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畫棟的亭臺樓閣、富麗堂皇的宮殿、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建筑常常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游記中??墒?,很多同學(xué)筆下的建筑是這樣的:
“金碧輝煌”派
1.我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
2.我們剛進(jìn)入這座古典園林,就被一幢幢金碧輝煌的建筑物吸引了。
“紅紅”辣評:“金碧輝煌”可以用來形容宮殿,可若是用在園林建筑上,不免讓人匪夷所思?!敖鸨梯x煌”不是萬能詞,不能用于所有的建筑!
“走馬觀花”派
1.我們走過了竹林、狀元橋,看過了鳥語林,還欣賞了古時候人們的住所……以后有機(jī)會,我還要來一趟。
2.登上電視塔的高速電梯,我被嚇壞了,只覺得恐怖不已。
“紅紅”辣評:此時,我的頭頂飄來了無數(shù)個問號……描寫應(yīng)該做到詳略得當(dāng),而不是一筆帶過哦!
“美麗極了”派
1.廣場大極了,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美麗極了。
2.亭子旁有一假山,四處環(huán)繞著碧綠的樹木,美麗極了。
“紅紅”辣評:喂,不走心的小游客,除了“美麗極了”,你就無話可說了嗎?
“不知重點(diǎn)”派
終于到了陶藝館,館內(nèi)擺滿了千奇百怪的陶瓷。一條幽深的木樓梯盤旋而上,我真沒想到,在這里還要爬樓。我一步一步地挪動著小胖腿,累得氣喘吁吁。
“紅紅”辣評:爬樓不是重點(diǎn),陶藝館才是!快快轉(zhuǎn)過筆鋒,寫一寫?zhàn)^中特色吧!
見“紅紅”不停地?fù)u頭、搖頭,再搖頭,小筆頭們抱頭痛哭。其實(shí),大家不必懊惱,因為“紅紅”已經(jīng)為你們想好了寫作妙招。
讓筆下的建筑與眾不同的秘訣
第一招:充分了解
游覽建筑時,你是否只是匆匆一瞥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走到它的身邊去看一看,看它的顏色,看它的造型,看它的特征;通過各種方式,走進(jìn)它的心里去聽一聽,聽它的歷史,聽它的故事……只有充分地了解過后,你才有可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它。
第二招:加入對比
描寫建筑時,要巧妙地“里應(yīng)外合”——既要描寫它的外觀,也要展現(xiàn)它的文化內(nèi)涵。此外,我們還可以加入對比手法,比如:將建筑的遠(yuǎn)景和近景進(jìn)行比較,將你眼中的建筑與他人眼中的建筑進(jìn)行對比,將不同地域中的同一類建筑進(jìn)行比較……有比較,就會產(chǎn)生差異,也能更加立體地表現(xiàn)建筑的特點(diǎn)。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墻壁白色。有些室內(nèi)墻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
——《蘇州園林》葉圣陶
第三招:轉(zhuǎn)換視角
在本刊今年第3期《喜歡春天的理由》中,我們分享過一種切換視角的寫作方法——用萬物的視角去觀察春天和人物。描寫建筑時,你也可以借鑒這種思路。試一試,以建筑的視角去看待游客和世界,你會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小房子總是很開心,因為它被蓋在小山頂上,可以看到四周鄉(xiāng)村的景色。早晨,它看著太陽升起。晚上,它看著太陽落下。一天又一天,每一天都和前一天有些不同……一個接一個的夜晚,它看到月亮從瘦瘦的新月長成胖胖的滿月,又從胖胖的滿月變回瘦瘦的殘月……
——《小房子》維吉尼亞·李·伯頓
優(yōu)秀段落賞析
海珠橋的形狀有點(diǎn)兒像上海的外白渡橋,但是比外白渡橋長,在河北的一端連接著維新路,長堤還在它的下面。橋下有汽車,有行人。我每天走過那一段的時候,就覺得我的腳一步一步地踏在別人的頭上。
這道橋并不是一個整塊,它是一道活動的橋。橋中間有一條長的裂縫,從這里可以看見河水的流動;有時候大船經(jīng)過,橋就從這里分裂開,成了兩段,高高地向天空舉起,就像起重機(jī)的杠桿一樣。
——《海珠橋》巴金
從對比中彰顯海珠橋的特征。
在描寫時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聯(lián)想,建立人與橋之間的情感關(guān)聯(lián)。
一句話點(diǎn)明海珠橋的特點(diǎn),讓讀者發(fā)現(xiàn)它的與眾不同。
使用恰當(dāng)?shù)男揶o手法,讓讀者更加生動地了解海珠橋的外形特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