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吳限 實習記者 魯哲
“總部總部,我在竹子園大頂子上,這里一切正常?!币簧砻圆史⒁浑p解放鞋,按計劃巡山、護林,是曹春成每天必做的工作。林場位于山東省鄒城市十八盤山,因有十八盤臺階而得名,上山的道路崎嶇險折,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摔下山崖。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曹春成和妻子李玉玲堅守了35年。
海拔400多米,既不通水電又沒有手機信號,面對傷病、孤獨、勞累、危險,他們35年如一日堅守在這深山老林里,每天按時在對講機里“簽到”,按計劃巡山護林,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崗位。作為“林二代”,53歲的曹春成早就習以為常:“我也是一棵樹,在山里扎下了根。能守護好這些老伙計、為后人留下一片綠是我最大的心愿?!?/p>
“栽棵樹比養(yǎng)個孩子都難?!?5年前,18歲的曹春成接父親的班來到林場工作,一干就是一輩子。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該林場屬差額事業(yè)單位,設(shè)施建設(shè)無資金,造林經(jīng)營無經(jīng)費,職工工資無來源,職工每人2畝7分地算是全年工資?!爸荒芊N不能伐,守著它們有啥用?”年輕的曹春成干了沒幾天就想打“退堂鼓”。父親卻告訴他:“守住這片林子,是給后代攢福分,也是為自己積功德?!?/p>
“剛在這干的時候沒有路,只能用擔子挑水喝。大雪紛飛的,下不去山,在山上一困兩三個月,這想到都是掉淚的活。山底下有多冷,山頂上比這多冷五六度,凍得手發(fā)腫,沒好過。頭上都是疤瘌,巡山摔的?!辈艽撼苫貞浀馈?/p>
為了栽樹,曹春成和同事一個人扛、兩個人抬,一滴水、一棵苗都要靠肩膀運上山?!澳菚r候年輕,干活不惜力,滿腦子都是種樹,挑著水上山比別人空手跑都快?!辈艽撼尚χf道,“可因為土地貧瘠、缺乏水分,樹木即便是當時成活下來,生長慢不說,還會有不少旱死、凍死?!?/p>
對那些好不容易活下來的樹苗,曹春成看得比孩子還重要,運水、澆苗、防火、防盜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八酪豢脙煽每梢栽傺a栽,可一個煙頭能毀掉萬頃青山?!弊源蜻M了林場,火,就成了曹春成最大的敵人。
為了防火,護林員每年都要用鐮刀繞著林場割一圈8米寬的防火帶。割防火帶又累又險,有人提出用滅草劑,曹春成擔心藥劑會影響樹木生長,堅決反對:“寧愿我多受累,也不能讓樹木受一點傷害?!?/p>
后來,曹春成當上了林場的防火隊長,負責最危險、最辛苦的工作。在任期間,他不僅沒讓林場著過一場火,還數(shù)十次到外地林場參加滅火救援。“救火就跟打仗一樣,當面對熊熊大火時,煙熏火燎、口干舌燥,一心只想把火撲滅,只顧朝著大火往前沖,也不覺得危險?!辈艽撼烧f道,每次從火場下來,身上的焦煳味和臉上火辣辣的疼讓人感到后怕?!八偸亲屛覀兏谏砗螅约簺_在最前頭?!绷謭龈眻鲩L王福慶說,他一入職就跟著曹春成干,“隊長在前,隊員在后”的傳統(tǒng)傳承至今。
“我就想守著這片山林,和我的朋友們做伴,直到我走不動了為止!”曹春成說。
十八盤林場分十八盤、竹子園和大黑峪三個片區(qū),其中面積最大、條件最艱苦的片區(qū)是竹子園。2006年,在竹子園片區(qū)值守的老護林員退休下山,曹春成主動報名上山接替老前輩?!爸褡佣寄茉谶@里成活,咱有啥不能的!”從此,曹春成夫婦就在山里扎下了根,成了這山里唯一的“人家”。
曹春成每天都去巡山,他手里拿著鋸子和鐮刀,修剪沿途的樹枝、查看樹皮里有沒有生蟲。在森林防火關(guān)鍵期,他每天早上五點出門,晚上九點左右才能回到護林房休息。
“扎根林場,守在山上,妻子李玉玲給了我最大支持,我守著山,她守著我,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奔词乖谖镔Y困乏、工資低的情況下,李玉玲也沒有過抱怨。他們守著清貧,日復(fù)一日地創(chuàng)業(yè),一棵棵樹在栽植培育,慢慢地形成現(xiàn)在的“綠水青山”。
“平常我有事要下山,全靠她替我堅守崗位,要是沒有她這個堅強后盾,我一年也堅持不了?!闭f起妻子李玉玲,曹春成內(nèi)心無比愧疚。2020年冬天,曹春成下山開會,妻子一人在山間值守?;氐阶o林房卻不見妻子的身影。在林間找到妻子時,她正坐在石頭上抹眼淚。原來,李玉玲在巡山過程中,滑下山坡摔傷了腳?!皠右矂硬涣?,手機又沒信號,只能等著他來找我。”李玉玲說。
當提起當初跟著丈夫上山時,李玉玲依舊毫不猶豫地說“陪著老曹,我無怨無悔?!彼呀?jīng)十幾年沒有在山下過夜,每隔幾個月回村看望父母,也要趕在晚上返回林場,她怕丈夫老曹一個人在山上,“兩個人終歸有個照應(yīng)?!?/p>
寒來暑往35載,曹春成迎朝霞、送夕陽,在深山中播種綠色,昔日荒山如今滿目蒼翠,五十多萬株樹木拔地而起,他用最美的青春見證了層林盡染??恐木ぞI(yè)業(yè),35年來,這里沒有發(fā)生過一起森林火災(zāi)?!耙荒?65天,都是曹春成在這守衛(wèi)著,我們非常安心?!碧崞鸩艽撼桑謭龈眻鲩L劉國慶豎起大拇指。
“我早就和這里一草一木融為一體,做好了一輩子堅守的準備?!睔q月染白了曹春成的頭發(fā),他讓十八盤林場“青春永駐”。
編后
白了頭發(fā) 綠了山林
◎文/ 歲正陽
你聽過山林的聲音嗎?
峰巒疊嶂,山青谷幽,石松盤錯,郁郁蔥蔥……
在十八盤國有林場這片濃郁的綠色中,曹春成每一天都在和山林對話。從青春年少在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的18歲男孩,成長為在深山中播種綠色的“保護神”,曹春成和妻子堅守了35載春夏秋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曹春成和父親這兩代護林人堅守職責走好了他們各自的長征路。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們是十八盤山一代代護林人的縮影。植樹造林,封山育林,護林防火,引種馴化,正是他們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十八盤林場“青春永駐”的美好。
尊重自然、順應(yīng)自然、保護自然,扎根林場,守在山上的曹春成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生態(tài)美的動人樂章,也正因如此,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似乎和他是“雙向奔赴”,由昔日荒山變化為如今滿目蒼翠的五十多萬株樹木。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fā)。一代又一代護林人將繼續(xù)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把茫茫十八盤國有林場變成水庫、糧庫、錢庫、碳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