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王曉林
(1 桓臺縣中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6400 2 桓臺縣中醫(yī)院/腦病科 山東 淄博 256400)
當前導致腦梗死患者失去自理能力的原因即為偏癱、功能障礙,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明顯影響。經研究表明,對于腦梗死患者在出現(xiàn)對應的管理時,通過進行中醫(yī)針灸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致殘效率,本文通過進行對腦梗死進行中醫(yī)護理,具體研究情況如下。
選取本次收治的存在肢體功能障礙的腦梗死患者,患者人數(shù)共計50例,每組數(shù)量分別為25例。對肢體功能障礙患者采用隨機分組,常規(guī)組、試驗組人數(shù)分別為25例,并采用傳統(tǒng)訓練、中醫(yī)護理訓練模式。常規(guī)組的患者年齡在55-75歲之間,其年齡平均值為(65.73±1.24)歲。實驗組的患者年齡在54-76歲之間,其年齡平均值為(66.53±1.36)歲。根據(jù)對比兩者相關參數(shù),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對于常規(guī)組來說,采用傳統(tǒng)腦梗死患者的護理方式,對其臨床效果進行觀察。首先應進行循證護理計劃表的制定。通過采用健康宣教、出院護理等多種方式進行護理計劃的制定。創(chuàng)建醫(yī)護責任小組,通過對科室醫(yī)護人員進行統(tǒng)計,并對醫(yī)療小組采用整體護理方式,每個責任小組包含5名護士、2名醫(yī)生,每個責任小組負責15張左右的床位,做好日常理療。
第一,采用醫(yī)護查房一體化模式,確保直觀、準確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動態(tài)發(fā)展情況,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療方式,并重點加強對危重患者的查房力度,并及時了解患者的醫(yī)療需求。完善值班制度,在值班過程中應由醫(yī)療小組組長對相關工作情況進行督導、安排,完善就診需求。采用醫(yī)護一體化分層模式以此來承擔護理過程中的風險,提升護理質量。
第二,重視早期訓練。對于患者來說,在發(fā)病第2日整體生命體征相對平穩(wěn),通過進行肢體緩慢訓練,并做好患肢的管理,通過緩慢進行按摩,有效伸展癱瘓肌肉,在松弛關節(jié)、周圍纖維組織的同時,改善淋巴以及血液訓練,促進腦梗死患者的新陳代謝管理。在刺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同時,避免腦梗死患者出現(xiàn)肌肉萎縮的情況。
第三,做好肢體被動訓練。在癱瘓早期,進行活動訓練,首先活動大關節(jié)、其次活動小關節(jié),保證運動幅度增大,并保證節(jié)律性,避免出現(xiàn)其他沖擊性動作,保證動脈輕柔。
第四,肢體功能障礙管理。通過注意患肢的位置、放置功能,采用側臥位、仰臥位,在保證病情穩(wěn)定的同時保證腦梗死患者的管理。在簡單屈伸的同時,保證合理適度的進行活動,避免腦梗死患者出現(xiàn)肌肉損傷、關節(jié)損傷情況。每次應2-4次的進行活動,每次時長在30分鐘,在結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人體的足三里、合谷等,促進腦梗死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
第五,下床主動活動訓練。在早期進行活動中,通過進行鍛煉,并增強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信心。在增加鍛煉時間的同時,做好輸液前、輸液后訓練。逐漸增加活動量,做好全身擦浴、按摩,以此來改善腦梗死患者的水腫情況,促進腦梗死功能恢復。
第六,日?;顒佑柧?。腦梗死患者出現(xiàn)明顯意識障礙,在發(fā)病日進行活動訓練,通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刷牙、吃飯的訓練,依據(jù)腦梗死患者的不同階段進行對應支持、鼓勵,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性。
第七,做好心理護理。通過觀察腦梗死患者的心理反應,給予針對性的調整,做好腦梗死患者的心理評估,采用對應的心理措施,講解腦梗死患者的疾病發(fā)生情況,保證言語誠懇。在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配合的同時,取得對應溝通。
第八,后期干預。對于腦梗死患者來說,具備初步的自理能力。一部分無法行走的患者,應保證能夠獨立行走。
對于實驗組患者來說,在此基礎上給予中醫(yī)護理模式。
補陽還五湯飲片組合,成分有:主方:黃芪30g 歸尾6g 赤芍9g 地龍9g 川芎9g 紅花9g 桃仁9g 加減治療。
針灸部分:首先選取患者的太沖、內關、三陰、八邪、地倉等穴位進行提插,其每次為30分鐘,1天1次。選取患者肩井穴、曲池穴、天泉穴、內關穴等,隨后選取尺澤、合谷穴,并進行穴位消毒。通過進行患者穴位消毒,并在消毒之后進行施針,連續(xù)進行3周治療。推拿手法包含揉法、點法等。
(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定。(2)兩組患者腦功能和肢體功能比較。(3)NIHSS評分比較。
通過對比,實驗組的相關評分優(yōu)于常規(guī)組。
表1 常規(guī)組和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分析
護理前、護理后肢體功能分別為 5.2±1.0、6.3±2.1,實驗組患者的功能明顯提升。
表2 常規(guī)組和實驗組相關功能評分比對
通過對評分進行比較,實驗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整體效果較好(P<0.05)。治療后常規(guī)組的神經功能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11.27±2.13、72.74±0.31,實驗組的神經功能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6.72±2.13、91.11±0.12(t=0.2829、5.2349、0.2892、4.0429)。
表3 常規(guī)組和實驗組治療前后其神經功能相關評分比對(分,
對于腦梗死患者來說,作為常見腦血管疾病、神經功能障礙?;颊叱R姷陌Y狀即為肢體功能障礙,輕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重者出現(xiàn)明顯的癱瘓,嚴重者將會出現(xiàn)悲觀情緒,導致生命受到危及。
在現(xiàn)階段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群中中風發(fā)病率高,腦卒中一般發(fā)于60歲以上人群,伴有冠心病、粥樣硬化、糖尿病等多種病癥,臨床特征表現(xiàn)為頭暈、肢體麻木、頭痛等多種癥狀,在傳統(tǒng)藥物治療中,治療效果有限。
氣虛血瘀型中風患者受患者自身氣血虛的影響,由于血液循環(huán)受到阻礙,病理因素中“虛、火、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目前臨床上對于中風后遺癥基礎上缺乏有效措施。在此同時進行針灸,通過進行針灸能夠改善中風后遺癥患者的經絡,在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時患者情況患者情況應明顯變好。
對于老年腦梗死患者來說,病程較長整體致殘率也逐漸提升。腦梗死的出現(xiàn),直接造成了重大干擾。采用康復護理模式,在進行對應的運動鍛煉時能夠促進病灶以及健側腦細胞的重組,在此同時患者發(fā)病3個月基本能夠恢復。在做好對應的管理時,采用康復護理能夠緩解腦梗死患者負性心理情緒,在做好主動、被動訓練的同時,能夠促進肢體恢復,減少肌肉萎縮情況。
腦梗死作為“中風”范疇,目前腦梗死的病因即為氣機不同、血行不暢。在進行治療時,應以活血通絡為主要原則。在進行中醫(yī)護理的同時,對腦梗死患者進行針灸、推拿能夠促進腦梗死患者的氣血調整以及經絡疏通。通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陰陽調節(jié),為促進肢體偏癱功能恢復的同時能夠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等不良情況,并促進血流量的調整。通過做好中醫(yī)情志護理,以此來消除腦梗死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并促進氣血恢復。通過進行針刺,在進行按摩時采用按、揉、擦等,能夠促進神經恢復。
腦梗死目前來說,7成以上患者容易出現(xiàn)偏癱。通過進行常規(guī)護理、治療,給予中醫(yī)護理,效果相對較好。腦卒中的出現(xiàn),直接造成了重大干擾。 在使用補陽還五湯作為主方,黃芪30g歸尾6g赤芍9g地龍9g川芎9g紅花9g桃仁9g,隨后進行藥物的加減治療。黃芪屬性溫,同時味道濃厚能夠起到補氣的效果。當歸相比較黃芪來說生血速度緩慢,在黃芪、當歸結合應用的同時能夠互補,補充患者的氣血虛。赤芍相比較來說,性微苦,同時屬寒,能夠起到良好的清熱涼血的作用。川穹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行氣止痛的過程中能夠有效補充氣血。地龍、川穹、紅花、桃仁等多個藥物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的同時,能夠起到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在改善中風患者血液流通的同時能夠促進循環(huán)改善,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通過對比,實驗組的相關滿意度評分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通過進行比較,實驗組的神經功能以及肢體功能在護理后都得到了一定提升,二者具有一定差異(P<0.05)。綜上所述,采用中醫(yī)護理模式在現(xiàn)階段腦梗死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