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田
葉圣陶與龍榆生手札,寫于20 世紀50 年代,知會收到《近三百年名家詞選》討論古典文學的普及問題,文辭簡練,書法“高韻深情,堅質(zhì)浩氣,寓剛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勁于婉媚之內(nèi)”,代表了葉圣陶毛筆書寫的實際水準。
讀葉圣陶《旅途日記五種》,沒有看到他記錄自己的寫字情況,想必葉公以后的日記也不會記錄自己的寫字體會或與他人手札的書法構(gòu)思。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再有四九之變的時代屬性,他似乎告別了傳統(tǒng)士大夫的書法心態(tài),一心一意投身于新國家的教育體制改革、新的教科書的編寫、新的文化理想的實現(xiàn)。然而,畢竟是飽讀詩書的傳統(tǒng)讀書人,從弱冠開始的筆墨體悟,以及對毛筆書寫的癡迷,葉圣陶默默感受著書法的文化力量,可以不去縱論,但,能夠沉入。
劉征在《葉圣陶關于編寫中學語文教材的論述》一文中寫到葉圣陶的選文標準:文質(zhì)兼美,堪為模式,與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之增長確有助益。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葉圣陶的書法。供學生學習的范本必須“文質(zhì)兼美”,文人寫字則是“文墨兼優(yōu)”。劉征與葉圣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事,他常去葉圣陶家中拜望。劉征說,葉老的書法樸厚、沉實,骨肉相見,內(nèi)涵豐富。我信口詢問,葉公的《旅途日記五種》為什么沒有寫到寫字的事情。劉征笑起來,告訴我,葉圣陶先生這代人,都有一副好筆墨。筆是工具,字是載體,用筆用字,寫成的文章才是他們的熱愛。
言學、言事,“雅意可感,欣然命筆”,就是葉圣陶書法的本質(zhì)。他與龍榆生的手札,言辭真摯,禮數(shù)周到,強調(diào)當代人整理古典文學需要有準確的注釋和說明,“則益人至多”。
手札是文人書法的代表。在葉圣陶的手札中,可以領會一代文人、學人的文化深度和精神風貌,從書法視點看去,其中的“高韻深情,堅質(zhì)浩氣”,特別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