密度上下變動0.10是可以接受的,其灰分與占本級都較為合理,原煤是中等偏上的可選煤[2]。
表1 原煤篩選結果
表2 原煤浮沉綜合表
(1)確定選煤設備。選煤設備主要以原煤礦大小進行,其次根據(jù)原煤的大小挑選,原煤在150mm-13mm之間,大型原煤礦選取重介質淺槽器,小型選取重介質旋流器。原煤大小全部在50mm-1mm之間,且是小型煤礦,則可以選擇重介質旋流器,大型煤礦選取兩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在1mm-0.15mm之間小型煤礦選取螺旋分選器,大型煤礦煤泥分選機。原煤小于0.15mm采用快開式壓濾脫水,大型煤礦加上過濾機。
(2)完善選煤工藝流程。第一原煤分篩。在生產車間將原煤進行分篩,大于200mm的原煤進行分揀,將其送入專屬的倉庫中,將小于200mm的原煤再次運送至分選中心。第二煤塊分級與選取。煤塊在13mm-200mm之間的煤塊進行二次篩選,由上述實驗可知,200mm-13mm之間的煤塊含矸石較多,先進行脫泥再進行篩分,篩分時使用重介質淺槽器,將矸石與精煤進行分選,將13mm原煤送入篩末煤脫水系統(tǒng),再經(jīng)過一系列的處理形成末端產品。其次,將200mm-13mm再次進行細化分配,將其分為200mm-80mm大塊煤,80mm-50mm中等煤塊,50mm-13mm小塊煤,針對每種煤的大小將煤進行相應的處理[3]。若原煤質量較大,可以使用顎式破碎機將大塊的原煤以及矸石進行破碎處理,使其能夠滿足選煤設備需求。
(3)階段性排矸石。將原煤以及矸石的密度作為篩選指標,將混合有原煤投入重力選煤設備中進行篩選,能夠有效過濾出其中的矸石,在選取精煤的同時,產生一種質量稍差于精煤的中煤,進而避免資源浪費,提高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
在選原煤時,加入的原煤中,重產物含量約占50%左右,若按傳統(tǒng)重介工藝,一段旋流器先出精煤產品,一段旋流器的處理能力因底流含量較大而受到限制,一段旋流器的選型就會增加,非常不經(jīng)濟。采用一段重介式旋流器先排出矸石,可減少矸石的泥沙沉積,對后續(xù)分選和煤泥系統(tǒng)非常有利。其中一段旋流器首先排出矸石,其輕產物進入二段旋流器分選,使輕產物的分離和分離成為可能,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提高精煤產品的收率。
(4)介質回收。固定篩下合介在洗精煤預脫階段需要分流,部分合介在經(jīng)歷其他清洗、矸石脫介還會繼續(xù)混合送入合介。并將其他階段的篩選與稀介混合后送至稀介桶內,使稀介原煤繼續(xù)通過磁選機,精煤礦進入介質桶,尾礦脫泥當作潤濕水可以繼續(xù)使用。此外,氣浮選煤是一種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的選煤方法,應適當降低煤泥入浮上限,以降低煤泥入浮量。對于浮選粒度為0.3mm-0mm的粗煤泥,0.3mm以上的粗煤泥在浮選過程中,由于攜帶氣泡能力不足,容易在尾礦中丟失,造成資源浪費。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精煤,保證精煤產量,只有采用粗煤泥重力分選和細煤泥浮選聯(lián)用工藝,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精煤,保證精煤產量。水介質旋流器能夠簡化介質回收處理的流程,能夠有效降低選煤設備需求量,其自身沒有多余的部件,系統(tǒng)相對簡單,能夠有效節(jié)約企業(yè)成本。該設備與其他選煤設備具有較高的兼容性,并能夠實現(xiàn)大批量原煤的處理,但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局限,即同時產出一種礦物。
(5)脫泥篩選取。在原煤小于0.5mm時,考慮到沉浮與灰分性,一般采用3mm的脫泥篩,由上述實驗可知3mm-0mm之間的原煤含泥量較大,將其從原煤中脫去可以極大地減少重介旋流器的工作量,進而減少設備的使用量,減少企業(yè)運行成本。其次,原煤細粒含量很高,先將其過濾部分,其次再使用RC煤泥分選機和螺旋分選機組合進行有效分選,以降低運行成本。螺旋分選機的分選上限是3mm,3mm以下的煤進入螺旋分選機,可以最大限度發(fā)揮螺旋分選機分選成本低的優(yōu)勢。
(6)粗泥煤工藝。粗泥煤一般歸屬于3mm-0.3mm,根據(jù)輕物質的不同來選取重介旋流器或RC煤泥分選機精選,螺旋式分選機對密度在1.6kg/L以上有效,當主導密度在1.6kg/L以下時效率變低。在實際應用中,僅采用螺旋分選機無法產出精品煤,但是其脫硫效果好,操作簡單,加工成本與投資成本較低,是3.00mm-0.30mm粗泥首選設備。RC煤泥分選機與干擾床分選機應用原理相似,主要以原煤密度進行分離,在原煤升流的過程中根據(jù)原煤輕重進行分離,但是其不能處理尾礦,而且洗出來的精品煤會混入煤灰,煤灰的含量較高會造成矸石超標,致使資源浪費。因此,將兩個設備串聯(lián)使用,使粗泥原煤直接洗選出精品煤。利用搖床選煤法能夠有效實現(xiàn)對粗煤泥的處理,該方法操作較為簡便,并能夠在選煤過程中,回收所產生的硫鐵礦,減少選煤工作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同時為化工等產業(yè)提供原料,但該方法處理效率較低,并且需要較大場地才能開展工作。
(7)0.6mm分級泥煤。RC型煤泥分選機主要分選的顆粒為4mm-0.125mm,在實際應用中,粒度一般在1mm-0.5mm之間的分選效果最好,是機器的上下限值的4倍,而且RC煤泥分選機對EP值在0.07-0.09之間的分選精度較差。此外,設計0.6mm粒徑的螺旋分選機主要為0.6mm-0.3mm的泥煤做二次分選,使泥煤進一步精選。此外,粗煤泥回收后的溢流和篩下水由濃縮機進入壓濾機脫水,再將回收的煤泥轉至刮板,再混入末煤產品中,作為循環(huán)水存在。
(8)電力選煤法。在選煤過程中,應用范圍較為廣泛的兩種方式為跳汰或重介質選,但兩種方式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電力選礦法在應用的過程中,通過高壓電廠配合其他立場的作用,根據(jù)不同質量煤炭電介質以及導電率的差異,以實現(xiàn)對精煤的選取。除此之外,還可以用過放射光纖對原煤進行照射,根據(jù)結果反映出原煤硬度、摩擦系數(shù)以及形狀進行選煤。應用上述方法進行選煤時,能夠有效降低選煤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并且能夠使精煤質量的品位得到提高,進而保證回收率。在多數(shù)情況下,電選設備電壓使用高壓直流電充能,其最大有效處理顆粒寬度為2mm以內,應用與選煤工作中時,能夠提高到5mm。
(9)浮游選煤法。該方法適用于0.5mm以下的煤泥,根據(jù)煤炭以及其中雜質表面的性質差異,使用不同種類的藥劑進行浸泡,不同性質物質會與藥劑產生反應,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性,進而實現(xiàn)精煤與雜質的分離。在使用浮游選煤法時,疏水的煤粒能夠附著在水泡或氣泡上,而親水的矸石顆粒則會沉淀至煤漿底部,進而實現(xiàn)兩者的分離。煤炭以及雜質是否疏水,取決于其表面分子與水分子作用的程度,也就是物質水化作用,利用這一性質進行選煤,能夠有效保證精煤選取量。
煤質分析所包含的工作較多,具有較高的難度,為確保工作人員可以勝任自身工作,應做好全面分析,以理論培訓作為基礎,加強相關國家標準知識培訓,促使工作人員可以對操作規(guī)范有著更為充足的掌握,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及效率,改進傳統(tǒng)工作階段所面臨的問題。而且在實際進行培訓階段,可以提升職工的責任感,引導員工樹立質量意識,在工作中嚴格遵循工作標準,更加科學有效地展開工作。在實踐培訓工作開展階段,還應該通過多種舉措的建立,有效加強生產監(jiān)督管理,嚴格控制生產過程,保證質量提升的同時,加強工作質量監(jiān)督管理。以改進設備管理作為基礎,開發(fā)一系列科學設備管理程序,增加設備檢查頻率,促使設備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狀態(tài)。而且工作人員在實踐工作階段,應及時總結工作運行情況,針對存在問題的區(qū)域,應建立多種措施進行優(yōu)化處理,嚴格按照工作標準展開,減少煤質樣品污染,保證核心運輸工作符合相關標準。對于管理人員及負責人,其在參與工作階段,應接受各種合理化建議,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在檢驗煤的質量階段,遵循測試標準的同時,還應該在實踐中改進采集和采樣工作,保證其精準度,避免存在系統(tǒng)誤差,使得自身檢驗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社會經(jīng)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背景下,煤質分析相關工作得到廣泛重視,要想切實改進實踐工作存在的問題,應加強對檢測方式創(chuàng)新的認識。例如,對于檢測工作經(jīng)常使用的設備,若檢測階段存在問題,則會出現(xiàn)檢測不準確的情況,甚至設備污染檢測樣本。因此,在檢測階段,為減少環(huán)境污染及設備問題,應實現(xiàn)分析煤質中的硫元素,在進行碳氫實驗階段加入一定量催化劑,保證檢測結果精準度,以煤質分析提升工作效果,促使煤的利用率得到保證。
煤質化驗無法實現(xiàn)對所有煤進行檢測,只能通過樣本的選擇檢測。所以,在此環(huán)節(jié)開展工作階段,需要利用少量煤樣反映煤的整體形式,這就要求保證采樣的合理性,盡可能的選擇具備代表性的采集樣本,避免在同一位置重復采樣而無法將其代表性展現(xiàn)。通常情況下,煤炭的分級以煤的灰分作為指標,進而通過合理化分級擬定方案,以便于提升整體優(yōu)化效果,杜絕影響及限制的同時,發(fā)揮檢驗的作用。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優(yōu)化多種工作階段,應適當?shù)倪M行規(guī)范化控制,以便于合理對煤炭進行采樣,提升煤質化驗的準確性,實現(xiàn)更加合理的控制煤的價格,避免選擇采樣部位不準確而產生過于嚴重的影響。
本文涉及的實驗案例主要以民用為主,而且原煤是屬于不粘煤可以應用在發(fā)電、發(fā)熱、重工等應用。通過對原煤的全面分析,確定選煤工藝需要的主要設備,既能有效提高精煤的產量,又能充分保證精煤質量。此外,還需要完善選煤流程,選取組合選煤設備,并針對原煤塊大小與粗泥煤分級制定RC煤泥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