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良
【摘要】二十一世紀,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在與時俱進。近年來,根據(jù)教育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新課程改革?!缎抡n程標準》要求教師從傳統(tǒng)的傳授角色轉(zhuǎn)變?yōu)榻逃^程中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而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關(guān)鍵在于讓學生“親其師”。
【關(guān)鍵詞】關(guān)愛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學生;親其師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要求教師從傳統(tǒng)的傳授角色轉(zhuǎn)變?yōu)榻逃^程中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要以各種方式調(diào)動和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自己精心設(shè)計的環(huán)境中進行探索,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遞者,而是學生的同伴、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和幫助者。因此,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讓學生“親其師”,顯得尤其重要。那么,應(yīng)當如何讓學生“親其師”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熱愛本職工作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教師,其根本任務(wù)是教育人,應(yīng)當熱愛教育工作?!皫熣?,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逃蟠龠M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熱愛教師職業(yè),懂得教學藝術(shù),才能為培養(yǎng)下一代盡心盡力。
二、關(guān)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教師只有洋溢著全身的愛,學生才會以愛回報。教育學生是個艱巨的靈魂塑造工程,教師在培養(yǎng)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必須有愛。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但卻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破碎,不復存在?!比绾握嬲P(guān)愛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給學生一枝花,學生不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你給學生一塊冰,學生卻會感覺到冬天的嚴寒。因此,我們必須牢記克魯普斯卡婭的話:“光愛還不夠,必須善于愛?!睂τ趯W生,我們不但要愛,而且要善于愛,要注意愛的方式。
學生的性格不同,愛的方式不同。對于外向型的學生,他們的心里活動傾向于外部世界,比較活潑、開朗而善于交際,教師可以隨時指出他們的缺點,他們非常樂意接受;而對于內(nèi)向型的學生,他們的心里活動傾向于內(nèi)部世界,比較沉默,富于想象,孤僻而難于順應(yīng)環(huán)境,教師就不能隨便批評他們,因為有的他們經(jīng)不住批評。筆者任教班有一學生,他各個學科的基礎(chǔ)都比較扎實,但書寫潦草。針對這種現(xiàn)象,筆者便找了他談心。筆者首先肯定他的優(yōu)點,然后分析他的不足,鼓勵他練字,而且還時時督促他。在他的努力下,終于有了進步。
三、善于寬容學生
善于寬容學生是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何謂寬容?有人說:“寬容就是去擁抱學生,讓他覺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寬容就是去包容學生,讓他覺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卻沒有揪住不放;寬容就是允許學生反對,讓他覺得你不是學習的權(quán)威而是學習的伙伴……”筆者還想說,寬容就是平等,寬容就是理解,讓學生覺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師而是跟他們無話不談的朋友;寬容是一種仁慈的愛;寬容是一種信任和激勵。
例如,學生忘記擦黑板時,筆者會俏皮地說一句:“黑板還沒擦臉呢,怎么好意思出來見人呀?”值日生會心一笑,馬上奔上講臺。學生打瞌睡時,筆者會說:“你怎么跑去見周公了呀,周公他老人家還好嗎?”學生大笑,一時睡意全無。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怎能不忘事,怎能不貪睡呢?良藥苦口利于病,但學生更樂意接受甜藥。事實證明,在很多時候,教師在與學生相處、交往的過程中,教師的寬容會使學生的內(nèi)心受到感化,會收到神奇的效果。
四、尊重學生
愛默生說:“教育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給學生愛?!弊鹬貙W生,十分重要。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F(xiàn)在的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都很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根據(jù)這種心態(tài),合理運用表揚與批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guān)注,他們就會打開無形的心理防線,就會親近教師,與教師交往。因此,教師要經(jīng)常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適時的表揚。
如,學生小林一直有小偷小摸的不良行為,村里群眾的莊稼、家里的物品等,群眾或家人對他,不是罵就是打,但他依然沒有改過自新的表現(xiàn)。經(jīng)筆者了解,小林的父母離異,他的父親在外打工,一年沒回家?guī)状?,電話沒打回幾次,生活費也沒寄回,年邁的爺爺奶奶與他的父親矛盾重重;小林一直一個人獨自生活,是一個沒有得到愛和家庭溫暖的學生,個性很要強。針對這種狀況,筆者把他找來,尊重他,不傷他的自尊心,一句話也沒有說他的不是,讓他放學后一起參加勞動,與他談心,讓他明白勞動的意義。晚上用餐時,筆者往他碗里夾菜,讓他感動得熱淚直流。就這樣,在筆者的關(guān)愛與尊重下,筆者與他建立了平等、信任的感情基礎(chǔ),再適時引導他改掉不良習慣是自然而然的事。后來,小林變了,變得陽光活躍、助人為樂。
此外,上好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喜歡聽你的課也非常重要。正所謂“愛屋及烏”,課上得好,學生喜歡了,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喜歡這個教師,便樂意與這個教師接近,樂意與教師談心,把教師當作朋友。這樣就有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消除師生間的隔膜。
五、注重師生交往
教育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切有效的學習活動的進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上的。交往是人類特有的相互溝通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行為,是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不能脫離的一種活動。交往是一門藝術(shù)。對于教師而言,與學生的交往顯得尤其重要。那么,應(yīng)當怎樣進行師生交往呢?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面對面談話式。這是最直接、最傳統(tǒng)的溝通方式。師生面對面交談,溝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見影。面對面交談時,師生的空間位置關(guān)系有如下幾種:師坐生站、師站生坐、師生共站、師生共坐等四種。筆者認為,后兩種比較好,師生共站或師生共坐,體現(xiàn)了師生間的平等,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這樣有利于教師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心。
2.作業(yè)溝通式。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不應(yīng)滿足于對和錯的判斷。作業(yè)本也可以成為師生溝通的重要途徑。如,教師可在作業(yè)本上寫道,“加油,孩子!”“希望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進步”“本次作業(yè)做得很好,希望繼續(xù)努力”,等等,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電話溝通式。一個電話,一聲問候,拉進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做學生的朋友,這樣學生就更樂意向教師傾訴自己的心聲,師生間更加和諧。
只要教師用真心去貼近學生,用真情去感染學生,用真誠去教育學生,就會形成師生間的心理相容,就能讓學生更好地“親其師”,使教育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管樹青.如何真正關(guān)愛學生[J].新教育網(wǎng),2008(10).
[2]魏書生.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M].漓江出版社,2008(4).
[3]李如密.教學藝術(shù)論[M].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9).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