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來森
微信朋友圈中,一微友發(fā)了一句話:“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彼^“素與簡”,概括為一個詞,就是“簡素”。
“簡素”者何?簡約、樸素也。簡約,就是汰除“多余”;樸素,就是去掉“多飾”。
生而為人,難免有所追求,特別是年輕的時候。陀思妥耶夫斯基說:“要表現(xiàn)自己,突出自己,在人群中冒尖,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自然規(guī)律。這是個人的權(quán)利,個人的本質(zhì)和生存法則?!闭\然也。而所追求者,無非有二:一是利,二是名。前者,是滿足物質(zhì)的需要;后者,則是滿足精神的需求。
逐利追名,人之欲存焉,本無可厚非。
再者,古人還講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然取之無道,便會走上歪路,路不正、傾斜,就難免跌倒,一不小心,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逐利過甚,逐利無道,所得之“利”即是多余。唯汰除之,方可得一“簡”字。
逐利如此,求名,亦是如此。
我們常說“名實相符”,又說“名者,實之賓也”,可見,一切都是以“實”為中心的。有幾分“實”,就有幾分“名”,“名”永遠是依附于“實”的。若然名實不符,那“名”,就是“虛名”,就是“偽名”,而虛偽的東西,是終有一天被戳破的,而一旦被戳破,那就不僅僅是徒有虛名的問題,有可能即會身敗名裂矣。所以說,求“名”不妨,但一定要名實相符,否則,名聲再大,對于一個人來說,亦是“多余”。
物質(zhì)上,滿足于日常生活所需,即足矣;名聲上,正身以立名,即可矣。
花花世界,世界之所以“花花”,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多飾”。
女人,喜歡化妝,化妝是為了使自己變得更美,美則美矣,可一個人的真面目、真正的美,卻被遮蔽了。一個人,為了獲得好的名聲,不惜自我吹捧、沽名釣譽,名聲得到了,可“真我”卻喪失了。一個社會,為了獲得表面的繁榮,不惜弄虛作假,虛報成績,夸大現(xiàn)實,最終,“假作真時真亦假”,真假難分,混淆了是非,也混亂了社會。如此種種,都是因為“多飾”所致?!帮棥敝^度,則虛,則偽,則“多余”矣。
而真正漂亮的女人,或者說,女人漂亮的極致,是素面朝天,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一個人,真正好的名聲,是名實相符,是以德立名,是本真的表現(xiàn)。
因之,去掉“多飾”,方得本然。這就是“素”。
簡素,是什么?是一種本真,是一種洗盡鉛華的返璞歸真。簡素的本質(zhì),在于修養(yǎng),在于治理。它是一種境界,一種生活的境界,一種生命的境界,乃至于一種社會的境界。簡素的境界,一旦抵達,一切,就變得簡單了,樸素了,像大自然一樣,袒露著自己的本來面目,安安靜靜地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給自己一份明凈,給世人樹一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