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在親愛的讀者看完這個標題后,請允許我將時光回溯到2005年8月14日的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土城鎮(zhèn)。晚上,此鎮(zhèn)上空烏云滾滾,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幾個小時下來,絲毫沒有停下的跡象,反而如瓢潑,如長江之水天上來,狹窄的河道驚濤拍岸,河道邊沿的房屋搖搖欲墜。“不好了,這是百年不遇的洪水,再不組織村民轉移,要出大事!”時任某村主任的萬義國,挨家挨戶敲門,苦口婆心地動員村民們轉移到安全地點,可是村民們安土重遷,留戀著家里的鍋盤碗盞,留戀著家里的存折,磨磨蹭蹭,不想挪動半步。你不動,我就背,最小的8歲,最大的80多歲,抱一個,背一個,上帝給了他兩個小時的時間轉移村民,全村32人化險為夷,而等到他再次回到家里二樓去接妻子準備轉移時,一個巨浪席卷而來,將二層小樓化為烏有,把他們夫妻二人迅速卷走……洪水退后,鄉(xiāng)親們沿河尋找他們的恩人,尋找了七天七夜,也沒有找到,也許他們夫妻倆已化作了美麗的浪花,安瀾護民。
2005年8月14日,正是萬義國妻子38歲的生日,其子萬兵正在房縣一中參加軍訓。以全縣第一名成績考入房縣一中的萬兵天生是個孝子,父母的生日每年都記得,都要為父母點燃生日蠟燭。下午5點,他攔上一輛面的就要上車,想要回家給母親點燃生日蠟燭,突然之間忘記帶書包,他朝師傅喊:“師傅,等一等,我去學校拿書包!”也許,是師傅等不及了,也許是師傅客載滿了,等到萬兵回到攔車的地方,車已經不見蹤影……
人間事,誰能預料?假如,萬兵上了車,今天講故事的人還能不能講到萬兵和他的團隊故事?也許能,也許不能!人間事,誰能預料?為人抱薪者,有時暴斃于風雪;鐵肩道義者,有時竟不知所終。無論是化作蒼穹最絢麗的星辰,還是化作海上最飄逸的海鷗,抑或化作藍天最潔白的云彩,我們除了贊嘆偉大之外,何嘗又不是感喟生命不可捉摸的未知?
英雄萬義國同志2004年履職村主任,200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正式黨員僅僅一個月零四天,以身殉職。他生前念念不忘帶領村民致富,要想富,就要架橋修路。他多方籌措資金,加固了村民出去看世界的那條負荷多年的小橋,小橋是固若金湯了,百年不遇的洪水也沖不垮它,可是洪水也出不去,水位急劇上升,洪濤更加瘋狂,小橋邊的二層小樓和小樓上的英雄夫妻再也不見……不,英雄時時刻刻都在!清晨,我們在晶瑩的露珠上看見他的靈魂,我們在清脆的鳥鳴里聽見他的歌唱;中午,我們在太陽的七色里感受他溫暖人間的光熱;晚上,我們在月亮的清輝中感受他普照萬物的慈懷。英雄,站著,是一面獵獵旌旗;英雄,躺下,是一條綿延不絕,愛心永續(xù)的道路……
2005年8月14日的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土城鎮(zhèn),不久成為全國各大報刊、中央電視臺等權威媒體重頭報道的焦點、熱點話題。一下子成為孤兒的萬兵不得不忍受失去父母的悲痛頻頻亮相聚光燈下,現在想來,要感謝媒體對英雄的關注,對英雄之子的關心,要感謝房縣慈善總會、房縣一中一直資助萬兵讀書,直至大學畢業(yè)。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大學里,萬兵手不釋卷,成績優(yōu)異,既有助學金,又有獎學金。
路要走得遠,人要站得高,才能高瞻遠矚。2017年,萬兵從赫赫有名的武漢大學研究生院畢業(yè),參加湖南省委組織部面向全國14所高校首批定向生選拔考試,被光榮錄取。
于是,具有六千年悠久歷史的城頭山迎來了一個面色白皙、身材魁梧、步履穩(wěn)健、眼神堅毅而溫潤的大學生,不用說,他就是萬兵。
他接過了英雄父親的接力棒,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當村支書助理,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大學生村官。
村官,無疑就是村民的“領頭雁”。不深入到田間地頭,不到村民屋檐下家里頭嘮嗑,不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求,不帶領村民擺脫貧窮奔向富裕的康莊大道,那就不是領頭雁,那就不是高鐵頭。一張地圖握在手,一輛電摩風馳電掣,一頂草帽遮風擋雨,城頭山有多少人、多少戶、多少屋子、多少溝、多少坎、多少旱地、多少水田、多少企業(yè)、多少鄉(xiāng)賢、多少貧困戶,他都如數家珍。
大學生村官,與土地貼得最近,與農民貼得最緊。
2018年,萬兵擔任城頭山鎮(zhèn)副鎮(zhèn)長。
2020年3月,萬兵擔任涔南鎮(zhèn)鎮(zhèn)長。
2020年9月,萬兵擔任涔南鎮(zhèn)黨委書記。
他不是龍,卻與水有不解之緣,水邊出生,水邊成長;他不是龍,但在涔南,與他的團隊一起經歷了一場撼人心魄的涔水保衛(wèi)戰(zhàn)。當我們在2021年11月某日,站在銅墻鐵壁一般的涔水大堤,看著涔水如一線溪流安靜地緩行,頭頂的日光懶洋洋地披在我們的頭上,鳥在洲上灌木叢中優(yōu)雅地畫著弧線,蝴蝶和蜜蜂在叢叢野菊花中遙想愛情,你絕對想不到,枯水季節(jié)的涔河,猶如臥龍,但在夏季,也有發(fā)威的時候。
2020年7月3日至7月21日,涔水達到歷史最高水位!
萬兵和他的戰(zhàn)友們敏銳地意識到,必須趕快轉移村民,確保村民生命安全。
事不宜遲,他和村里的干部組成7人小分隊,一戶一戶做工作,組織轉移,但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就像他父親當年勸村民轉移一樣,村民們眷戀那一壇子白花花的米,眷戀那一床洗了曬、曬了又洗的墊單,眷戀那一只忠誠守衛(wèi)大門的狗……一句話,不肯轉移。萬兵聲音有些蒼涼:“鄉(xiāng)親們,東西沒有可以再有,房子沒有可以再建,人沒有就什么也沒有了,怎么就想不通呢?我們趕快走吧!”7月21日晚上11點,一米八的他涉過齊頸的水,將83歲的老太太成功送到岸邊,又打著電筒,搜尋水面,直到17戶35人安全轉移。兩個半小時的吆喝,兩個半小時的蹚水,兩個半小時與洪水爭搶時間,觸目驚心……
后半夜,凌晨4點,洪水濁浪排空,17戶房子全部被淹……
想想都后怕,假如有一人不肯轉移,最終沒有轉移,千秋功罪誰人說?
是涔南鎮(zhèn)黨委政府先知先覺,還是在天之靈庇佑?不必追尋理由!
涔水,在澧縣的地位至關重要。一遇洪災,要確保王家廠水庫安全,王家廠的水要順勢而下,澧水的水位比涔水水位低,又要確保澧水安全,因為澧水涉及城區(qū)安全,王家廠的水要下來,小渡口的水排不出去,涔水要確保澧水安全。這對涔南鎮(zhèn)黨委政府一班人是嚴峻的考驗。
“萬兵”,萬民皆兵。發(fā)動農戶,全員警戒。涔南鎮(zhèn)的農民兄弟覺悟高,拿著鐵鍬,手執(zhí)電筒,夜間巡邏,發(fā)現有像平時魚兒吐泡泡的情況,都立即匯報。
正是因為澧縣縣委政府靠前指揮,正是因為涔南鎮(zhèn)黨委政府一班人高瞻遠矚,正是因為英雄的涔南人民夙夜在鎮(zhèn),發(fā)現一處險情排除一處險情,在2020年涔河遭遇特大洪魔襲擊的時候,涔南沒有出現任何安全事故,取得了涔水保衛(wèi)戰(zhàn)的偉大勝利!
不僅是涔水保衛(wèi)戰(zhàn)值得書寫,涔南鎮(zhèn)的鄉(xiāng)村振興也是可圈可點的。鄉(xiāng)村振興,沒有舊路可以走,沒有經驗可以借,唯有用創(chuàng)新的皮鞭抽打僵化的靈魂,才能描繪出鄉(xiāng)村振興的壯麗畫卷。
創(chuàng)新,從2021年初換屆開始。
萬兵擲地有聲:“鄉(xiāng)村振興,就要組織振興!”
11個村支部,換了8個村支部書記,59個村干部調整了31個,平均年齡下降了14歲,實現了村干部年輕化。年輕多好,鷹隼試翼,乳虎嘯谷,枝綻新芽,雨潤初荷,活力無窮,清新美好。
“90后”村支書就有兩名。曾家河社區(qū)支部書記覃玲紅,是石門移民,2020年7月處于生理期,在涔水保衛(wèi)戰(zhàn)中,蹚水救人,蕩氣回腸。村里300多戶移民,脫貧數據如數家珍,曾家河社區(qū)是六村合一,攤子大,8000人規(guī)模。作為“90后”年輕女性,敢想敢干,成立鄉(xiāng)賢理事會,把鄉(xiāng)賢組織起來,為鄉(xiāng)村振興出力。
澧縣涔南鎮(zhèn)黨委政府致力于改變鎮(zhèn)里老百姓思維習慣,在全縣率先成立了11300畝早稻示范片,又改變了涔南鎮(zhèn)不種晚稻的歷史,具有3.9萬畝晚稻種植面積?,F有綠肥面積4.4萬畝,極大地改善了土力,為水稻高產提供了有力保障。紫云英開花的季節(jié),紅白相間的花兒成簇成團成海,一望無際,十分壯觀,又是一景,極具觀賞價值。
澧縣涔南鎮(zhèn)黨委政府致力于化民易俗,將鎮(zhèn)里百姓往好的社會風尚上引導。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壯闊征程中,處于城鄉(xiāng)接合部的新裕公路兩邊243戶2萬多平米違章建筑被拆除,實現了零補償、零上訪、零事故,目前正按照綠化、美化、量化的標準重建,屆時劃塊經營,各就各位,商賈云集,熱鬧非凡。
不可忽視的是,斥資300萬元建造的高標準鄉(xiāng)村振興車間在涔南鎮(zhèn)落戶,農副產品加工出售一條龍,菌油、鲊辣椒、腐乳等香飄澧州,鄉(xiāng)賢主導產業(yè),百姓就在家門口就業(yè),鄉(xiāng)村振興凱歌高奏,澧縣涔南鎮(zhèn)黨委政府一班人正昂首闊步,帶領涔南人民融入到全縣鄉(xiāng)村振興的滾滾洪流中。
行走在千畝蔬菜大棚里,紅的辣椒,紫的茄子,青的黃瓜,紅的蘿卜……季節(jié)輪回,眼簾生動。生產、加工、餐飲,有序推進,實現了第一、二、三產業(yè)的有機融合,提高了本地農產品和產業(yè)的附加值。
結束采訪的時候,月已經懸掛在涔南鎮(zhèn)的上空,清風微醺,時序雖然已經是11月,但筆者心中有一股暖意,為澧縣涔南鎮(zhèn)黨委政府一班人,為幸福的涔南鎮(zhèn)人民。
于是我用這樣的句子結束本文:“這明月清風,正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涔南的領頭雁和涔南的人民,可以盡情地享用,這就是至高的精神境界!”
責任編輯/李慧